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57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包括床体、背部按摩层、揉捏滚轮、驱动链、驱动马达、神经按摩组件、点滴支架、消毒灯、挂钩、角度调节旋钮、升降杆、液压套筒、压力泵、导气管、底座和万向轮,所述床体的上部设置有背部按摩层,所述背部按摩层的内部设置有揉捏滚轮,所述揉捏滚轮通过驱动链连接驱动马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按摩气囊、蒸药层、振动器、红外发生器、揉捏滚轮、太阳穴按摩球和头顶按摩刺针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按摩位置全面,提高按摩种类,利用设置的消毒灯、压力泵与角度调节旋钮,使得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提高消毒效果,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若干条神经纤维构成一神经纤维束,外包数层扁平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神经束膜(即神经外膜)。数个神经纤维束集中形成神经。每条神经纤维外包以网状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神经内膜。神经将神经中枢、感觉器官和效应器连结在一起。由感觉传入纤维组成的神经称感觉神经;由传送冲动至效应器的传出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称为运动神经。大多数神经由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组成,而称为混合神经;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但是,现有的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存在的功能不够完善,按摩位置不全面,按摩种类少,且结构复杂,卫生性差,调节不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存在的功能不够完善,按摩位置不全面,按摩种类少,且结构复杂,卫生性差,调节不灵活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包括床体、背部按摩层、揉捏滚轮、驱动链、驱动马达、神经按摩组件、点滴支架、消毒灯、挂钩、角度调节旋钮、升降杆、液压套筒、压力泵、导气管、底座和万向轮,所述床体的上部设置有背部按摩层,所述背部按摩层的内部设置有揉捏滚轮,所述揉捏滚轮通过驱动链连接驱动马达,所述背部按摩层的左端通过床体连接设置有神经按摩组件,所述神经按摩组件的一侧通过床体连接有点滴支架,所述点滴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消毒灯,所述消毒灯的两侧设置有挂钩,所述床体的外侧连接设置有角度调节旋钮,所述床体的底部通过升降杆连接液压套筒,所述液压套筒的下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液压套筒的左侧设置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左侧通过导气管连接神经按摩组件,所述神经按摩组件包括按摩气囊、蒸药层、振动器、红外发生器、磁疗片、太阳穴按摩球和头顶按摩刺针,所述按摩气囊的内侧设置有蒸药层,所述按摩气囊外侧均设置有振动器,所述蒸药层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头顶按摩刺针,所述蒸药层的内侧设置有红外发生器,所述红外发生器的内侧设置有磁疗片,所述磁疗片上设置有太阳穴按摩球。优选的,所述头顶按摩刺针顶端设置有弹力垫片。优选的,所述按摩气囊的左侧设置有导气口,且导气口通过导气管连接压力泵。优选的,所述液压套筒上设置有升降踏板。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旋钮内部连接驱动折叠轴。优选的,所述消毒灯具体为紫外线消毒灯。优选的,所述揉捏滚轮具体为圆柱状磁石轮。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型号为JRS-360/36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按摩气囊、蒸药层、振动器、红外发生器、揉捏滚轮、太阳穴按摩球和头顶按摩刺针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按摩位置全面,提高按摩种类,利用设置的消毒灯、压力泵与角度调节旋钮,使得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提高消毒效果,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神经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床体1、背部按摩层2、揉捏滚轮3、驱动链4、驱动马达5、神经按摩组件6、按摩气囊61、导气口611、蒸药层62、振动器63、红外发生器64、磁疗片65、太阳穴按摩球66、头顶按摩刺针67、弹力垫片671、点滴支架7、消毒灯8、挂钩9、角度调节旋钮10、升降杆11、液压套筒12、升降踏板121、压力泵13、导气管14、底座15、万向轮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包括床体1、背部按摩层2、揉捏滚轮3、驱动链4、驱动马达5、神经按摩组件6、点滴支架7、消毒灯8、挂钩9、角度调节旋钮10、升降杆11、液压套筒12、压力泵13、导气管14、底座15和万向轮16,所述床体1的上部设置有背部按摩层2,所述背部按摩层2的内部设置有揉捏滚轮3,所述揉捏滚轮3通过驱动链4连接驱动马达5,所述背部按摩层2的左端通过床体1连接设置有神经按摩组件6,所述神经按摩组件6的一侧通过床体1连接有点滴支架7,所述点滴支架7的顶端设置有消毒灯8,所述消毒灯8的两侧设置有挂钩9,所述床体1的外侧连接设置有角度调节旋钮10,所述床体1的底部通过升降杆11连接液压套筒12,所述液压套筒12的下部设置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16,所述液压套筒12的左侧设置有压力泵13,所述压力泵13的左侧通过导气管14连接神经按摩组件6,所述神经按摩组件6包括按摩气囊61、蒸药层62、振动器63、红外发生器64、磁疗片65、太阳穴按摩球66和头顶按摩刺针67,所述按摩气囊61的内侧设置有蒸药层62,所述按摩气囊61外侧均设置有振动器63,所述蒸药层62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头顶按摩刺针67,所述蒸药层62的内侧设置有红外发生器64,所述红外发生器64的内侧设置有磁疗片65,所述磁疗片65上设置有太阳穴按摩球66,所述头顶按摩刺针67顶端设置有弹力垫片671,所述按摩气囊61的左侧设置有导气口611,且导气口611通过导气管14连接压力泵13,所述液压套筒12上设置有升降踏板121,所述角度调节旋钮10内部连接驱动折叠轴,所述消毒灯8具体为紫外线消毒灯,所述揉捏滚轮3具体为圆柱状磁石轮,所述驱动马达5型号为JRS-360/365。工作原理: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利用液压套筒12与升降踏板121调节至合适高度,利用角度调节旋钮10调节按摩角度,通过压力泵13与导气管14的配合下,利用导气口611通气至按摩气囊61,使其膨胀带动神经按摩组件6按摩,同时通过振动器63与按摩气囊61的配合下,达到挤压振动按摩效果,利用设置的头顶按摩刺针67按摩头顶神经,通过磁疗片65与太阳穴按摩球66配合下按摩太阳穴部位,利用蒸药层62进行药物熏蒸,通过驱动马达5与驱动链4的配合下,揉捏滚轮3能够对腰部按摩,使得提高按摩舒适性,完善功能多样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包括床体(1)、背部按摩层(2)、揉捏滚轮(3)、驱动链(4)、驱动马达(5)、神经按摩组件(6)、点滴支架(7)、消毒灯(8)、挂钩(9)、角度调节旋钮(10)、升降杆(11)、液压套筒(12)、压力泵(13)、导气管(14)、底座(15)和万向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上部设置有背部按摩层(2),所述背部按摩层(2)的内部设置有揉捏滚轮(3),所述揉捏滚轮(3)通过驱动链(4)连接驱动马达(5),所述背部按摩层(2)的左端通过床体(1)连接设置有神经按摩组件(6),所述神经按摩组件(6)的一侧通过床体(1)连接有点滴支架(7),所述点滴支架(7)的顶端设置有消毒灯(8),所述消毒灯(8)的两侧设置有挂钩(9),所述床体(1)的外侧连接设置有角度调节旋钮(10),所述床体(1)的底部通过升降杆(11)连接液压套筒(12),所述液压套筒(12)的下部设置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16),所述液压套筒(12)的左侧设置有压力泵(13),所述压力泵(13)的左侧通过导气管(14)连接神经按摩组件(6),所述神经按摩组件(6)包括按摩气囊(61)、蒸药层(62)、振动器(63)、红外发生器(64)、磁疗片(65)、太阳穴按摩球(66)和头顶按摩刺针(67),所述按摩气囊(61)的内侧设置有蒸药层(62),所述按摩气囊(61)外侧均设置有振动器(63),所述蒸药层(62)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头顶按摩刺针(67),所述蒸药层(62)的内侧设置有红外发生器(64),所述红外发生器(64)的内侧设置有磁疗片(65),所述磁疗片(65)上设置有太阳穴按摩球(6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按摩床装置,包括床体(1)、背部按摩层(2)、揉捏滚轮(3)、驱动链(4)、驱动马达(5)、神经按摩组件(6)、点滴支架(7)、消毒灯(8)、挂钩(9)、角度调节旋钮(10)、升降杆(11)、液压套筒(12)、压力泵(13)、导气管(14)、底座(15)和万向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上部设置有背部按摩层(2),所述背部按摩层(2)的内部设置有揉捏滚轮(3),所述揉捏滚轮(3)通过驱动链(4)连接驱动马达(5),所述背部按摩层(2)的左端通过床体(1)连接设置有神经按摩组件(6),所述神经按摩组件(6)的一侧通过床体(1)连接有点滴支架(7),所述点滴支架(7)的顶端设置有消毒灯(8),所述消毒灯(8)的两侧设置有挂钩(9),所述床体(1)的外侧连接设置有角度调节旋钮(10),所述床体(1)的底部通过升降杆(11)连接液压套筒(12),所述液压套筒(12)的下部设置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16),所述液压套筒(12)的左侧设置有压力泵(13),所述压力泵(13)的左侧通过导气管(14)连接神经按摩组件(6),所述神经按摩组件(6)包括按摩气囊(61)、蒸药层(62)、振动器(63)、红外发生器(64)、磁疗片(65)、太阳穴按摩球(66)和头顶按摩刺针(67),所述按摩气囊(61)的内侧设置有蒸药层(62),所述按摩气囊(61)外侧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