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新宇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815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包括:基座;候车亭,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广告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候车亭内;座椅,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广告牌的前侧;车况提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候车亭内;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设置在所述候车亭的前侧。该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给候车人带来极大便利,且促使乘车人员能够井然有序的在通行栏杆排队,以确保站台外的交通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
,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
技术介绍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电力大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电力行业的实践,电力大数据涉及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是跨单位、跨专业、跨业务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候车亭(busshelter)一般是与公交站台互相配套使用的,为方便市民乘客候车时遮阳、防雨等,在车站、道路两旁或绿化带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上建设的交通设施,目前候车亭不够智能,无法明确地知道车辆的动态信息,给候车人带来极大的不便,且站台外车辆较多时,易于乘车人员发生碰撞,从而影响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候车亭不够智能,无法明确地知道车辆的动态信息,给候车人带来极大的不便,且站台外车辆较多时,易于乘车人员发生碰撞,从而影响交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包括:基座;候车亭,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广告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候车亭内;座椅,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广告牌的前侧;车况提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候车亭内;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设置在所述候车亭的前侧。优选的,所述车况提示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候车亭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显示屏,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腔固定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所述网络数据终端电性连接,玻璃罩,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槽的内腔一侧。优选的,所述车况提示组件还包括:播放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内侧顶端,连接柱,所述候车亭的内腔顶端前侧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发光牌,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优选的,所述候车亭的内腔顶端前侧固定设置有罩体。优选的,所述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包括:立柱,所述基座的顶端从左至右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立柱,护栏,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与立柱和立柱与候车亭之间,转轴,所述立柱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沿前后方向转动设置有转轴,挡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且沿左右方向设置。优选的,所述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还包括: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后侧,且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凹槽上立柱的后侧,液压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推板,所述转轴的后侧延伸进所述壳体的内腔并过盈配合有推板,推块,所述推板的顶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推块与所述条形孔的内腔相适配插接,所述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条形孔的内腔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插接有卡柱,且所述卡柱与所述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每两个所述立柱设置在对应所述发光牌的下方,且所述立柱的前侧固定设置有通行栏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车况提示组件可便于乘车人员知晓车辆的动态信息,播放器可对车辆信息进行及时播报,当车辆进站前发光牌可提前亮起对乘车人员进行提示,通过设置有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可在车辆进站前控制液压缸启动,从而可使挡杆抬起,以使乘车人员能够通过两侧立柱之间并在通行栏杆处进行等待,给候车人带来极大便利,且促使乘车人员能够井然有序的在通行栏杆排队,以确保站台外的交通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况提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的正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候车亭,3、广告牌,4、座椅,5、车况提示组件,51、安装板,52、显示屏,53、矩形槽,54、玻璃罩,55、播放器,56、连接柱,57、发光牌,6、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61、立柱,62、护栏,63、转轴,64、挡杆,65、壳体,66、液压缸,67、推板,68、推块,69、条形孔,610、卡槽,611、卡柱,7、罩体,8、通行栏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包括:基座1、候车亭2、广告牌3、座椅4、车况提示组件5和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6,候车亭2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广告牌3固定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且位于候车亭2内,座椅4固定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且位于广告牌3的前侧,车况提示组件5设置在候车亭2内,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6设置在候车亭2的前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车况提示组件5包括:安装板51、显示屏52、矩形槽53和玻璃罩54,候车亭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51,安装板51的内侧开设有矩形槽53,矩形槽53的内腔固定设置有显示屏52,且显示屏52与网络数据终端电性连接,显示屏52上实时展示出车辆的动态信息,玻璃罩54固定设置在矩形槽53的内腔一侧,玻璃罩54可对显示屏52进行防护。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车况提示组件5还包括:播放器55、连接柱56和发光牌57,播放器55固定设置在安装板51的内侧顶端,播放器55可对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播报,候车亭2的内腔顶端前侧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56,发光牌57固定设置在连接柱56的底端,发光牌57上可刻制有不同车辆的编号,当对应编号的车辆要进站时,发光牌57可亮起,以对候车人员进行提示。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候车亭2的内腔顶端前侧固定设置有罩体7,通过设置有罩体7可提高候车亭对雨水的防护强度。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6包括:立柱61、护栏62、转轴63和挡杆64,基座1的顶端从左至右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立柱61,护栏62固定设置在立柱61与立柱61和立柱61与候车亭2之间,通过设置有护栏62可避免乘车人员走到站台外,立柱6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腔沿前后方向转动设置有转轴63,挡杆64固定设置在转轴63的外壁上,且沿左右方向设置,挡杆64可通过转轴63在凹槽内转动,且挡杆64的一侧可由凹槽的内腔底端支撑。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6还包括:壳体65、液压缸66、推板67、推块68和条形孔69,壳体65固定设置在立柱61的后侧,且壳体65位于凹槽64上立柱61的后侧,液压缸66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n候车亭(2),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n广告牌(3),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n座椅(4),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n车况提示组件(5),设置在所述候车亭(2)内;/n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6),设置在所述候车亭(2)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候车亭(2),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
广告牌(3),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
座椅(4),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
车况提示组件(5),设置在所述候车亭(2)内;
车辆进站辅助登车机构(6),设置在所述候车亭(2)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况提示组件(5)包括:
安装板(51),所述候车亭(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51);
显示屏(52),所述安装板(51)的内侧开设有矩形槽(53),所述矩形槽(53)的内腔固定设置有显示屏(53);
玻璃罩(54),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槽(53)的内腔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况提示组件(5)还包括:
播放器(55),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1)的内侧顶端;
连接柱(56),所述候车亭(2)的内腔顶端前侧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56);
发光牌(57),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柱(56)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2)的内腔顶端前侧固定设置有罩体(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进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新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