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12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所述游览车包括轴箱驱动机构、缓冲组成、吊架和吊厢,所述轴箱驱动机构设置于吊轨上用于驱动游览车在吊轨上运动,所述缓冲组成设置于轴箱驱动机构和吊架之间且实现连接两者,所述吊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缓冲组成上,且吊架和缓冲组成之间还设有限位减震器;所述吊厢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下方,且吊厢和吊架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在吊厢和吊架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可以对吊厢进行减震,设置限位减震器可以对吊厢的摆动起到限位的效果,同时过滤掉震动,有效地提高吊厢内人员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
本技术涉及游览光管车
,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
技术介绍
目前游览车辆市场发展较为快速,文化产业店、文化产业园较多,这些室内面积有限,因此就要求游览车适应使用环境的要求。现有的悬挂车,结构复杂,成本高,因为转向驱动部分的限制,不能通过轨道约束,实现通过小范围半径的轨道线路。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全面的悬挂游览车,具有较强的曲线通过能力、坡道通过能力、控制简单、方便使用的功能。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所述游览车包括轴箱驱动机构、缓冲组成、吊架和吊厢,所述轴箱驱动机构设置于吊轨上用于驱动游览车在吊轨上运动,所述缓冲组成设置于轴箱驱动机构和吊架之间且实现连接两者,所述吊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缓冲组成上,且吊架和缓冲组成之间还设有限位减震器;所述吊厢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下方,且吊厢和吊架之间设置减震装置。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轴箱驱动机构包括轴箱本体以及设置于轴箱本体上的驱动轮组、非驱动轮组和至少一组导向轮组;所述驱动轮组中的两件驱动轮对称设置于吊轨的两侧,所述驱动轮均由单独的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所述非驱动轮组中的两件非驱动轮对称设置于吊轨的两侧,且与驱动轮并列设置,所述驱动轮和非驱动轮均与吊轨下壁的上表面相接触实现轴箱驱动机构沿吊轨运动;所述导向轮组中的两件导向轮分别与吊轨中壁的两侧相接触,通过导向轮实现对轴箱驱动机构的运动进行导向。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所述第一导向轮组设置于非驱动轮组远离驱动轮组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轮组设置于驱动轮组远离非驱动轮组的一侧。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轴箱驱动机构还包括两组稳定轮组,两组所述稳定轮组设置于驱动轮组和非驱动轮组的下方,且与吊轨下壁的下表面相接触。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缓冲组成包括缓冲梁安装座、缓冲块安装座和缓冲块,所述缓冲梁安装座通过连接轴固定设置于所述轴箱本体上,所述缓冲梁安装座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块安装座,所述缓冲块安装座的端部设有缓冲块。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吊架与所述缓冲梁安装座之间采用铰接;所述限位减震器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限位减震器均连接缓冲梁安装座和吊架。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条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的一端连接吊架,另一端连接轴箱本体。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缓冲梁安装座上的第一电气箱和第二电气箱,所述第一电气箱和第二电气箱与控制台之间采用无线通讯。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座、减震弹簧、限位块和连接杆,所述减震座设置于所述吊架上,所述减震弹簧竖向设置于减震座中;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吊厢上,所述连接杆穿过减震座设置且位于减震弹簧的内圈中,所述连接杆通过端部的限位块与减震弹簧的端部相接触。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悬挂单轨游览车包括轴箱驱动机构、缓冲组成、吊架和吊厢,所述轴箱驱动机构设置于吊轨上用于驱动游览车在吊轨上运动,所述缓冲组成设置于轴箱驱动机构和吊架之间且实现连接两者,所述吊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缓冲组成上,且吊架和缓冲组成之间还设有限位减震器;所述吊厢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下方,且吊厢和吊架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在吊厢和吊架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可以对吊厢进行减震,设置限位减震器可以对吊厢的摆动起到限位的效果,同时过滤掉震动,有效地提高吊厢内人员的舒适程度。(2)轴箱驱动机构包括轴箱本体以及设置于轴箱本体上的驱动轮组、非驱动轮组和至少一组导向轮组;驱动轮组中的两件驱动轮均由单独的动力装置驱动旋转,同时设置导向轮组,本技术游览车中的轴箱驱动机构可以实现驱动轮和非驱动轮间的轴间距不超过500mm,结构更加紧凑、小巧,结构上的优化可以大大提升游览车的曲线通过性和爬坡能力,同时防晃能力增加,导向轮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脱轨情况。(3)本技术的悬挂单轨游览车,通过缓冲梁组成安装座连接轴箱驱动机构和吊架,采用分体式结构,后期个部件维修更加简单,降低维护成本。(4)缓冲组成包括缓冲梁安装座、缓冲块安装座和缓冲块,在缓冲块安装座的端部设置缓冲块,防止车辆行走过程中发生碰撞对车辆的伤害。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悬挂单轨游览车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轴箱驱动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轴箱驱动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悬挂单轨游览车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轴箱驱动机构、缓冲组成和吊架之间的轴测图;其中,1、吊轨,2、轴箱驱动机构,2.1、驱动轮,2.2、非驱动轮,2.3、第一导向轮组,2.4、第二导向轮组,2.5、稳定轮组,3、缓冲组成,3.1、缓冲梁安装座,3.2、缓冲块安装座,3.3、缓冲块,4、限位减震器,5、吊架,5.1、减震座,5.2、减震弹簧,5.3、限位块,5.4、连接杆,6、连接轴,7、安全绳,8、吊厢,9、控制台,10、第一电气箱,11、第二电气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6,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所述游览车包括轴箱驱动机构2、缓冲组成3、吊架5和吊厢8,所述轴箱驱动机构2设置于吊轨1上用于驱动游览车在吊轨1上运动,所述缓冲组成3设置于轴箱驱动机构2和吊架5之间且实现连接两者,所述吊架5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缓冲组成3上,且吊架5和缓冲组成之间还设有限位减震器4;所述吊厢8设置于所述吊架5的下方,且吊厢8和吊架5之间设置减震装置。优选的,所述吊轨的截面为工字型,即H型轨道,所述吊轨包括上壁、中壁和下壁,所述上壁和下壁平行设置,所述中壁竖向设置且连接上壁和下壁构成工字结构。所述轴箱驱动机构2包括轴箱本体以及设置于轴箱本体上的驱动轮组、非驱动轮组和至少一组导向轮组;所述驱动轮组中的两件驱动轮2.1对称设置于吊轨1的两侧,所述驱动轮2.1均由单独的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所述非驱动轮组中的两件非驱动轮2.2对称设置于吊轨1的两侧,且与驱动轮2.1并列设置,所述驱动轮2.1和非驱动轮2.2均与吊轨1下壁的上表面相接触实现轴箱驱动机构2沿吊轨1运动;所述导向轮组中的两件导向轮分别与吊轨1中壁的两侧相接触,所述导向轮的旋转轴线与驱动轮2.1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设置,通过导向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览车包括轴箱驱动机构(2)、缓冲组成(3)、吊架(5)和吊厢(8),所述轴箱驱动机构(2)设置于吊轨(1)上用于驱动游览车在吊轨(1)上运动,所述缓冲组成(3)设置于轴箱驱动机构(2)和吊架(5)之间且实现连接两者,所述吊架(5)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缓冲组成(3)上,且吊架(5)和缓冲组成之间还设有限位减震器(4);所述吊厢(8)设置于所述吊架(5)的下方,且吊厢(8)和吊架(5)之间设置减震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单轨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览车包括轴箱驱动机构(2)、缓冲组成(3)、吊架(5)和吊厢(8),所述轴箱驱动机构(2)设置于吊轨(1)上用于驱动游览车在吊轨(1)上运动,所述缓冲组成(3)设置于轴箱驱动机构(2)和吊架(5)之间且实现连接两者,所述吊架(5)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缓冲组成(3)上,且吊架(5)和缓冲组成之间还设有限位减震器(4);所述吊厢(8)设置于所述吊架(5)的下方,且吊厢(8)和吊架(5)之间设置减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单轨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驱动机构(2)包括轴箱本体以及设置于轴箱本体上的驱动轮组、非驱动轮组和至少一组导向轮组;所述驱动轮组中的两件驱动轮(2.1)对称设置于吊轨(1)的两侧,所述驱动轮(2.1)均由单独的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所述非驱动轮组中的两件非驱动轮(2.2)对称设置于吊轨(1)的两侧,且与驱动轮(2.1)并列设置,所述驱动轮(2.1)和非驱动轮(2.2)均与吊轨(1)下壁的上表面相接触实现轴箱驱动机构(2)沿吊轨(1)运动;所述导向轮组中的两件导向轮分别与吊轨(1)中壁的两侧相接触,通过导向轮实现对轴箱驱动机构(2)的运动进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单轨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第一导向轮组(2.3)和第二导向轮组(2.4),所述第一导向轮组(2.3)设置于非驱动轮组远离驱动轮组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轮组(2.4)设置于驱动轮组远离非驱动轮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单轨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驱动机构(2)还包括两组稳定轮组(2.5),两组所述稳定轮组(2.5)设置于驱动轮组和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慧敏晋军辉戴南山黄伟罗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