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美专利>正文

调节式焊接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66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调节式焊接装置,包括焊枪和焊接移动机构,所述焊枪与焊接移动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焊接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气缸、支架板和机构底座,所述移动气缸的尾部与支架板右侧连接,所述移动气缸的前端通过气缸连接杆与机构底座连接,所述机构底座与设置在支架板左侧的滑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调节式焊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可以解决焊药经过弧形的焊枪中段后会成形弯折,避免了焊药出现焊药卡塞、不移动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焊接装置加入了焊接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气缸、支架板、机构底座、导轨的加入,使得焊接移动机构实现对焊枪的上、下位置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式焊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具体涉及调节式焊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生产中,降低劳动力,解决劳动力稀缺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燃眉之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已经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要求,急需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在自动点焊组装行业,在前期的对产品进行分部组装,主要是依赖人工进行手动作业,点焊组装的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力强度大且生产率不高。申请号为CN20142040118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点焊机,其包括机台座、支撑架、加热器、水平滑动机构、直立滑动机构、焊接机构、锡丝管及气压管,所述机台座机台座设置有控制点焊机运行的若干开关按钮,所述水平滑动机构固定于支撑架上并能够沿支撑架左右移动,缠绕有锡丝的卷筒枢接于水平滑动机构上,锡丝经由锡丝管与焊接机构连接以提供焊料,所述水平滑动机构上还固定有气压装置,所述气压管连接在气压装置与焊接机构之间,所述焊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直立滑动机构上的架体、固定于架体上的定位杆及向下凸出于定位杆的焊头,所述锡丝管与气压管的末端靠近于焊头,气压管的开口与焊头对准。申请号为CN20152042318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头刀自动焊机,包括机台,及设置在机台上面的焊接转盘,及设置在焊接转盘中心处的第一刀具压紧机构,及设置在焊接转盘圆周边缘上的刀模治具,及设置在焊接转盘左侧的成品回收槽,及设置在焊接转盘右侧的第一刀具焊接机构,及设置在焊接转盘后侧的第二刀具压紧机构和第二刀具焊接机构。该技术可以同时放置两个刀具进行焊接加工,当刀具的其中一个面焊接加工完毕后能自动翻转另一面并移置第二刀具模组上进行焊接加工,使其可交替完成对刀具不同面的焊接加工,其还可对焊枪进行前后、左右、高低调节及角度调节,使焊接操作灵活方便,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解决了传统人工参与刀片、刀柄拼合导致效率低、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32015737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点焊机,包括机台,机台上竖直设有一板块,板块上设有料槽、点焊机构和切脚机构。所述点焊机构包括上焊头和下焊头,分别设于料槽上方及下方;点焊机构与切脚机构之间设有拉料装置;所述拉料装置设于料槽下方,拉料装置设有与料片孔口形状吻合的突起。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点焊机取代了传统点焊作业方法,实现了实现连续式自动点焊,点焊品质稳定且效率高。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机不能对焊枪进行上下调节,对焊接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调节式焊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焊接机不能对焊枪进行上下调节,对焊接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调节式焊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可以解决焊药经过弧形的焊枪中段后会成形弯折,避免了焊药出现焊药卡塞、不移动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调节式焊接装置,包括焊枪和焊接移动机构,所述焊枪与焊接移动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焊接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气缸、支架板和机构底座,所述移动气缸的尾部与支架板右侧连接,所述移动气缸的前端通过气缸连接杆与机构底座连接,所述机构底座与设置在支架板左侧的滑轨连接。进一步,所述焊接移动机构还设有焊接臂,所述焊接臂的前端连接焊枪,所述焊接臂后端连接支架板。进一步,所述支架板包括支架上板与支架下板,所述支架上板与支架下板通过支架连接轴连接,所述支架连接轴外侧设有滑动调节旋钮。进一步,所述支架上板上端还连接有微调支架,所述微调支架通过微调连接轴与支架上板连接,所述微调连接轴外侧设有微调调节旋钮。进一步,所述移动气缸前端还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气缸连接杆外周。进一步,所述垫圈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气缸连接杆外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气缸连接杆收缩时,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平齐。进一步,所述焊枪包括焊枪前段、焊枪中段和焊枪后段,所述焊枪中段的前端连接于焊枪前段,所述焊枪中段的后端连接于焊枪后段,所述焊枪中段呈弧形。进一步,所述焊枪后段设有焊药加注部,所述焊药加注部与焊接臂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机架、工件托架和夹焊枪立柱,所述工件托架和夹焊枪立柱均设于机架上部,所述焊接移动机与夹焊枪立柱连接,所述工件托架位于焊枪的外侧。上述调节式焊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焊枪位置向下调节:移动气缸释放,气缸连接杆伸长,所述机构底座与支架板左侧的滑轨相对向下运动,机构底座上的焊接臂带动焊枪向下移动;S2,焊枪位置向上调节:移动气缸收缩,气缸连接杆缩短,所述机构底座与支架板左侧的滑轨相对向上运动,机构底座上的焊接臂带动焊枪向上移动;S3,焊枪位置微调:所述支架板包括支架上板与支架下板,所述支架上板与支架下板通过支架连接轴连接,微调支架通过微调连接轴与支架上板连接,通过滑动调节旋钮和微调旋钮,支架上板相对支架下板移动,支架上板连接的焊接臂带动焊枪移动;S4,焊药的加注:将焊药从焊药加注部推入,经过焊枪后段,进入焊枪中段后,焊药形成弧形,再次进入焊枪前段。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焊接装置加入了焊接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气缸、支架板、机构底座、导轨的加入,使得焊接移动机构实现对焊枪的上、下位置的调整;2.具有设计合理,可控性强,易操作的优点;3.移动气缸前端设有的垫圈,延长了气缸连接杆的使用寿命;4.焊枪设计成焊枪前段、呈弧形焊枪中段、焊枪后段,焊药经过弧形的焊枪中段后会成形弯折,避免了焊药出现焊药卡塞、不移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式焊接装置实施例中焊接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式焊接装置实施例中焊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式焊接装置实施例中焊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式焊接装置实施例中焊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三);图5为图4中F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式焊接装置实施例中焊接装置与机架、工件托架、夹焊枪立柱的组合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焊枪C12,焊枪前段C12a、焊枪中段C12b,焊枪后段C12c,焊药加注部C12d;焊接移动机构C14,移动气缸C140,气缸连接杆C140a,第二凹槽C140aa,垫圈C140b,第一凹槽C140bb,支架板C141,支架上板C141a,支架下板C141b,支架连接轴C141c,机构底座C142,焊接臂C143,滑动调节旋钮C144,微调支架C145,微调连接轴C145a,微调调节旋钮C146,滑轨C15;机架D,工件托架E,夹焊枪立柱F。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6所示,调节式焊接装置,包括焊枪C12和焊接移动机构C14,焊枪C12与焊接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枪和焊接移动机构,所述焊枪与焊接移动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焊接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气缸、支架板和机构底座,所述移动气缸的尾部与支架板右侧连接,所述移动气缸的前端通过气缸连接杆与机构底座连接,所述机构底座与设置在支架板左侧的滑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枪和焊接移动机构,所述焊枪与焊接移动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焊接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气缸、支架板和机构底座,所述移动气缸的尾部与支架板右侧连接,所述移动气缸的前端通过气缸连接杆与机构底座连接,所述机构底座与设置在支架板左侧的滑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移动机构还设有焊接臂,所述焊接臂的前端连接焊枪,所述焊接臂后端连接支架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包括支架上板与支架下板,所述支架上板与支架下板通过支架连接轴连接,所述支架连接轴外侧设有滑动调节旋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板上端还连接有微调支架,所述微调支架通过微调连接轴与支架上板连接,所述微调连接轴外侧设有微调调节旋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气缸前端还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气缸连接杆外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气缸连接杆外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气缸连接杆收缩时,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平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式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