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58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污染土壤中加入石灰石粉,拌匀待用;S2.将导热油注入所述导热油锅炉内,进行加热;S3.将S1中待用的土壤加入到所述立柱内,所述导热油锅炉与所述热转换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立柱接收热能,对土壤进行修复;S4.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导热油与热转换器进行热交换处理,使得设置于热转换器内部的立柱接收热能,然后将土壤注入到立柱内进行修复,既保证了污染土壤顺利达到修复目标值,也促进了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了修复成本,同时也能有效的将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挥发分离,达到修复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特别是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热脱附是目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主流技术,其通过对土壤直接或间接加热,将土壤及其中的有机物温度升高,使有机物在沸点附近即开始从土壤中挥发,并对挥发出的有机气体进行收集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建设用地有机物污染土壤中所关注的有机污染物有一半以上的沸点的温度低于300℃,针对此类物质,将其从土壤中热脱附的温度一般达到320℃即可;目前异位热脱附过程中用得较为成熟的为“回转窑”技术,供应能量为天然气燃烧直接加热。由于天然气直接燃烧产生的温度较高,可以达到600-1000℃,对于低沸点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来说,将造成一部分能源的浪费,因此需要一种相应的处理方法去进行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装置及方法。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方法,该热脱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污染土壤中加入石灰石粉,拌匀待用;S2.将导热油注入导热油锅炉内,进行加热;S3.将S1中待用的土壤加入到立柱内,导热油锅炉与热转换器进行热交换,立柱接收热能,对土壤进行修复;S4.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S1中所述石灰石粉加入的量为污染土壤重量的1%-3%,S2中对导热油锅炉采用天然气进行加热,S3中土壤进行修复时温度为280-3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S3中修复后的土壤落入至罐体的底部,经流通槽落入到排料室,再从排料口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S4中由吸收罩通过抽风机将产生的废气吸收到净化室的内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再经排气口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装置,包括底板、控制面板、罐体、流通槽和排料室,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排料室,且排料室的上方设有罐体,并且罐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支腿,支腿的底端与排料室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罐体内部的顶端设有导热油锅炉,且导热油锅炉下方的罐体内壁上设有热转换器,热转换器的顶部通过导管与导热油锅炉的底端相连通,热转换器的内部安装有等间距的立柱,立柱的两端皆延伸至热转换器的外部,并且相邻立柱之间的外壁上皆安装有连通管,所述立柱表面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且立柱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注料口远离立柱的一端延伸至罐体的外部,所述罐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流通槽,流通槽的底端延伸至排料室的内部,所述罐体顶端的一侧设有净化箱,且净化箱内部的一侧设有净化室,并且净化室一侧的净化箱内部设有抽吸室,所述净化箱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一端延伸至净化室的内部,且净化箱远离净化室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吸收罩,抽吸室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的一端通过导管与吸收罩的外壁相连通,抽风机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净化室的内部,所述净化箱一侧的罐体顶端设有注油口,注油口的底端与导热油锅炉的顶端相连通,且罐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以及抽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排料室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排料室的两内侧壁上皆铰接有转辊,转辊靠近电机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接,且转辊的表面缠绕有输送带,并且输送带一侧的排料室内壁上通过导料板安装有排料口,排料口的一端延伸至排料室的外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净化室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框,且定位框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延伸至定位框的外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定位框一侧的净化室内壁上安装有震动器,震动器的一端与连接块的外壁相连接,且连接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滤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块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定位框的内壁相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导热油与热转换器进行热交换处理,使得设置于热转换器内部的立柱接收热能,然后将土壤注入到立柱内进行修复,将土壤加热温度控制在280-320℃以内,既保证了污染土壤顺利达到修复目标值,也促进了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了修复成本,同时也能有效的将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挥发分离,达到修复目的;当土壤修复完后,因重力因素,罐体底部的土壤则会由流通槽落入至输送带的顶部,操作控制面板控制电机,使其由转轴带动转辊旋转,并由转辊带动输送带运转,进而由输送带将已修复土壤经导料板并由排料口排出,以便及时对已修复土壤进行输出处理,从而提高了热脱附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本专利技术的热脱附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同时可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抽风机,使其由吸收罩将有机尾气吸收至净化室的内部,经滤网对废气进行过滤后并由排气口排出,同时操作控制面板控制震动器,因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使得震动器带动连接块位于定位框的内部进行震动,并由连接块带动滤网同步震动,以避免有机尾气颗粒附着于滤网的外壁对其造成堵塞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热脱附装置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净化箱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电机;3、电磁阀;4、热转换器;5、立柱;6、吸收罩;7、净化箱;8、导热油锅炉;9、排气口;10、注油口;11、注料口;12、控制面板;13、罐体;14、支腿;15、排料口;16、转辊;17、输送带;18、流通槽;19、排料室;20、转轴;21、连通管;22、抽风机;23、净化室;24、抽吸室;25、复位弹簧;26、定位框;27、震动器;28、滤网;29、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热脱附装置通过底板1置于地面上,该装置从图中从下往上看底板1上面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进行输送工作的相关结构,另一部分则是进行土壤修复的相关结构,它们之间通过支腿14和流通槽18连接。先对土壤修复部分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支腿14起到了将罐体13支撑起来的作用,并位于罐体13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罐体13内部的顶端设有导热油锅炉8,且导热油锅炉8下方的罐体13内壁上设有热转换器4,热转换器4的顶部通过导管与导热油锅炉8的底端相连通,同时在罐体13顶端设有注油口10,这样就可以通过注油口10往导热油锅炉8内注入导热油,然后采用天然气对导热油锅炉8加热,导热油就会和热转化器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得热转换器4内部安装的呈等间距分布的立柱5接收到热能,这里说的立柱5就是本专利技术中土壤进行修复的位置,它的两端皆延伸至热转换器4的外部,并在相邻立柱5之间的外壁上皆安装有连通管21,在它的顶端中心位置开设了注料口11,这样就可以通过注料口11将土壤注入到其中,然后进行修复,不同类型的污染土壤停留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脱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向污染土壤中加入石灰石粉,拌匀待用;/nS2.将导热油注入导热油锅炉(8)内,进行加热;/nS3.将S1中待用的土壤加入到立柱(5)内,导热油锅炉(8)与热转换器(4)进行热交换,立柱(5)接收热能,对土壤进行修复;/nS4.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脱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污染土壤中加入石灰石粉,拌匀待用;
S2.将导热油注入导热油锅炉(8)内,进行加热;
S3.将S1中待用的土壤加入到立柱(5)内,导热油锅炉(8)与热转换器(4)进行热交换,立柱(5)接收热能,对土壤进行修复;
S4.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石灰石粉加入的量为污染土壤重量的1%-3%,S2中对导热油锅炉(8)采用天然气进行加热,S3中土壤进行修复时温度为280-3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修复后的土壤落入至罐体(13)的底部,经流通槽(18)落入到排料室(19),再从排料口(15)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由吸收罩(6)通过抽风机(22)将产生的废气吸收到净化室(23)的内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再经排气口(9)排出。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方法的装置,包括底板(1)、控制面板(12)、罐体(13)、流通槽(18)和排料室(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排料室(19),且排料室(19)的上方设有罐体(13),并且罐体(13)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支腿(14),支腿(14)的底端与排料室(19)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罐体(13)内部的顶端设有导热油锅炉(8),且导热油锅炉(8)下方的罐体(13)内壁上设有热转换器(4),热转换器(4)的顶部通过导管与导热油锅炉(8)的底端相连通,热转换器(4)的内部安装有等间距的立柱(5),立柱(5)的两端皆延伸至热转换器(4)的外部,并且相邻立柱(5)之间的外壁上皆安装有连通管(21),所述立柱(5)表面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3),且立柱(5)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11),注料口(11)远离立柱(5)的一端延伸至罐体(13)的外部,所述罐体(13)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流通槽(18),流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开贞孙加山吴丛杨慧刘仁华方成何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