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810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在旧楼主体靠近原楼梯一侧的墙体上开设有多个门洞,且每个门洞对应的设在两层相邻的住户之间;每相邻两层住户之间的楼梯包括位于半层榭台上方的上楼梯以及位于半层榭台下方的下楼梯;门洞的下端与上楼梯一半高度位置相平齐;且门洞下端面与上楼梯一半高度位置的台阶之间建造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平台通道;在旧楼主体的前端建造有前厅主体和电梯井道,前厅主体用于衔接旧楼主体与电梯井道,前厅主体内设有电梯厅;电梯厅的底面与所述的平台通道相平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四分之一层入户,改造成本低,施工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旧房屋加装电梯改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多层(8层及少于8层)居民楼还有相当的数量,随着居住人口老龄化的上升,楼梯对于老人及出行不便的人来说,已构成出行的障碍。但在八九十年代时盖建的居民楼到现在还在有效的使用寿命内,拆掉重建成本太高,对资源也造成浪费;基于这一现状,对旧式多层建筑加装电梯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近来年,社区旧楼改造加装电梯过程中,入户方式日益突显其重要性,尤其是在楼梯口入户时,上下半层,老年人入户困难,斜坡入户,轮椅滑行不便。且上下半层入户适用于楼梯入户,但老年人爬梯困难,不适用于轮椅运作。亚平层入户适用于楼梯入户,但要动破两个梁,损坏主体结构;且属于准障碍通道,坡太大轮椅不方便,审图难度大。目前市场对于旧楼加装电梯的改造多见于平层入户式改造结构,具体的是将新建电梯厅的高度与住户的入户平台相平齐,方便老年人的便捷出入。这种改造方式通常是在原楼梯的半层榭台以下部分的台阶直接往上延伸建造至入户平台的高度,然后在电梯厅与原入户平台之间建造过渡通道,从而实现电梯厅出来直接水平可以进入到入户平台,即实现平层入户方式。这种改造方式的结构中,施工费用高,楼梯的改造周期长,施工时对于业主的正常出行有较大影响,因此会造成业主对于这种改造方式的接收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入户方便,楼梯改造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的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原楼梯改造范围小,施工周期短,改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在旧楼主体靠近原楼梯一侧的外墙体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门洞,且每一个所述门洞的高度位于上下两层相邻的住户之间;每相邻两层住户之间的楼梯包括位于半层榭台上方的上楼梯以及位于半层榭台下方的下楼梯;所述门洞的下端与上楼梯一半高度位置相平齐;且所述门洞下端面与上楼梯一半高度位置的台阶之间建造有平台通道;在旧楼主体的前端建造有前厅主体和电梯井道,所述前厅主体用于衔接旧楼主体与电梯井道,所述前厅主体内设有多层电梯厅;所述电梯厅一侧通过门洞与旧楼主体连通,另一侧与电梯井道连通,且所述电梯厅的底面与所述的平台通道相平齐;所述电梯井道侧壁上设有与每一层电梯厅连通的电梯出入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加装电梯结构中,旧楼加装电梯时,电梯一般装在楼外部,楼房最低层为架空层,电梯设有基站侯梯厅,本申请的结构中将电梯厅的高度设置成与每两层住户之间高度的四分之一层高度相平齐,并且增设相应的平台通道,使得业主从电梯厅出来经过平台通道后,再往上走四分之一层高度的台阶后即可到达入户平台,即,实现四分之一层的入户方式。这种四分之一层入户加装电梯,不需要切除原有半层楼梯,不涉及原有结构改造,同时再次减少50%爬梯台阶数,改造费用低,施工快捷,施工时不影响业主出行,方案可行性更强,业主更容易接受。但比起改楼梯实现完全平层入户来说费用低70%,对于腿脚方便的老人来说,这四分之一楼层入户(爬4-5阶台阶)是省钱也省事,不存在改造时带来的不方便。四分之一入户的改造费用比改楼梯实现完全平层入户可以降低70%左右的改造费用。对于在乎费用的业主又不想半层入户的业主来说,这种四分之一层入户即实惠又进一步减少老人爬梯的步数。就算轮椅出行,两个人抬一下也很轻松就出行了。作为改进的,所述平台通道与半层榭台之间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结构的增加有效的增强了平台通道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安全性。再改进的,平台通道的下端设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墙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柱上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平台通道与电梯厅的底板为一体式结构。此结构中将平台通道与底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施工起来更加的方便,可以一次性施工;并且整体式的结构使得改造底面结构强度更加的牢固,使用寿命长。再改进的,所述电梯厅的底板以及平台通道为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一体式浇筑而成。此结构中,可以将整体式的底面结构直接采用整块的钢板结构结合相应的钢结构支撑搭建而成;也可以直接通过一次性现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这样设置后,原楼道内部的平台通道与楼道外部的电梯厅底面是一个整体结构,结构强度更高得到更好的保证,并且施工也更加的方便,不用分多次进行,并且还要保证在同一平面,从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缩短周期,节省成本。再改进的,所述门洞的顶部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两侧的下端均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端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下端固定连接在电梯厅底面上;所述支撑横梁与门洞上端面以及支撑立柱与门洞两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间隙中填充有砂浆。此结构中,为了保证原墙体在开设门洞后的结构强度,在门洞的上端以及侧壁设置相应的支撑横梁和支撑立柱,在保证外形平整美观的同时,提高了门洞周边的结构强度。再改进的,所述门洞上端面沿竖向打入多个第一膨胀螺栓,所述第一膨胀螺栓的外端与支撑横梁焊接固定;所述门洞左右两侧壁上打入多个第二膨胀螺栓,所述第二膨胀螺栓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立柱焊接固定。此结构中,在原先的门洞侧壁上打入膨胀螺栓,然后将膨胀螺栓与相应的支撑横梁、支撑立柱焊接固定,保证了支撑横梁、支撑立柱的稳定性,并且在支撑横梁、支撑立柱与门洞侧壁之间还填充浇筑了砂浆,砂浆凝固后使得膨胀螺栓、支撑横梁、支撑立柱与原墙体充分融合为一体,进一步的保证了原楼房墙体在开设门洞后的结构强度,保证安全性能。相应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公开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选定电梯井道、前厅主体的搭建位置,在电梯井道的位置浇筑电梯井道基坑结构,建造电梯井道、前厅主体以及电梯厅;S2:拆除原楼道与上楼梯一半高度对应位置的墙体,形成新的门洞,使得电梯厅与原楼梯间连通;S3:在不拆除原楼梯任何结构情况下,将下楼梯的上端往上延伸建造,直至与门洞下端面相平齐,实现从下楼梯往上可以直达电梯厅;S4:建造支撑柱,安装相应的加固件,加固件的一端连接在墙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柱的顶端;S5:在加固件的上端浇筑平台通道,使得平台通道上端面与电梯厅平齐,并且在平台通道长度方向的外侧安装防护栏;S6:在门洞的侧壁上加装相应的支撑横梁、支撑立柱;S7:待各个结构主体建造完成后,进行电梯厢的安装、调试。上述施工方法中,对于原楼梯的改造面积小,不需要拆除原来楼梯的任何结构,只需要在原来下楼梯5是上端延伸四分之一层高度的台阶即可,并且建造的平台通道长度也更短,因此施工周期短,改造费用相较于目前市场上的平层入户式结构降低70%左右,并且对于业主的正常出入影响也较小,是居民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案。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旧楼主体(1)靠近原楼梯一侧的外墙体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门洞(2),且每一个所述门洞(2)的高度位于上下两层相邻的住户之间;每相邻两层住户之间的楼梯包括位于半层榭台(3)上方的上楼梯(4)以及位于半层榭台(3)下方的下楼梯(5);所述门洞(2)的下端与上楼梯(4)一半高度位置相平齐;且所述门洞(2)下端面与上楼梯(4)一半高度位置的台阶之间建造有平台通道(23),在平台通道(23)的外侧设有防护栏;/n在旧楼主体(1)的前端建造有前厅主体(6)和电梯井道(7),所述前厅主体(6)用于衔接旧楼主体(1)与电梯井道(7),所述前厅主体(6)内设有多层电梯厅(8);所述电梯厅(8)一侧通过门洞(2)与旧楼主体(1)连通,另一侧与电梯井道(7)连通,且所述电梯厅(8)的底面与所述的平台通道(23)相平齐;所述电梯井道(7)侧壁上设有与每一层电梯厅(8)连通的电梯出入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旧楼主体(1)靠近原楼梯一侧的外墙体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门洞(2),且每一个所述门洞(2)的高度位于上下两层相邻的住户之间;每相邻两层住户之间的楼梯包括位于半层榭台(3)上方的上楼梯(4)以及位于半层榭台(3)下方的下楼梯(5);所述门洞(2)的下端与上楼梯(4)一半高度位置相平齐;且所述门洞(2)下端面与上楼梯(4)一半高度位置的台阶之间建造有平台通道(23),在平台通道(23)的外侧设有防护栏;
在旧楼主体(1)的前端建造有前厅主体(6)和电梯井道(7),所述前厅主体(6)用于衔接旧楼主体(1)与电梯井道(7),所述前厅主体(6)内设有多层电梯厅(8);所述电梯厅(8)一侧通过门洞(2)与旧楼主体(1)连通,另一侧与电梯井道(7)连通,且所述电梯厅(8)的底面与所述的平台通道(23)相平齐;所述电梯井道(7)侧壁上设有与每一层电梯厅(8)连通的电梯出入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通道(23)与半层榭台(3)之间设有支撑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通道(23)的下端设有加固件(11),所述加固件(11)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墙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柱(10)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通道(12)与电梯厅(8)的底板(8.1)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厅(8)的底板(8.1)以及平台通道(12)为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一体式浇筑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鹏彭新亮彭禺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优加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