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及其降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93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风机及其降噪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降噪方法步骤包括:通过获取吹风机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得到第二噪声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主动降噪的方式,对吹风机的噪声信号有针对性地进行降噪处理操作,有效提高降噪效果,大幅降低吹风机的工作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风机及其降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吹风机及其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吹风机噪音一直是制约产品品质的核心问题,目前多数厂商通过加装消声器结构或采用更高端的风机马达方式降低噪声,但这样的吹风机或是体积、重量较大,或是成本极高,且降噪效果也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吹风机及其降噪方法,本专利技术在吹风机内增加主动降噪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吹风机的噪声,并且,不会影响吹风机整体体积大小。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步骤包括:获取吹风机的第一噪声信号;以及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得到所述吹风机降噪后的第二噪声信号。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降噪要求;及当确定所述第二噪声信号不满足所述降噪要求时,根据所述降噪要求,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全频段主动降噪处理;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中,在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二噪声信号中是否存在窄频信号;当确定所述第二噪声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窄频信号时,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及根据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所述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中,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包括: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幅值及初始相位;根据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所述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包括:判断每一个窄频信号的幅值是否小于与所述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阈值;及当至少一个窄频信号的幅值大于与所述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阈值时,确定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所述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包括: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窄频信号的幅值小于与所述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阈值。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中,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幅值及初始相位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噪声信号的频域信息,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及基于自适应算法,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幅值及初始相位。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全频段主动降噪处理。本专利技术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种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中,还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噪声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及所述第二降噪处理操作所生成的降噪声波。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中,当所述采集装置及所述输出装置共同设置在所述吹风机的进风段内时,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接近吹风机驱动器的上风位置,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接近进风口的位置且所述输出装置的发声方向朝向所述进风口;或者,当所述采集装置及所述输出装置共同设置在所述吹风机的出风段内时,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接近所述吹风机驱动器的下风位置,所述输出装置的发声方向朝向出风口。可选的,上述的吹风机中,还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导流隔片,其设置在所述进风段与所述出风段之间气流方向改变的位置上,具有由所述进风段的气流方向过渡至所述出风段的气流方向的弯曲弧度;导流结构,其设置在所述输出装置上;及被动降噪材料,其黏贴或安装在所述进风段和/或所述出风段的内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吹风机的第一噪声信号采用主动降噪的方式对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得到第二噪声信号。根据采集到的第一噪声信号的特点,对吹风机的噪声信号有针对性地进行降噪处理操作,有效提高降噪效果,大幅降低吹风机的工作噪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示进风口;2表示出风口;3表示驱动器;11表示进风段;22表示出风段;4表示采集装置;5表示输出装置;R1表示第一降噪处理单元;R2表示第二降噪处理单元;6表示控制系统;7表示功能元件;8表示导流隔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的术语,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吹风机本身而言,由外壳指向其风道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风位置、下风位置”的含义是沿风道方向,接近进风口的位置为上风位置,接近出风口的位置为下风位置;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吹风机,其包括壳体、由壳体所形成的风道以及安装在风道内部的驱动器3。风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2。风道以驱动器3所构成的气流驱动装置为界,可将吹风机从结构上分为进风段11与出风段22。其整体结构可设计为T型或L型或其他形状,本专利技术对此并不加以限定。其中,所述的进风段11设置有进风口1,出风段22有出风口2,电机和风扇构成所述的驱动器3,其可设置在进风段11和出风段22之间。出风段22中,接近出风口2的位置还可设置功能元件7,所述功能元件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吹风机的第一噪声信号;以及/n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得到所述吹风机降噪后的第二噪声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吹风机的第一噪声信号;以及
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得到所述吹风机降噪后的第二噪声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降噪要求;及
当确定所述第二噪声信号不满足所述降噪要求时,根据所述降噪要求,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第二降噪处理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执行第一降噪处理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一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全频段主动降噪处理;
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噪声信号中是否存在窄频信号;
当确定所述第二噪声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窄频信号时,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及
根据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所述第二降噪处理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包括:确定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幅值及初始相位;
根据每一个窄频信号的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所述第二降噪处理操作包括:
判断每一个窄频信号的幅值是否小于与所述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阈值;及
当至少一个窄频信号的幅值大于与所述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阈值时,确定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执行所述第二降噪处理操作;
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包括:对所述第二噪声信号进行至少一次窄频主动降噪处理,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窄频信号的幅值小于与所述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帆徐银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声重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