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66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特异设计的接枝体系,包括漆酶、pH 4‑5的醋酸缓冲液、没食子酸月桂酯、乙醇、反应介质、催化介体和铜盐;将接枝体系在30‑60℃下预热10‑15min,保持温度,然后按照浴比1:50加入预处理后的真丝织物,反应2‑6h,依次经冷水、温水清洗后,烘干,萃取,即得所述强疏水真丝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反应简单、温和,催化活性强,接枝速率快,单体的接枝率高,真丝织物的疏水性能显著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强疏水真丝织物,真丝纤维表面能低,疏水性能强,疏水效果持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丝织物
,尤其涉及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蚕丝作为一种生态学非污染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吸湿透气、轻柔飘逸等诸多优点,在服饰领域经千年盛行而不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蚕丝高性能和多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急需对蚕丝纤维及其制品进行改性处理,改善其存在的天然缺陷,并赋予其新的功能特性,提高真丝品质和附加值,迎合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蚕丝疏水改性整理可降低其表面能,提高其疏水、抗污能力,减少织物洗涤次数,提高易护理性。在打破蚕丝织物四季服用的季节界限的同时可扩大其在高档家纺、医疗及室内装潢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提高蚕丝制品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竞争力。目前,蚕丝织物的疏水改性仍主要集中在后整理阶段。常用的疏水改性有浸轧/浸渍整理、涂层整理以及接枝改性整理等方式。当前,接枝疏水改性整理研究较多。作为含有多个反应性基团的蛋白质纤维,真丝可与疏水性单体反应,使其以共价键形式与真丝纤维的反应性基团结合,提高真丝的疏水性能。传统的物理/化学改性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艺要求高、纤维损伤程度大、易残留有害物质等缺陷,疏水强度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探索新型的蚕丝蛋白强疏水性改性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特异设计的接枝体系,反应简单、温和,催化活性强,接枝速率快,单体的接枝率高,真丝织物的疏水性能显著提高;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强疏水真丝织物,真丝纤维表面能低,疏水性能强,疏水效果持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接枝体系在30-60℃下预热10-15min,保持温度,然后按照浴比1:50加入预处理后的真丝织物,接枝反应2-6h,依次经冷水、温水清洗后,烘干,萃取,即得所述强疏水真丝织物;所述接枝体系包括漆酶、pH4-5的醋酸缓冲液、没食子酸月桂酯、乙醇、反应介质、催化介体和铜盐。优选地,所述催化介体为2,6-二甲氧基苯酚。进一步地,所述接枝体系中,漆酶的浓度为1.5-2.25U/ml,没食子酸月桂酯浓度为8-15mM,介体的浓度为0.13-0.2M,铜盐的浓度为10-25mM。优选地,所述接枝体系中,漆酶的浓度为2U/ml,没食子酸月桂酯浓度为12mM,催化介体的浓度为0.15M,铜盐的浓度为15mM。优选地,所述醋酸缓冲液的pH为4。进一步地,所述反应介质包括0.2MpH3.5-5.5的醋酸-醋酸钠和乙醇,所述醋酸-醋酸钠和乙醇的体积比为4:1。优选地,所述接枝体系的预热温度为50℃,预热时间为10min,接枝反应时间为5h。进一步地,所述接枝体系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1)将漆酶与醋酸缓冲液混合,制备成漆酶溶液;2)将没食子酸月桂酯溶于乙醇中,得到单体溶液;3)将漆酶溶液、单体溶液、反应介质、催化介体和铜盐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接枝体系。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浴比1:50将真丝织物加入55-65℃的皂煮液中,皂煮处理30min,晾干后备用;所述皂煮液含有2g/l的皂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由上述的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利用漆酶催化氧化蚕丝表层和次表层富含的酪氨酸酚羟基生成活性酚氧自由基,进而引发具有疏水结构的外源性单体接枝到蚕丝纤维上,在真丝纤维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聚合物层,降低蚕丝纤维表面张力,赋予蚕丝疏水性能,提高蚕丝产品附加值,扩大其使用范围的同时,降低生产企业的能耗,缓解环保压力。这一专利技术为纺织、化工、材料等领域中蚕丝蛋白纤维的其他功能改性以及其他天然纤维的功能改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路线。2、本专利技术采用没食子酸月桂酯作为接枝单体,可在真丝纤维表面产生微小的凹槽,并迅速分散到纤维上,提高纤维的可及度,形成更多的接枝位点,增大单体在纤维表面的接枝率,大大降低了纤维表面能,提高了纤维的疏水性。3、本专利技术接枝体系中还加入了催化介体2,6-二甲氧基苯酚,与漆酶构成了漆酶/介体催化体系,提高漆酶催化接枝的效率,使真丝纤维表面的凹槽加深、接枝的固体颗粒明显增多,大大降低纤维表面能。同时,由于漆酶自身结构是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本专利技术接枝体系中还加入了一定量外源性的铜盐,辅助增加真丝纤维接枝位点的数目,提高织物的接枝率,提高疏水性。4、本专利技术优化了接枝体系和反应工艺,使接枝反应速率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快速的完成真丝漆酶酶促接枝反应,没食子酸酯单体与真丝纤维的接枝反应效率高,接枝效率高,赋予真丝织物较强的疏水性能,织物的回潮率低、疏水效果优异持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测试例的SEM照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接枝体系在30-60℃下预热10-15min,保持温度,然后按照浴比1:50加入预处理后的真丝织物,接枝反应2-6h,依次经冷水、温水清洗后,烘干,萃取,即得所述强疏水真丝织物;所述接枝体系包括漆酶、pH4-5的醋酸缓冲液、没食子酸月桂酯、乙醇、反应介质、催化介体和铜盐,由以下步骤制备而得:1)将漆酶与醋酸缓冲液混合,制备成漆酶溶液;2)将没食子酸月桂酯溶于乙醇中,得到单体溶液;3)将漆酶溶液、单体溶液、反应介质、催化介体和铜盐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接枝体系。上述真丝织物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浴比1:50将真丝织物加入55-65℃的皂煮液中,皂煮处理30min,晾干后备用。其中,皂煮液含有2g/l的皂片。接枝体系中的漆酶作为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环保、作用底物广泛的氧化还原酶制剂,可使纺织材料或废料结构解体或者聚合,达到处理目的。可作为生物引发剂替代部分化学品,用于纺织材料功能改性整理。真丝富含的酪氨酸(≥11%)是漆酶合适底物,可催化酪氨酸形成活性自由基,引发一系列接枝聚合反应。上述催化介体优选为2,6-二甲氧基苯酚(DMP),与漆酶构成漆酶/介体催化体系,提高漆酶催化接枝的效率,增强对真丝纤维表层和次表层富含的酪氨酸酚羟基的活化,生成更多活性酚氧自由基。接枝体系中,漆酶的浓度为1.5-2.25U/ml,没食子酸月桂酯浓度为8-15mM,介体的浓度为0.13-0.2M,铜盐的浓度为10-25mM。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接枝体系中,漆酶的浓度为2U/ml,没食子酸月桂酯浓度为12mM,催化介体的浓度为0.15M,铜盐的浓度为15mM。醋酸缓冲液的pH为4。反应介质包括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接枝体系在30-60℃下预热10-15min,保持温度,然后按照浴比1:50加入预处理后的真丝织物,接枝反应2-6h,依次经冷水、温水清洗后,烘干,萃取,即得所述强疏水真丝织物;/n所述接枝体系包括漆酶、pH 4-5的醋酸缓冲液、没食子酸月桂酯、乙醇、反应介质、催化介体和铜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接枝体系在30-60℃下预热10-15min,保持温度,然后按照浴比1:50加入预处理后的真丝织物,接枝反应2-6h,依次经冷水、温水清洗后,烘干,萃取,即得所述强疏水真丝织物;
所述接枝体系包括漆酶、pH4-5的醋酸缓冲液、没食子酸月桂酯、乙醇、反应介质、催化介体和铜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介体为2,6-二甲氧基苯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体系中,漆酶的浓度为1.5-2.25U/ml,没食子酸月桂酯浓度为8-15mM,介体的浓度为0.13-0.2M,铜盐的浓度为1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体系中,漆酶的浓度为2U/ml,没食子酸月桂酯浓度为12mM,催化介体的浓度为0.15M,铜盐的浓度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疏水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晓王春花俞金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南通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