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86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包括内料筒、外料筒、单片机以及加热圈,内料筒与外料筒同轴设置且之间形成空腔,加热圈包裹内料筒的外侧壁设置在空腔内,外料筒的内壁与外壁分别设置有耐高温层,内料筒上连接有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连接有中频发射控制箱,单片机与中频发射控制箱控制连接。在外料筒的内外侧壁上增加了耐高温层,耐高温层能够高效率的阻止内料筒的热能散失,从而降低料筒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减少热损失和降低环境温度,提高电能利用率,改善了车间工作环境。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达能够促使内料筒分子产生细小涡流,从而产生大量的自身热,促进料筒和加热圈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的料筒一般采用电热圈作为加热装置,安装在料筒的外部,电热圈工作时发热,热量通过筒壁导热为物料塑化提供热源。发热圈在给料筒加热时,大部分热量直接散发到外界的空气中,一方面使得注塑车间的温度升高,车间内通常安装大量的降温设备来改善工作环境,这就无可避免的导致用电量升高,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只有少部分热量作用于料筒,热能利用率低使得塑料融化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具有改善车间工作环境、减少料筒的热能损失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包括内料筒、外料筒、单片机以及加热圈,所述内料筒与所述外料筒同轴设置且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加热圈包裹所述内料筒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外料筒的内壁与外壁分别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内料筒上连接有超音频磁场发生器;所述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连接有中频发射控制箱,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中频发射控制箱控制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机在工作时,加热圈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导在内料筒上使得内料筒内的塑料融化,由于在外料筒的内外侧壁上增加了耐高温层,耐高温层能够高效率的阻止内料筒的热能散失,从而降低料筒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减少热损失和降低环境温度,提高电能利用率,改善了车间工作环境。并且通过控制单片机使得中频发射控制箱对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进行调节,当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达到40KHZ时,能够促使内料筒分子产生细小涡流,从而产生大量的自身热,促进料筒和加热圈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热量回收系统,所述热量回收系统与所述单片机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注塑机不工作时,内料筒中仍存在大量的余热,通过热量回收系统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省了能源。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量回收系统包括螺旋盘绕在所述加热圈外侧的换热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管上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单片机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当电磁阀打开时,将冷水通入换热水管,加热圈以及内料筒上的热量传导在换热水管上,热量被回收利用。同时在加热圈温度过高时,打开电磁阀使的热量回收系统工作,便于调节加热圈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料筒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设置在所述内料筒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的监测内料筒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反馈至单片机中,由单片机通过调节超音频磁场发生器与电磁阀,从而实现对料筒内温度的调节。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水管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不与所述耐高温层接触,所述内料筒的内部设置有送料螺杆,所述送料螺杆位于所述内料筒的中心轴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热量难以传导在耐高温层上,不仅提高了耐高温层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热量的损失。送料螺杆在内料筒中转动时,能够将物料均匀输出,从而保证内料筒出料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圈的输入端连接有加热电源控制电路,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连接有主电源与太阳能光伏系统,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电源与太阳能光伏系统能够为加热电源控制电路以及单片机供电,通过调节单片机与加热电源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对加热圈功率的调节,便于调控料筒的温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板以及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厂房的顶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主电源发生断路时,由所述单片机自动控制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板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中,节能环保,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发生停电现象时,主电源断路,由蓄电池为整个系统进行供电,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给出了备用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热能转换系统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注塑机在工作时,加热圈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导在内料筒上使得内料筒内的塑料融化,由于在外料筒的内外侧壁上增加了耐高温层,耐高温层能够高效率的阻止内料筒的热能散失,从而降低料筒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减少热损失和降低环境温度,提高电能利用率,改善了车间工作环境。并且通过控制单片机使得中频发射控制箱对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进行调节,当超音频磁场发生器达到40KHZ时,能够促使内料筒分子产生细小涡流,从而产生大量的自身热,促进料筒和加热圈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2.由单片机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当电磁阀打开时,将冷水通入换热水管,加热圈以及内料筒上的热量传导在换热水管上,热量被回收利用。同时在加热圈温度过高时,打开电磁阀使的热量回收系统工作,便于调节加热圈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3.主电源与太阳能光伏系统能够为加热电源控制电路以及单片机供电,通过调节单片机与加热电源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对加热圈功率的调节,便于调控料筒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图。附图标记:1、内料筒;11、超音频磁场发生器;12、中频发射控制箱;13、送料螺杆;2、外料筒;21、耐高温层;22、温度传感器;3、单片机;4、加热圈;41、加热电源控制电路;42、主电源;43、太阳能光伏系统;431、太阳能板;432、蓄电池;5、热量回收系统;51、换热水管;52、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包括内料筒1、外料筒2、单片机3以及加热圈4,内料筒1与外料筒2同轴设置且之间形成空腔,加热圈4包裹内料筒1的外侧壁设置在空腔内,外料筒2的内壁与外壁分别设置有耐高温层21,内料筒1上连接有超音频磁场发生器11。超音频磁场发生器11连接有中频发射控制箱12,单片机3与中频发射控制箱12控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耐高温层21优选采用高分子纳米复合涂层,将其均匀的涂抹在外料筒2的内外侧壁上,减少内料筒1的热能散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其中,参照图1,还包括热量回收系统5,热量回收系统5与单片机3连接。当注塑机不工作时,内料筒1中仍存在大量的余热,通过热量回收系统5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省了能源。进一步的,热量回收系统5包括螺旋盘绕在加热圈4外侧的换热水管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包括内料筒(1)、外料筒(2)、单片机(3)以及加热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料筒(1)与所述外料筒(2)同轴设置且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加热圈(4)包裹所述内料筒(1)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外料筒(2)的内壁与外壁分别设置有耐高温层(21),所述内料筒(1)上连接有超音频磁场发生器(11);/n所述超音频磁场发生器(11)连接有中频发射控制箱(12),所述单片机(3)与所述中频发射控制箱(12)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包括内料筒(1)、外料筒(2)、单片机(3)以及加热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料筒(1)与所述外料筒(2)同轴设置且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加热圈(4)包裹所述内料筒(1)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外料筒(2)的内壁与外壁分别设置有耐高温层(21),所述内料筒(1)上连接有超音频磁场发生器(11);
所述超音频磁场发生器(11)连接有中频发射控制箱(12),所述单片机(3)与所述中频发射控制箱(12)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回收系统(5),所述热量回收系统(5)与所述单片机(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系统(5)包括螺旋盘绕在所述加热圈(4)外侧的换热水管(51)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管(51)上的电磁阀(52),所述电磁阀(52)与所述单片机(3)控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料筒(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2),所述温度传感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惠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兹马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