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63770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基于目标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基于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这种方法基于区块链进行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根据数据摘要查找数据存储信息,根据数据存储信息查找数据,无需直接暴露数据的信息,提高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存储数据的隐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区块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的优势以及密码学支持对传统的信任体系发起挑战,促进了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协议,通过利用传统的基于密钥的数据加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中的共识问题,实现了在无需相互信任的网络中节点依然可以进行安全地交易,从而有效降低了现实经济的信任成本。目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主要通过数据匹配、加密数据匹配等方式进行数据查找、存储、去重、验证完整性等处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仍然存在下面的技术问题:第一,依托区块链实现分布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根据数据或加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匹配。在数据规模较大或者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存储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实际业务处理需要。第二,基于传统的公钥、私钥等数据加密的方式在区块链中无法有效保证数据存储安全。在基于区块链的存储系统中反复利用加密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加大了数据暴露被篡改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其中,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至少一个存储节点组成存储单元组,存储单元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数据摘要表,该方法包括: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摘要;基于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存储信息;基于存储信息,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原始数据存储请求,其中,请求包括原始数据摘要和原始数据块集合,原始数据块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原始数据摘要用于表征原始数据块集合;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存储容量集合{si;i∈[1,q]},其中,存储单元组包括第二数目个存储单元,q为第二数目,s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处理频率集合{C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C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内存大小集合{M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M表示内存大小,i为存储单元计数,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确定存储单元组的网络带宽集合{W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利用下式,生成存储单元组的性能指标集合:{k1×si+k2×Ci+k3×Mi+k4×W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s表示存储容量,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M表示内存大小,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C表示存储容量,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k1、k2、k3、k4分别为控制参数,k1、k2、k3、k4可以是任意整数;对性能指标集合中的各个性能指标,按照数值从大到小重新排序,生成性能指标序列;将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分别存储于性能指标序列中的前第一数目个性能指标对应的存储单元中;确定存储关系集合,其中,存储关系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存储关系;将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写入数据摘要表。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摘要表记录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存储关系集合包括原始数据摘要对应的原始数据块集合的存储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存储信息,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包括:基于存储信息,确定存储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存储单元集合;从目标存储单元集合中抽取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响应于目标摘要与数据摘要一致,查找到目标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包括:基于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生成过程数据;随机生成初值集合;基于初值集合和过程数据,利用哈希函数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摘要;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存储信息;查询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存储信息,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输出单元,被配置成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基于目标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基于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存储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写入数据摘要表。响应于用户查询目标数据的需求,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查询过程不需要获取数据信息,只需要根据数据摘要表完成。本公开的实施例基于区块链进行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根据数据摘要查找数据存储信息,根据数据存储信息查找数据,无需直接暴露数据的信息,提高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存储数据的隐私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的架构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所述至少一个存储节点包括存储单元组,所述存储单元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数据摘要表,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所述请求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n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摘要,在所述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n基于所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所述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n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目标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所述至少一个存储节点包括存储单元组,所述存储单元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数据摘要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所述请求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摘要,在所述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
基于所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所述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
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原始数据存储请求,其中,所述请求包括原始数据摘要和原始数据块集合,所述原始数据块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所述原始数据摘要用于表征所述原始数据块集合;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存储容量集合{si;i∈[1,q]},其中,所述存储单元组包括第二数目个存储单元,q为第二数目,s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处理频率集合{C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C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内存大小集合{M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M表示内存大小,i为存储单元计数,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网络带宽集合{W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
利用下式,生成存储单元组的性能指标集合:
{k1×si+k2×Ci+k3×Mi+k4×Wi;i∈[1,q]},
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s表示存储容量,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M表示内存大小,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C表示存储容量,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k1、k2、k3、k4分别为控制参数,k1、k2、k3、k4可以是任意整数;
对所述性能指标集合中的各个性能指标,按照数值从大到小重新排序,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富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