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立好专利>正文

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96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结构原理,动力通过主输入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同步器,驱动主分动齿盘组件,由变速箱电脑模块,同时分两路信息指令,分别控制主、从分动齿控制器电机、凸轮组件,在调控主、从分动齿盘压力泵、控制阀、伸缩缸、伸缩杆组件,来控制每个分动齿块,依次在齿盘移动区沿圆的半径移动,主、从分动齿块移动方向相反,移动距离相互匹配,改变分动齿圈外圆大小,实现变速,动力通过传动链条驱动齿轮和输出轴,动力不间断地输出,不空转、不打滑、无顿挫、无级自动变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
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主要用汽车自动变速箱,工程机械变速及需要变速的设备上。技术背景现有自动变速箱有以下几种;AT液力自动变速箱、AMT自动变速箱、DCT双离合自动变速箱、CVT自动变速箱;前三种变速箱缺点有换挡有顿挫感、易空转、动力损耗大、油耗高、结构制造复杂、成本高,而CVT变速箱由于是摩擦传动,可承载扭矩小,易打滑,加速性差,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能克服上述技术缺点。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技术方案是,动力通过主输入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同步器、驱动主分动齿盘组件。变速箱电脑模块同时分两路信息指令,一路信息指令,控制主分动齿控制器电机凸轮等组件,在调控主分动齿盘压力泵、控制阀、伸缩缸、伸缩杆、分动齿座组件,控制每个主分动齿块依次在移动区沿滑槽移动,改变其齿圈外圆周长的大小,再通过传动链条把动力输出给从分动齿盘组件。在主分动齿块移动的同时,变速箱电脑模块发出第二路信息,控制从动齿控制器电机,凸轮组件,从分动齿盘内部压力泵、控制阀、伸缩杆、分动齿座组件,调控每个从分动齿块依次在移动区沿滑槽移动,与主分动齿块移动相反,改变主、从动齿圈外圆周长的大小,来实现变速。主分动齿与从分动齿每次移动的半径距离,相互匹配,保持链条的松紧适中,保持齿块与链节之间的充分啮合。链条把动力输出给从分动齿块,驱动从分动齿盘、齿轮及输出轴,动力不间断的输出,不空转、不打滑、无动力损耗、无顿挫、变速平滑,无级自动变速箱。变速箱电脑模块技术特点,能接收发动机、变速箱上的转速、油量、加减速、转角、速度等各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对变速箱同时发出两路控制信号,分别控制主、从分动齿控制器。主、从分动齿控制器技术特点,把电脑信息指令转换成执行信号,驱动内部电机、凸轮进行运转。主、从分动齿盘技术特点,由分动齿控制器转动的凸轮,顶触主、从分动齿盘内部压力泵、控制阀、伸缩缸、伸缩杆、分动齿座,依次进行运行,并带动分动齿座上的分齿进行移动,每转一圈主、从分动齿圈外圆周长就会改变大小,通过链条传动实现无级变速。分动齿块组技术特点,电脑模块控制每个分动齿块的移动距离,并保持齿块与链条链节之间的充分啮合,为了防止运行的数值偏差,分动齿块组设计了上下齿块,上下咬合齿,分离阀,缓冲弹簧,为了校正齿块的偏差,能保证齿块与链节之间的充分啮合,不会咬齿,顶链。以上技术专利技术,能保证实际应用的可靠性、稳定性、易制造、成本低,构思新颖独特,实用性强,可以广泛用于汽车、工程机械上。附图说明图1标注说明:1-一轴;2-一轴主动齿轮;3-一轴副主动齿轮;4-二轴从动齿轮;5-二轴同步器;6-二轴副从动齿;7-二轴;8-主分动齿控制器;9-主分动齿控制器座;10-主分动齿控制器接口;11-主分动齿盘;12-主分动齿块;13-传动链条;14-张紧轮;15-轴承座;16-液压泵齿轮;17-液压泵;18-三轴;19-从分动齿块;20-从分动齿盘;21-从分动齿控制器接口;22-从分动齿控制器座;23-从分动齿控制器;24-三轴主动齿轮;25-倒挡齿轮;26-电脑模块;27-四轴从动齿轮;28-四轴同步器;29-倒挡从动齿;30-四轴;31-连接头;32-变速箱壳体。图2标注说明:8-主分动齿控制器;8-1-凸轮轴电机;8-2-泵凸轮;8-3-凸轮轴;8-4-控制阀凸轮;8-5-凸轮拔叉;8-6-凸轮电机;8-7-传感器;8-8-控制器盖;8-9-控制器轴孔。图3标注说明:11-主分动齿盘;11-3-压力泵;11-4-收缩阀;11-5-扩张阀;11-6-伸缩缸;11-7-伸缩杆;11-8-分动齿座;11-9-位置传感器;11-10-后盖板;11-11-传感器槽。图4标注说明:12-主分动齿块;12-1-上齿块;12-2-上咬合齿;12-3-下咬合齿;12-4-分离阀;12-5-下齿块;12-6-缓冲弹簧;12-7-上螺孔;12-8-下螺孔。图5标注说明:11-主分动齿盘;11-1-主分动齿滑槽;11-2-花键孔;12-A-主分动齿块A;12-B-主分动齿块B;12-C-主分动齿块C;12-D-主分动齿块D;13-传动链条;A-主分动齿移动区;19-A-从分动齿块A;19-B-从分动齿块B;19-C-从分动齿块C;19-D-从分动齿块D;20-从分动齿盘;20-1-从分动齿滑槽;B-从分动齿移动区;20-2-从花键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结构原理图低速工作状态,动力输入经一轴1、一轴主动齿轮2、二轴从动齿轮4与二轴同步器5结合,经二轴7、驱动主分动齿盘11、主分动齿块12位置半径距离最小,经传动链条13、驱动从分动齿块19位置半径距离最大,从分动齿盘20、三轴18、三轴主动齿轮24、四轴从动齿轮27与四轴同步器28结合,经四轴30、驱动连接头31输出。加速工作状态,变速箱电脑模块26、得到加速信息指令时,电脑模块接收到转速、车速、供油量、位置等各个传感器信息后,电脑模块26,同时,发出两路指令信息,一路信息指令,经主分动齿控制器接口10,传送到主分动齿控制器8组件[控制内部的电机(8—1、8—6),凸轮(8—2、8—3、8—4、8—5)]凸轮凸起,顶触控制紧邻的主分动齿盘11组件[调控内部的压力泵11—3、控制阀(11—4、11—5)、伸缩缸11—6、伸缩杆11—7、分动齿座11—8],来控制主分动齿块12移动,当主分动齿盘11,每转一圈时,多个主分动齿块12分别依次在主分动齿移动区,向外圆扩展一定量距离,多个主分动齿块齿圈外圆周长变大(能根据要求进行变量,并能保持齿与链节的充分啮合),由主分动齿块驱动传动链条13,带动从分动齿块19的转动。电脑模块26,同时,发出第二路信息指令,经分动齿控制器接口21,传送到从分动齿控制器23内部电机、凸轮组件,调控紧邻的从分动齿盘20内部的压力泵、控制阀、伸缩缸、伸缩杆、分动齿座组件,从而控制从分动齿块19的移动,从分动齿盘每转一圈时,多个分动齿块19在从分动齿移动区内,分别依次向内圆收缩一定量距离,齿圈外圆周长变小。在主分动齿块12向外圆扩展一定量距离的同时,从分动齿块19就向内圆收缩一定量距离,互相匹配,动力经传动链条13,驱动动从分动齿块19、从分动齿盘20、三轴18、三轴主动齿24,四轴从动齿轮27与四轴同步器28结合,经四轴30,驱动连接头31输出。一直加速时,多个主分动齿块的外齿圈逐渐变化到最大,同时,多个从分动齿块的外齿圈逐渐变化到最小,这样,就是从低速到最高速的变化过程。减速工作状态,如要减速,根据电脑模块信息指令,同时,分两路信息指令,分别控制主分动齿控制器,主分动齿盘,主分动齿块收缩。第二路信息指令,控制从分动齿控制器,从分动齿盘,从分动齿块向外扩张,减速和加速的工作原理相同,分动齿块移动方向相反,直降到最低速为止。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在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动力不中断的情况下完成,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动力输入轴、齿轮、同步器组件和主分动齿控制器组件,驱动和控制主分动齿盘组件,经传动链条和从分动齿控制器组件,驱动和控制从分动齿盘组件,在经输出轴、齿轮、同步器组件,输出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动齿无级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动力输入轴、齿轮、同步器组件和主分动齿控制器组件,驱动和控制主分动齿盘组件,经传动链条和从分动齿控制器组件,驱动和控制从分动齿盘组件,在经输出轴、齿轮、同步器组件,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经一轴(1)、一轴主动齿轮(2)、二轴从动齿轮(4)与二轴同步器(5)结合,驱动二轴(7)、主分动齿盘(11),主分动齿盘组件由主分动齿控制器(8)来控制的,动力经主分动齿块(12)、传动链条(13)、驱动从分动齿块(19)、从分动齿盘(20),从分动齿盘组件由从分动齿控制器(23)控制,动力经三轴(18)、三轴主动齿轮(24)、四轴从动齿轮(27)与四轴同步器(28)结合,驱动四轴(30)、连接头(31)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脑模块(26)接收发动机、变速箱、转速、油量、转角、速度、等信息,经综合处理后,同时发出两路控制指令信息,分别通过连接线,一路指令信息连接主分动齿控制器接口(10),主分动齿控制器座(9)传输到主分动齿控制器(8)的内部组件;另一路指令信息,经从分动齿控制器接口(21),从分动齿控制器座(23),传输到从分动齿控制器(23)组件;
变速箱内部一轴、二轴、三轴、四轴两头支承轴承分别连接变速箱壳(32)和轴承座(15)上,张紧轮(14)是调整链条的松紧度,主、从分动齿控制器固定在主、从分动齿控制器座上,并与变速器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其特殊工况要求下,动力经一轴(1),一轴副主动齿轮(3),二轴副从动齿轮(6)与二轴同步器(5)结合,驱动二轴(7)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经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好
申请(专利权)人:李立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