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更新公用SSID信息库;输入待匹配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输入待查找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计算待匹配设备和待查找设备之间的SSID置信度;按照置信度排名,输出待匹配设备的轨迹碰撞结果。可快速高效地实现设备间的信息匹配,在一般轨迹碰撞结果上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预防/解决潜在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可普遍适用于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轨迹碰撞,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同行分析,如蓝牙和蓝牙,蓝牙和wifi,wifi和视频,视频和视频,视频和蓝牙等;应用场景包含室内室外各种无线场景,应用领域可扩展至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迹碰撞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常用的轨迹碰撞方法是,保存目标位置的经纬度,根据用户提供的经纬度,通过球面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为:。对时间范围内所有的坐标信息计算球面距离,根据球面距离的大小排序,找出距离最小的坐标信息,即为与待匹配的坐标信息最为相似的信息。该方案原理简单,但是在实现过程中,由于计算量巨大,导致碰撞结果时效性很差,效率低下,失去了碰撞的意义。WIFI探针通过检测覆盖区域内的设备,可获取到对应的MAC信息和历史SSID信息,对MAC信息进行定位算法分析,可预估出其位置信息。WiFi定位系统是通过WiFi探针周期性的扫描周围的带有无线网卡功能的电子设备,其扫描到的信息不仅包含了MAC的RSSI信号强度信息和time时间信息,还包括了历史SSID信息。大多系统仅利用了扫描到的MAC的RSSI信号强度信息和time时间信息,通过这两个信息来进行坐标定位;而扫描到的历史SSID信息并没有合理利用,造成了SSID信息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及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设备间的信息匹配,在一般轨迹碰撞结果上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预防/解决潜在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可普遍适用于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轨迹碰撞,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同行分析,如蓝牙和蓝牙,蓝牙和wifi,wifi和视频,视频和视频,视频和蓝牙等;应用场景包含室内室外各种无线场景,应用领域可扩展至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包括:更新公用SSID信息库;输入待匹配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输入待查找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计算待匹配设备和待查找设备之间的SSID置信度P;按照SSID置信度P排名,输出待匹配设备的轨迹碰撞结果。优选地,更新公用SSID信息库包括:用wifi探针扫描SSID信息,将扫描到的SSID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中筛选出常用的SSID信息。优选地,计算待匹配设备和待查找设备之间的SSID置信度P包括:其中M表示具有相同公用SSID的个数,N表示具有相同私有SSID的个数,SSIDpublic表示公用SSID,SSIDprivate表示私有SSID。优选地,在按照SSID置信度P排名,输出待匹配设备的轨迹碰撞结果之前,还包括:记录待查找设备的置信度信息。优选地,筛选出常用的SSID信息的筛选规则包括:根据SSID检测次数排序,挑选排名靠前的SSID信息作为公用SSID。优选地,筛选出常用的SSID信息的筛选规则包括:根据关键字筛选。优选地,排名靠前的SSID信息包括排名靠前的前10~20名SSID信息。优选地,所述方法结合基于位置的轨迹碰撞结果来确认待匹配设备。优选地,基于位置的轨迹碰撞结果来确认待匹配设备包括:输入待匹配的轨迹流数据;对输入的轨迹流数据进行时间切片;判断该时间片内是否有输入的轨迹流数据;如果有,则进行下一步骤;如果没有,则继续下一时间片的处理,同时返回上一步;筛选出时间片内满足条件的匹配信息;更新每个匹配信息的匹配次数。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位设备、服务器,所述系统上述的轨迹碰撞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可快速高效地实现设备间的信息匹配,在一般轨迹碰撞结果上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预防/解决潜在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可普遍适用于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轨迹碰撞,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同行分析,如蓝牙和蓝牙,蓝牙和wifi,wifi和视频,视频和视频,视频和蓝牙等;应用场景包含室内室外各种无线场景,应用领域可扩展至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流程图。图2是基于位置的轨迹碰撞流程图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系统结构图。图4是图3中定位服务器存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SSID是ServiceSetIdentifier的缩写,意思是:服务集标识。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SSID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无线网卡设置了不同的SSID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SSID通常由AP广播出来,通过AP自带的扫描功能可以查看当前区域内的SSID。出于安全考虑可以不广播SSID,此时用户就要手工设置SSID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络。简单说,SSID就是一个局域网的名称,只有设置为名称相同SSID的值的电脑才能互相通信。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1)维护/更新公用SSID信息库。公用SSID信息库可通过人工搜集的方式汇总,即前往各公共场所搜集或上网查询。也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搜集,对wifi探针扫描到的SSID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中筛选出常用的SSID信息,筛选原则包括:a.根据SSID检测次数排序,挑选排名靠前的SSID信息作为公用/常用的SSID。比如可选取前10或者前20。b.根据关键字筛选。比如常用的运营商SSID有:CMCC、ChinaNet等,公共场所的SSID有:airport、KFC、Starbucks等。定期对SSID信息库进行更新。可扩展的,将维护的公用SSID信息库定期更新至探针的诱导功能列表中,可提升探针的诱导功能,增加探针的MAC采集率。(2)输入待匹配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3)输入待查找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4)计算(2)与(3)中SSID信息的置信度。历史SSID信息是可以由探针设备直接采集到。计算二者具有相同SSID的个数作为判断依据,相同个数越多,说明这两个设备历史同时出现在多个区域的概率越大,置信度P可表示为:p=N,N表示具有相同SSID的个数。可扩展的,由于某些公用的SSID在不同区域其名称仍一样,如肯德基的常用SSID名称是KFC,对于全国所有的肯德基其SS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更新公用SSID信息库;/n输入待匹配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n输入待查找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n计算待匹配设备和待查找设备之间的SSID置信度P;/n按照SSID置信度P排名,输出待匹配设备的轨迹碰撞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更新公用SSID信息库;
输入待匹配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
输入待查找设备的历史SSID信息;
计算待匹配设备和待查找设备之间的SSID置信度P;
按照SSID置信度P排名,输出待匹配设备的轨迹碰撞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新公用SSID信息库包括:
用wifi探针扫描SSID信息,将扫描到的SSID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中筛选出常用的SSID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待匹配设备和待查找设备之间的SSID置信度P包括:其中M表示具有相同公用SSID的个数,N表示具有相同私有SSID的个数,SSIDpublic表示公用SSID,SSIDprivate表示私有SS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SSID置信度P排名,输出待匹配设备的轨迹碰撞结果之前,还包括:
记录待查找设备的置信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SID的轨迹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出常用的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栾琳,季春霖,张莎莎,易友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光启未来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