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68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该构筑物主体由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三部分组成,混合区中安装快速立式搅拌器,絮凝区安装有慢速立式搅拌器,沉淀区安装有浓缩刮泥机和底部的电磁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通过絮凝区的带有磁性的搅拌浆将药剂和原水充分搅拌均匀,带电胶体在磁场作用下,增大碰撞机会,促进形成更大的絮凝体,提高混凝效果。沉淀区在通电线圈激发磁场作用下,絮凝体更易沉淀。可本专利具有絮凝沉淀效果好,处理水质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来水厂对原水净化装置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处理常规混凝中采用投加混凝剂以及絮凝剂对水体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气温,进水水质以及混凝剂种类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絮凝效果欠佳,对水体的悬浮物质去除效果差。现在采用的比较普遍的技术方式就是在常规工艺中投加磁粉,并使磁粉与混凝絮体有效的结合,加快了絮凝体的沉降速度,同时水质出水较好。但是,采用上述方法时,混凝沉淀池中污泥含有大量磁粉,这些污泥会加剧提升泵的磨损。如采用螺杆泵存在能耗较高,转子与定子之间直接接触滑动摩擦,磨损快;采用离心泵,叶轮因转速高打散磁粉,磁粉从絮凝体中分离,增加了对叶轮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自来水厂原水进行混凝沉淀过程中絮凝以及沉淀效果欠佳的缺陷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瓶颈,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该水处理装置具有制作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主要由体由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三部分组成;混合区与絮凝区相邻,这两个区通过埋于池体底部的管道相连通;混合区中安装快速立式搅拌器,絮凝区安装有慢速立式搅拌器;絮凝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导流墙,沉淀区安装有浓缩刮泥机以及中部的电磁线圈;与混合区相邻的是污泥泵房,污泥泵房内安装污泥泵。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区中的快速立式搅拌器安装有3个搅拌桨,与电机直接相连的搅拌桨横向安装,另外两个搅拌桨通过连接轴相连竖向安装,搅拌器的转轴与连接轴通过齿轮传输动力。进一步地:所述的絮凝区的慢速立式搅拌器安装于中心筒内。进一步地:所述的絮凝区的慢速立式搅拌器的转轴上安装带有磁性搅拌桨,搅拌桨按照中心对称式布置,相邻两个搅拌桨之间的磁极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区出水通过管道通入絮凝区的中心筒下部;进入中心筒的搅拌絮凝区范围内,再从中心筒的顶部流入到中心筒之外的絮凝区中,再从底部流出絮凝区,经导流墙,从沉淀区的上部进入沉淀区。进一步地:沉淀区的底部向着底部凹槽呈一定的倾角,有利于浓缩刮泥机将沉淀的污泥刮下收集于底部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区中部位置单边安装有多根通电线圈,两边的通电线圈相对于沉淀区的中心线对称式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区通电线圈外部采用聚乙烯材料包裹。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区上部设置出水堰以及不锈钢集水槽。进一步地:混合区的呈为长方形,絮凝区为正方形,混合区的长度与絮凝区的边长相等,这两个区的有效水深相等。本技术装置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絮凝沉淀效果好,运行表面负荷远高于常规的絮凝沉淀池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效澄清池的上层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高效澄清池的中层平面图;图3为图1和2的A-A剖面图;图4为图1和2的B-B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慢速搅拌桨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慢速搅拌桨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附图。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主要由体由混合区100、絮凝区200和沉淀区300三部分组成,混合区100与絮凝区200相邻,混合区100呈长方形,絮凝区200为正方形,混合区100的长度与絮凝区200的边长相等,这两个区的有效水深相等,这两个区通过埋于池体底部的管道500相连通;混合区100中安装快速立式搅拌器1,絮凝区安装有慢速立式搅拌桨2;絮凝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两道导流墙600,沉淀区底部安装有浓缩刮泥机3以及中部的电磁线圈4;与沉淀区300相邻的是污泥泵房400,污泥泵房内安装两台污泥泵7。所述的混合区中的快速立式搅拌器1安装有3个搅拌桨,与电机直接相连的搅拌桨横向安装,另外两个搅拌桨通过连接轴相连竖向安装,搅拌器的转轴与连接轴通过齿轮传输动力。快速立式搅拌器1的搅拌桨电机可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搅拌速度的大小可进行调节。所述的絮凝区慢速立式搅拌器2安装于中心筒20内。所述的絮凝区慢速立式搅拌器的转轴上安装带有磁性搅拌桨21,搅拌桨安装8个,按照中心对称式布置,相邻两个搅拌桨21之间的磁极相反。所述的絮凝区慢速立式搅拌器的磁性搅拌桨为永磁体,材料为钕铁硼稀土。所述的絮凝区慢速立式搅拌器的搅拌速度可进行调节。所述的混合区出水通过管道500通入絮凝区的中心筒20的下部。与两道导流墙600结合,使得水流方向为从中心筒20的下部进入中心筒20的搅拌絮凝区范围内,从中心筒20的顶部流入到中心筒之外的絮凝区200中,再从底部流出絮凝区200,经导流墙600,从沉淀区300的上部进入沉淀区300。所述的沉淀区300安装有浓缩刮泥机3,沉淀区的底部向着底部凹槽301呈一定的倾角,有利于浓缩刮泥机3将沉淀的污泥刮下收集于底部凹槽301中。所述的沉淀区中部位置单边安装有8根通电线圈4,呈中心对称式分布。所述的沉淀区通电线圈4外部采用不透水、密封性较强的聚乙烯材料包裹;同时,通电线圈4的电流大小可进行调节。所述的沉淀区上部设置出水堰以及不锈钢集水槽,防止絮凝体溢流出去。当装置开始运行:混合区的快速立式搅拌器搅拌桨开始转动,将药剂与水充分搅拌混合,混合液通过连通管进入到絮凝区的中心筒下,慢速立式搅拌器开始搅拌,安装于搅拌桨上的磁体转动,带电荷的絮凝体相当于切割磁感线受洛伦磁力作用下,相互之间增强了碰撞机率;混合液通过导流墙进入到沉淀区,沉淀区中安装有通电线圈,进一步加强了絮凝体的碰撞,致使发生沉淀。沉淀后的污泥在刮泥机的作用下全部汇集与沉淀区底部中心的凹槽中,最后在污泥泵的作用下输送至储泥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主要由体由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三部分组成;混合区与絮凝区相邻,这两个区通过埋于池体底部的管道相连通;混合区中安装快速立式搅拌器(1),絮凝区安装有慢速立式搅拌器(2);絮凝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导流墙,沉淀区安装有浓缩刮泥机(3)以及中部的电磁线圈(4);与混合区相邻的是污泥泵房,污泥泵房内安装污泥泵(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主要由体由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三部分组成;混合区与絮凝区相邻,这两个区通过埋于池体底部的管道相连通;混合区中安装快速立式搅拌器(1),絮凝区安装有慢速立式搅拌器(2);絮凝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导流墙,沉淀区安装有浓缩刮泥机(3)以及中部的电磁线圈(4);与混合区相邻的是污泥泵房,污泥泵房内安装污泥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区中的快速立式搅拌器(1)安装有3个搅拌桨,与电机直接相连的搅拌桨横向安装,另外两个搅拌桨通过连接轴相连竖向安装,搅拌器的转轴与连接轴通过齿轮传输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区的慢速立式搅拌器(2)安装于中心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区的慢速立式搅拌器(2)的转轴上安装带有磁性搅拌桨,搅拌桨按照中心对称式布置,相邻两个搅拌桨之间的磁极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促进絮凝沉淀的高效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华斌周小勇林晓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