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轴承用于设备转动时降低摩擦系数,并且保证设备的回转精度;轴承的内外圈在加工时,内外圈的中心孔一般通过砂轮磨削进行加工,目前在内外圈加工完成后,还需要通过人工对加工的中心孔进行检测,导致整个加工周期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及其加工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包括下安装座一、上安装座一和伺服电机一,所述下安装座一横向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伺服电机一安装于下安装座一尾部,伺服电机一通过丝杆机构一驱动上安装座一在下安装座一上滑动;所述上安装座一上方前端连接有支架座,支架座上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的端部设置有研磨砂轮;所述第二工作部包括下安装座二、上安装座二和伺服电机二,所述下安装座二纵向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伺服电机二通过电机支架二安装于下安装座二一侧,伺服电机二通过丝杆机构二驱动上安装座二在下安装座二上滑动;所述上安装座二上连接有供料加工装置、轴承测量装置和砂轮修整装置;所述供料加工装置上安装有上压轮和下压轮,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形成工件固定区域;所述轴承测量装置位于供料加工装置一侧,轴承测量装置上设置有测笔,测笔朝向工件固定区域;所述驱动器上的研磨砂轮工作 ...
【技术保护点】
1.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包括下安装座一、上安装座一和伺服电机一,所述下安装座一横向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伺服电机一安装于下安装座一尾部,伺服电机一通过丝杆机构一驱动上安装座一在下安装座一上滑动;所述上安装座一上方前端连接有支架座,支架座上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的端部设置有研磨砂轮;所述第二工作部包括下安装座二、上安装座二和伺服电机二,所述下安装座二纵向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伺服电机二通过电机支架二安装于下安装座二一侧,伺服电机二通过丝杆机构二驱动上安装座二在下安装座二上滑动;所述上安装座二上连接有供料加工装置、轴承测量装置和砂轮修整装置;所述供料加工装置上安装有上压轮和下压轮,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形成工件固定区域;所述轴承测量装置位于供料加工装置一侧,轴承测量装置上设置有测笔,测笔朝向工件固定区域;所述驱动器上的研磨砂轮工作方向工件固定区域;所述砂轮修整装置设置于工件固定区域与研磨砂轮之间,砂轮修整装置上安装有金刚笔,金刚笔朝向研磨砂轮的外圆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包括下安装座一、上安装座一和伺服电机一,所述下安装座一横向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伺服电机一安装于下安装座一尾部,伺服电机一通过丝杆机构一驱动上安装座一在下安装座一上滑动;所述上安装座一上方前端连接有支架座,支架座上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的端部设置有研磨砂轮;所述第二工作部包括下安装座二、上安装座二和伺服电机二,所述下安装座二纵向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伺服电机二通过电机支架二安装于下安装座二一侧,伺服电机二通过丝杆机构二驱动上安装座二在下安装座二上滑动;所述上安装座二上连接有供料加工装置、轴承测量装置和砂轮修整装置;所述供料加工装置上安装有上压轮和下压轮,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形成工件固定区域;所述轴承测量装置位于供料加工装置一侧,轴承测量装置上设置有测笔,测笔朝向工件固定区域;所述驱动器上的研磨砂轮工作方向工件固定区域;所述砂轮修整装置设置于工件固定区域与研磨砂轮之间,砂轮修整装置上安装有金刚笔,金刚笔朝向研磨砂轮的外圆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机构一包括导轨一和丝杠一,所述导轨一安装于下安装座一上方两侧,导轨一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一,滑块一上端与上安装座一底部连接;所述导轨一之间设置有丝杆一,上安装座一底部套设在丝杠一上;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与丝杠一一端连接,伺服电机一通过丝杠一驱动上安装座一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二包括导轨二和丝杠二,所述导轨二安装于下安装座二上方两侧,导轨二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二,滑块二上端与上安装座二底部连接;所述导轨二之间设置有丝杆二,上安装座二底部套设在丝杠二上;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与丝杠二一端连接,伺服电机二通过丝杠二驱动上安装座二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伺服轴承内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板一、基座一、基座二、导料板一、导料板二和挡板,所述基座板一设置于上安装座二上方,基座一安装于基座板一上,挡板和基座二上下连接于基座一右侧;所述导料板一下端安装于基座一正面,导料板一与导料板二之间叠加安装,导料板一与导料板二之间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基座一上加工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上方依次设置有托底座和连接板,支撑凸起左侧设置有上活动座和下固定座,上活动座连接于连接板右侧下方;所述上活动座内转动设置有轴一,轴一一端穿过上活动座与上压轮连接,轴一另一端穿过上活动座连接有同步轮一;所述下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轴二,轴二一端穿过下固定座与下压轮连接,轴二另一端穿过下固定座连接有同步轮二;所述支撑凸起右侧的基座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托底座的托底部位于连接板下方,托底座一侧将轴承封装;所述托底座上方连接有加长连杆,加长连杆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一;所述挡板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二;所述基座二上方连接有支架座,支架座上安装有气缸支架一和气缸支架二;所述气缸支架一上安装有气缸一,气缸支架二上安装有气缸二,气缸一的活塞端朝向定位螺栓一,气缸二的活塞端朝向定位螺栓二;所述基座二正面安装有气缸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境福,熊信东,季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山口精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