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模块及具有其的发热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9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板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模块及具有其的发热地板。一种发热模块,包括:隔热板,上表面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线槽;导热层,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的上表面,且在对应所述排线槽的位置设有嵌入所述排线槽的凹槽;发热线,沿所述凹槽容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隔热板采用30-45kg级密度要求的发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稳定性好,导热层不易变形,散热效果好的发热模块及具有其的发热地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模块及具有其的发热地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板供暖
,具体涉及一种发热模块及具有其的发热地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热地板的发热线一般铺设在地板本体上,在地板本体上开设铺线槽,不仅开槽工艺复杂,而且容易造成地板分层开裂等缺陷。还有的先将发热线铺设在水泥中,再铺设地板本体,但是这样容易造成地板发热慢,耗能高。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5910160B公开了一种电采暖模块,包括隔热板,所述的隔热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线槽,所述的隔热板上表面设有导热层,所述的导热层在所述的排线槽位置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碳纤维发热线。安装后,隔热板直接铺设在建筑结构的楼面地板上,而在导热层上铺设木地板或瓷质地砖等地板面层,这就要求地板面层与导热层之间保持紧密的接触,以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制造方便,导热层需要采用具有一定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以便于成型及保持其上成型的凹槽,而隔热板则采用25kg级密度要求的聚苯乙烯发泡板(EPS板)。这种电采暖模块往往会出现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热量逐渐下降的现象。研究发现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地板面层与导热层的塑性变形不一致,主要是经常行走的部分、椅子经常坐的位置等,常常导致导热层的金属片产生塑性变形,而地板面层仍然处于弹性变形,由此在这些部分地板受压后,地板面层恢复原形,而金属片的导热层的塑性变形不能恢复,同时作为隔热板的弹性也不足以使得金属片恢复原形,因此在地板面层与导热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影响了导热层的热量传导到地板面层上,进而影响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导热层易变形,造成热传导不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支撑稳定性好,导热层不易变形,散热效果好的发热模块及具有其的发热地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模块,包括:隔热板,上表面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线槽;导热层,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的上表面,且在对应所述排线槽的位置设有嵌入所述排线槽的凹槽;发热线,沿所述凹槽容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隔热板采用30-45kg级密度要求的发泡板。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隔热板采用40kg级密度要求的发泡板。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隔热板为40kg级密度要求的聚苯乙烯发泡板。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排线槽的深度和宽度比所述凹槽相应的深度和宽度多1毫米。所述的发热模块,在所述凹槽中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发热线的固定胶。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固定胶为热熔胶。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热熔胶为橡胶、石油树脂、松香树脂或矿物油中的任一种。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固定胶沿所述凹槽间隔设置,且相邻两部分所述固定胶之间的距离为100-200毫米。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排线槽包括数条直线槽及在所述直线槽的两端交替连接相邻两条直线槽的连接线槽。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连接线槽为弧线槽。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固定胶至少设置在靠近所述直线槽的两端处。还提供了一种发热地板,包括多个所述的发热模块,及铺设在所述发热模块上的地板本体。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模块,隔热板采用30-45kg级密度要求的发泡板,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保证了发热模块的承重和稳定性,即使受到一定的压力,由于导热层下方隔热板的支撑强度较高,导热层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从而避免了由于导热层发生变形,使得地板面层和导热层之间产生间隙,导致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保证了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模块,排线槽的深度和宽度比凹槽相应的深度和宽度多1毫米。这样更利于机械化生产,使得导热层在设置到隔热板上时,凹槽能够顺利地镶嵌到排线槽中,更使得导热层与隔热板之间的接触面牢靠密实地接触。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模块,通过固定胶将发热线固定在凹槽中,施工方便,成本较低,且对发热线的固定效果较好。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模块,固定胶沿凹槽间隔设置,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前提下,节省了用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模块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隔热板;2、导热层;3、排线槽;4、直线槽;5、连接线槽;6、凹槽;7、发热线;8、固定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和2所示的发热模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隔热板1和设置在所述隔热板1的上表面的导热层2。隔热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线槽3,所述排线槽3包括数条直线槽4及在所述直线槽4的两端交替连接相邻两条直线槽4的连接线槽5,所述连接线槽5为弧线槽。排线槽3在隔热板1的上表面呈蛇形排布。隔热板1为发泡成型的40kg级密度要求的聚苯乙烯发泡板,具有保温效果和较好的支撑强度,排线槽3与隔热板1为一体成型。导热层2在对应所述排线槽3的位置设有嵌入所述排线槽3的凹槽6,凹槽6同样包括直线槽4和连接线槽5。导热层2的形状大小与隔热板1的上表面一致,能够完全覆盖在隔热板1的上表面。所述凹槽6中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发热线7,发热线7为碳纤维发热线,碳纤维发热线通过设于所述凹槽6底部的固定胶8固定在凹槽6中。导热层2可以为铺设在隔热板1上的金属板或金属箔,金属板与金属箔可以使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隔热板1与导热层2之间通过粘胶相粘连。导热层2也可以为涂在隔热板1上表面的导热膜,导热膜为碳晶材料制成,为碳晶超导热膜。为便于机械化拼装生产,所述排线槽3的深度和宽度比所述凹槽6相应的深度和宽度多1毫米。即排线槽3内的容置空间略大于凹槽6内的容置空间,这样使得导热层2在设置到隔热板1上时,凹槽6能够顺利地镶嵌到排线槽3中,更使得导热层2与隔热板1之间的接触面牢靠密实地接触。所述固定胶8为热熔胶,具体可选用橡胶、石油树脂、松香树脂或矿物油中的任一种,并可根据热熔胶的品种及使用环境添加增粘剂、粘度调节剂和抗氧剂,以保证发热线7与凹槽6固定牢固。为节省成本,也为减少热熔胶在发热线7与导热层2之间的隔离因素,热熔胶沿所述凹槽6间隔设置,相邻两部分所述热熔胶之间的距离为100-200毫米。可采用点胶工艺进行施工,热熔胶至少设置在靠近所述直线槽4的两端处。一种发热地板,包括多个所述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模块,包括:/n隔热板(1),上表面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线槽(3);/n导热层(2),设置在所述隔热板(1)的上表面,且在对应所述排线槽(3)的位置设有嵌入所述排线槽(3)的凹槽(6);/n发热线(7),沿所述凹槽(6)容置于所述凹槽(6)中;/n其特征在于,/n所述隔热板(1)采用30-45kg级密度要求的发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模块,包括:
隔热板(1),上表面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线槽(3);
导热层(2),设置在所述隔热板(1)的上表面,且在对应所述排线槽(3)的位置设有嵌入所述排线槽(3)的凹槽(6);
发热线(7),沿所述凹槽(6)容置于所述凹槽(6)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板(1)采用30-45kg级密度要求的发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采用40kg级密度要求的发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为40kg级密度要求的聚苯乙烯发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槽(3)的深度和宽度比所述凹槽(6)相应的深度和宽度多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6)中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发热线(7)的固定胶(8)。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迎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暖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