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32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包括箱体,箱体顶部盖有箱盖,箱盖的内部两端设有两根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且两端与箱盖之间固定,在两根支撑杆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一块条形支撑板,条形支撑板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支撑杆的套管,使得条形支撑板能沿着支撑杆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条形支撑板上安装至少有一个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的一侧采用贯穿的方式套设在条形支撑板上,使得L型支撑板能沿着条形支撑板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L型支撑板的底部与箱盖表面不接触且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治疗盒可将药瓶进行分类,不会堆积在一个储存空间内部形成杂乱的现象,方便使用者查找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盒
,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
技术介绍
医院内或者病人在家中治疗时,都需要药物支持,现有医疗盒不能将瓶装的药物和盒装的药物进行分类处理,在药箱搬动的过程中,瓶装的药瓶会发生移动,让多个药瓶杂乱无章,让使用者难以查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包括箱体,箱体顶部盖有箱盖,箱盖的内部两端设有两根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且两端与箱盖之间固定,在两根支撑杆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一块条形支撑板,条形支撑板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支撑杆的套管,使得条形支撑板能沿着支撑杆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条形支撑板上安装至少有一个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的一侧采用贯穿的方式套设在条形支撑板上,使得L型支撑板能沿着条形支撑板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L型支撑板的底部与箱盖表面不接触且平行设置,在L型支撑板的底部最边上固定安装第二U型架,第二U型架内夹板,夹板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贯穿在第二U型架上的转轴,每根所述转轴均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第二U型架端部固定,扭簧的另一端与夹板固定,当扭簧处于静止状态时,夹板与L型支撑板的顶部之间闭合。优选的,箱盖的一侧与箱体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铰链相连。优选的,所述L型支撑板和套管的一侧均设有可有将其调至预设位置的锁紧螺栓。优选的,夹板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连接在第一弧形板顶部且与L型支撑板的顶部闭合,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板底部两侧,第一弧形板置于第二U型架内且与扭簧相连;第一弧形板向着L型支撑板外侧凸出,所述第二弧形板向着L型支撑板内侧凸出,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腔用于包裹药瓶。优选的,第二弧形板和L型支撑板的顶部均连接第一U型架,第一U型架位置相对,在每个第一U型架内均容置有滚轴,滚轴的两端与第一U型架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箱体之间分割成第一放置腔、第二放置腔,第二放置腔顶部内放置有托盘,托盘的顶部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边,所述箱体的顶部、以及第一隔板的顶部侧边上均开设有放置槽,限位边放置在放置槽内部。优选的,所述夹板与L型支撑板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连接在L型支撑板上。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药瓶放在夹板与L型支撑板之间,在扭簧的作用下,夹板会将药瓶紧紧地夹住,不会发生移动;还可以将不规则的药瓶放在第一放置腔内部进行保存,所以该治疗盒可将药瓶进行分类,不会堆积在一个储存空间内部形成杂乱的现象,方便使用者查找药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的夹持机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箱体1、第一隔板2、箱盖3、L型支撑板4、条形支撑板5、锁紧螺栓6、支撑杆7、套管8、放置槽9、锁扣10、托盘11、限位边12、滚轴13、第一U型架14、橡胶垫15、转轴16、第一弧形板17、第二弧形板18、扭簧19、第二U型架20、第一放置腔21、第二放置腔22、夹板2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参见图1-2,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盖有箱盖3,箱盖3的内部两端设有两根支撑杆7,支撑杆7之间平行设置且两端与箱盖3之间固定,在两根支撑杆7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一块条形支撑板5,条形支撑板5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支撑杆7的套管8,使得条形支撑板5能沿着支撑杆7轴线方向来回移动,套管8与支撑杆7之间可通过直线轴承相连接,可以减少移动产生的摩擦力,在套管8的支撑下,条形支撑板5可以保持最初状态不会发生倾斜;如图2所示,所述条形支撑板5上安装至少有一个L型支撑板4,L型支撑板4的一侧采用贯穿的方式套设在条形支撑板5上,使得L型支撑板4能沿着条形支撑板5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L型支撑板4的底部与箱盖3表面不接触且平行设置,在L型支撑板4的底部最边上固定安装第二U型架20,第二U型架20内夹板23,夹板23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贯穿在第二U型架20上的转轴16,每根所述转轴16均套设有扭簧19,扭簧19的一端与第二U型架20端部固定,扭簧19的另一端与夹板23固定,当扭簧19处于静止状态时,夹板23与L型支撑板4的顶部之间闭合。具体的,在本技术中,如图2中箭头A处所示,夹板23与L型支撑板4之间形成存放的空间,该空间用于放置药瓶,传统的药瓶大多数为圆柱形,所以可将药瓶放置在夹板23与L型支撑板4之间,在扭簧19的作用下,夹板23会将药瓶紧紧地夹住,不会发生移动;当药瓶需要取出时,药瓶由于体积较小,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直接捏住药瓶的两端,直接将药瓶从夹板23与L型支撑板4指间拔出即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夹板23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层,可以加强对药瓶的夹持力度,防止滑动。进一步的说,箱盖3的一侧与箱体1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铰链相连。进一步的说,如图1所示,所述L型支撑板4和套管8的一侧均设有可有将其调至预设位置的锁紧螺栓6。进一步的说,如图2所示,夹板23包括第一弧形板17、第二弧形板18,第二弧形板18连接在第一弧形板17顶部且与L型支撑板4的顶部闭合,转轴16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板17底部两侧,第一弧形板17置于第二U型架20内且与扭簧19相连;第一弧形板17向着L型支撑板4外侧凸出,所述第二弧形板18向着L型支撑板4内侧凸出,所述第一弧形板17的内腔用于包裹药瓶。具体的,第二弧形板18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药瓶的卡入,如图2中箭头B所指,当药瓶卡在第一弧形板17内部时,第一弧形板17的上端位置在扭簧19的作用下将药瓶的表面下压,可将药瓶压在不会发生移动。进一步的说,如图2所示,第二弧形板18和L型支撑板4的顶部均连接第一U型架14,第一U型架14位置相对,在每个第一U型架14内均容置有滚轴13,滚轴13的两端与第一U型架14之间转动连接。当药瓶从滚轴13之间卡入时,滚轴13用于滚动,方便药瓶轻松卡入。进一步的说,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箱体1之间分割成第一放置腔21、第二放置腔22,第二放置腔22顶部内放置有托盘11,托盘11的顶部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盖有箱盖(3),其特征在于,箱盖(3)的内部两端设有两根支撑杆(7),支撑杆(7)之间平行设置且两端与箱盖(3)之间固定,在两根支撑杆(7)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一块条形支撑板(5),条形支撑板(5)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支撑杆(7)的套管(8),使得条形支撑板(5)能沿着支撑杆(7)轴线方向来回移动;/n所述条形支撑板(5)上安装至少有一个L型支撑板(4),L型支撑板(4)的一侧采用贯穿的方式套设在条形支撑板(5)上,使得L型支撑板(4)能沿着条形支撑板(5)轴线方向来回移动;/n所述L型支撑板(4)的底部与箱盖(3)表面不接触且平行设置,在L型支撑板(4)的底部最边上固定安装第二U型架(20),第二U型架(20)内夹板(23),夹板(23)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贯穿在第二U型架(20)上的转轴(16),每根所述转轴(16)均套设有扭簧(19),扭簧(19)的一端与第二U型架(20)端部固定,扭簧(19)的另一端与夹板(23)固定,当扭簧(19)处于静止状态时,夹板(23)与L型支撑板(4)的顶部之间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盖有箱盖(3),其特征在于,箱盖(3)的内部两端设有两根支撑杆(7),支撑杆(7)之间平行设置且两端与箱盖(3)之间固定,在两根支撑杆(7)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一块条形支撑板(5),条形支撑板(5)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支撑杆(7)的套管(8),使得条形支撑板(5)能沿着支撑杆(7)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条形支撑板(5)上安装至少有一个L型支撑板(4),L型支撑板(4)的一侧采用贯穿的方式套设在条形支撑板(5)上,使得L型支撑板(4)能沿着条形支撑板(5)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L型支撑板(4)的底部与箱盖(3)表面不接触且平行设置,在L型支撑板(4)的底部最边上固定安装第二U型架(20),第二U型架(20)内夹板(23),夹板(23)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贯穿在第二U型架(20)上的转轴(16),每根所述转轴(16)均套设有扭簧(19),扭簧(19)的一端与第二U型架(20)端部固定,扭簧(19)的另一端与夹板(23)固定,当扭簧(19)处于静止状态时,夹板(23)与L型支撑板(4)的顶部之间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其特征在于,箱盖(3)的一侧与箱体(1)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铰链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中医药治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板(4)和套管(8)的一侧均设有可有将其调至预设位置的锁紧螺栓(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峰张荣臻龙富立彭子明林镛冯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