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88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7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及模具。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内模腔内铺设导流毡;合模后通过进料孔注入树脂材料,同时通过抽气孔抽真空,下模模具的边缘和上模模具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内膜腔的内胶条和外胶条,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之间形成有一锁模腔,抽气孔的开口设置于锁模腔上,内胶条与下模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件,内模腔内的气体通过过滤件被抽走,树脂原料被过滤件截流于内模腔内;当没有气体流出时,玻璃钢型材制备完成。采用本申请的真空截流技术进行生产,具有实用、高效的优势,并且不产生辅材垃圾、不产生进出料管的浪费和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及模具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及模具。
技术介绍
玻璃钢是综合了玻璃的硬度,又具有玻璃钢坚硬不碎的特点,综合两者的特性创造出的复合材料。玻璃钢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有手糊成型、真空导入工艺、RTM真空注射工艺、轻质RTM工艺等。手糊成型工艺又称接触成型,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中最早使用和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成型方法。手糊成型工艺是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以手工铺放结合,使二者粘接在一起,制造玻璃钢制品的一种工艺方法。基体树脂通常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增强材料通常采用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及其织物。在手糊成型工艺中,机械设备使用较少,它适于多品种、小批量制品的生产,而且不受制品种类和形状的限制。但其具有有害气体过大,加工精度低,产品变形大,产废品率高,工人劳动强度高等缺陷。真空导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指在固化后的胶衣层上铺放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织物、各种嵌件、脱模布、导流网、树脂渗透层、铺放树脂管路和覆盖尼龙(或橡胶、硅酮)挠性薄(即真空袋),薄膜与型腔四周边缘密封严实。型腔内抽真空,往型腔里注入树脂。在真空状态下树脂沿树脂管路、纤维外表面流动而浸渍纤维束,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制品固化的成型工艺。真空导入中的树脂以阶梯形式由内置螺旋管内向外均匀扩散,树脂完全浸润纤维铺层制作完成。真空导入工艺具有重复性好、机械性能高的技术优势,但辅助材料(脱模布、导流层、真空膜)造成二次污染巨大,另外制备过中需要铺放多层材料,人工浪费严重,效率低下。RTM和轻质RTM工艺是先将增强织物置于模具中形成一定的形状,再将树脂注射进入模具,浸渍纤维并固化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主要特点是污染小,为闭模操作系统。具体利用产品模腔和内胶条为真空室,利用内外胶条为锁模腔真空锁模,树脂通过内密封条内侧的导流槽,利用真空负压,把树脂由外向内导入,当出料管树脂没有气泡流出时,制作完成。但具有设备费用高,生产辅助材料和树脂浪费严重的缺陷。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即真空截流技术,采用真空截流技术能够不产生辅助材料垃圾且不造成树脂的浪费。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玻璃钢加工工艺所使用的模具,该模具能够不产生辅助材料垃圾且不造成树脂的浪费。为了实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涉及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在由下模模具和上模模具构成的内模腔内铺设导流毡;S2、将所述下模模具和所述上模模具连接,S3、通过进料孔向所述内模腔注入树脂材料,同时通过抽气孔进行抽真空,所述下模模具的边缘和所述上模模具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内膜腔的内胶条和外胶条,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之间形成有一锁模腔,所述抽气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锁模腔上,所述内胶条与所述下模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件,所述内模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件被抽走,所述树脂原料被所述过滤件截流于所述内模腔内;S4、当没有气体流出时,玻璃钢型材制备完成。可选的,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导流毡相搭接。本申请还涉及该玻璃钢加工工艺使用的玻璃钢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模具、上模模具、抽气孔和进料孔,所述下模模具和所述上模模具之间形成有内模腔,所述抽气孔和所述进料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模具上;所述下模模具的边缘和所述上模模具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内膜腔的内胶条和外胶条,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间隔设置,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之间形成有一锁模腔,所述抽气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锁模腔上,所述内胶条与所述下模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件。可选的,所述上模模具包括上密封圈和上模体,所述上模体的外沿位于所述内胶条与所述过滤件之间,优选的,所述上模体的材质为硅胶。可选的,所述过滤件沿所述内胶条均匀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进料孔为一个或多个,设置于所述上模模具的中部。可选的,所述过滤件的宽度为20mm~60mm,压缩厚度为1mm~3mm。可选的,所述过滤件为弹性过滤件,所述弹性过滤件安装前的厚度为10~30mm;优选的,所述弹性过滤件的材料为蓬松棉。可选的,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为设置有折边的密封条。可选的,所述密封条包括折边和密封条本体,所述折边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条本体连接,另一端为游离端,并向所述密封条本体的方向弯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优势:采用本申请的玻璃钢加工工艺,即真空截流技术进行玻璃钢型材的生产,具有实用、高效的优势,并且不产生辅材垃圾、不产生进出料管的浪费和废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玻璃钢成型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玻璃钢成型模具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胶条或外胶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胶条或外胶条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1-玻璃钢成型模具;10-下膜模具;20-上模模具;21-上模体;22-上密封圈;30-内模腔;41-内胶条;401-折边;402-密封条本体;42-外胶条;43-锁模腔;44-过滤件;50-抽气孔;60-进料孔。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在由下模模具和上模模具构成的内模腔内铺设导流毡;S2、将下模模具和上模模具连接,具体,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连接;S3、通过进料孔向内模腔注入树脂材料,同时通过抽气孔进行抽真空,下模模具的边缘和上模模具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内膜腔的内胶条和外胶条,内胶条和外胶条之间形成有一锁模腔,抽气孔的开口设置于锁模腔上,内胶条与下模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件,内模腔内的气体通过过滤件被抽走,树脂原料被过滤件截流于内模腔内;S4、当没有气体流出时,玻璃钢型材制备完成。可选的,过滤件与导流毡相搭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nS1、在由下模模具和上模模具构成的内模腔内铺设导流毡;/nS2、将所述下模模具和所述上模模具连接,/nS3、通过进料孔向所述内模腔注入树脂材料,同时通过抽气孔进行抽真空,所述下模模具的边缘和所述上模模具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内膜腔的内胶条和外胶条,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之间形成有一锁模腔,所述抽气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锁模腔上,所述内胶条与所述下模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件,所述内模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件被抽走,所述树脂原料被所述过滤件截流于所述内模腔内;/nS4、当没有气体流出时,玻璃钢型材制备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由下模模具和上模模具构成的内模腔内铺设导流毡;
S2、将所述下模模具和所述上模模具连接,
S3、通过进料孔向所述内模腔注入树脂材料,同时通过抽气孔进行抽真空,所述下模模具的边缘和所述上模模具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内膜腔的内胶条和外胶条,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之间形成有一锁模腔,所述抽气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锁模腔上,所述内胶条与所述下模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件,所述内模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件被抽走,所述树脂原料被所述过滤件截流于所述内模腔内;
S4、当没有气体流出时,玻璃钢型材制备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导流毡相搭接。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玻璃钢加工工艺使用的玻璃钢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模具、上模模具、抽气孔和进料孔,所述下模模具和所述上模模具之间形成有内模腔,所述抽气孔和所述进料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模具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模具的边缘和所述上模模具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内膜腔的内胶条和外胶条,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间隔设置,所述内胶条和所述外胶条之间形成有一锁模腔,所述抽气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锁模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华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达利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