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46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组件和套管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安装在套管组件内,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上外管和下外管,所述上外管和下外管相互靠近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一个透明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快速的按压滑动板,滑动板可以使第二密封板脱离收集管,在弧形板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密封板贴紧圆板并对贯穿孔进行密封,拉簧可以使定位杆伸入定位孔内,则可以对滑动板进行制动,操作夹着病变组织的腹腔镜手术钳,可以将病变组织塞入收集管内,使得可以节约大量的手术时间,不需要多次重新安装套管组件和重新补充惰性气体,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对患者创口的损伤,进而可以提高手术效率,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穿刺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穿刺器。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穿刺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适用于腹部、胸部和妇产科微创手术过程,为内窥镜器械的进入提供一个通道,并可以在手术期间提供CO2气体。公告号为CN20891040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用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组件、套管组件,穿刺针组件安装在套管组件内,穿刺针组件包括穿刺杆、穿刺锥头、手柄、手柄盖和手柄外套;穿刺锥头设置在穿刺杆的前端,手柄设置在穿刺杆的上端,手柄盖安装在手柄上,手柄外套固定在手柄的外侧。上述穿刺器通过改进穿刺针组件的结构,改善临床医生的操作方便性和患者的体验,既可以减轻医生和患者的精神压力,又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减轻对患者创口的伤害。在使用该种腹腔镜用穿刺器时,需要通过气腹机接通气阀向套管组件内注入惰性气体,使得腹腔内壁与内脏组织有效分离,便可以供微创器械进出腹腔的手术通道,众所周知,在进行手术时,需要多次对病变组织进行剥离和取出,在取出病变组织时,就必须要拆开套管组件,则惰性气体会流失,进而在取出病变组织后,需要多次重新安装套管组件和重新补充惰性气体,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在拆装套管组件时,对患者的创口造成二次损伤,使用不便,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组件和套管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安装在套管组件内,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上外管和下外管,所述上外管和下外管相互靠近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一个透明圆管,所述透明圆管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透明圆管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圆柱孔和第二圆柱孔,所述第一圆柱孔和第二圆柱孔均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圆柱孔的内壁上和第二圆柱孔的内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和第二导杆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圆柱孔和第二圆柱孔并均延伸至透明圆管内,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和第二导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同一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所述透明圆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位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所述圆杆的一端贯穿圆孔并延伸至滑动板的一侧,所述圆杆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滑动板和透明圆管之间,所述第一导杆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锥形橡胶板和第三锥形橡胶板,所述第三锥形橡胶板位于透明圆管内,且第三锥形橡胶板的外壁与第一圆柱孔的内壁相抵触,所述第二导杆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二锥形橡胶板和第四锥形橡胶板,所述第四锥形橡胶板位于透明圆管内,且第四锥形橡胶板的外壁与第二圆柱孔的内壁相抵触;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与收集管的一端相接触,所述透明圆管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位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所述圆板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圆板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尺寸大于贯穿孔的尺寸,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位于转动板的一侧,所述弧形板的顶部与圆板的底部的间距和转动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滑动板的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圆孔内,且定位杆的一端与圆杆相抵触,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焊接有拉板,所述定位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和拉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焊接,所述圆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径大于定位杆的外径,且定位孔的中心线与定位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与收集管的一端相抵触。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尺寸大于贯穿孔的尺寸。优选的,所述透明圆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均为中空结构,且上端部和下端部均与透明圆管相连通,所述上端部的外壁上和下端部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外管的内壁上和下外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外管和下外管分别与上端部和下端部螺纹连接,所述上端部的外壁上和下端部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透明圆管的顶部和底部相抵触,两个密封圈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上外管和下外管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触。优选的,所述圆杆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滑动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圆板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圆板的下方,所述横板的底部与转动板的顶部相焊接,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内壁和横板的一侧相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在需要取出剥离的病变组织时,拉动夹着病变组织的腹腔镜手术钳,将病变组织移动至上端部内,此时快速的按压滑动板,滑动板可以使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伸入透明圆管内,同时会压缩弹簧,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可以分别带动移动板和弧形板进行横向移动,移动板可以带动第二密封板脱离收集管,弧形板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会与转动板接触并挤压转动板,从而可以使转动板向贯穿孔的方向进行转动,同时可以使扭簧发生形变,则在弧形板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密封板贴紧圆板并对贯穿孔进行密封,且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可以分别带动第三锥形橡胶板和第四锥形橡胶板进行移动并脱离第一圆柱孔和第二圆柱孔,另外滑动板可以带动定位杆在圆杆上进行滑动,在定位杆移动到定位孔的位置时,拉簧可以使定位杆伸入定位孔内,则可以对滑动板进行制动,同时第一锥形橡胶板和第二锥形橡胶板可以分别与第一圆柱孔和第二圆柱孔接触并对其进行密封,此时可以松开滑动板,操作夹着病变组织的腹腔镜手术钳,将病变组织塞入收集管内;2、本技术中,圆板和转动板及第一密封板可以将透明圆管隔为上下两部分,则在操作腹腔镜手术钳发生失误时,病变组织只会落在圆板和第一密封板上,不会落入患者的腹部内,确保了安全性,此时仅需从圆板和第一密封板上将病变组织重新夹取并塞入收集管内;3、本技术中,在将病变组织塞入收集管内后,再次拉动腹腔镜手术钳,将腹腔镜手术钳移动至上端部内,此时拉动拉板可以带动定位杆进行移动并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组件(1)和套管组件(2),所述穿刺针组件(1)安装在套管组件(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2)包括上外管(2.1)和下外管(2.2),所述上外管(2.1)和下外管(2.2)相互靠近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一个透明圆管(4),所述透明圆管(4)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收集管(3),所述收集管(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6),所述透明圆管(4)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圆柱孔(30)和第二圆柱孔(31),所述第一圆柱孔(30)和第二圆柱孔(31)均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圆柱孔(30)的内壁上和第二圆柱孔(31)的内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6),所述第一导杆(5)的一端和第二导杆(6)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圆柱孔(30)和第二圆柱孔(31)并均延伸至透明圆管(4)内,所述第一导杆(5)的另一端和第二导杆(6)的另一端焊接有同一个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的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13),所述透明圆管(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杆(11),所述圆杆(11)位于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6)之间,所述圆杆(11)的一端贯穿圆孔(13)并延伸至滑动板(15)的一侧,所述圆杆(11)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位于滑动板(15)和透明圆管(4)之间,所述第一导杆(5)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锥形橡胶板(7)和第三锥形橡胶板(28),所述第三锥形橡胶板(28)位于透明圆管(4)内,且第三锥形橡胶板(28)的外壁与第一圆柱孔(30)的内壁相抵触,所述第二导杆(6)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二锥形橡胶板(8)和第四锥形橡胶板(29),所述第四锥形橡胶板(29)位于透明圆管(4)内,且第四锥形橡胶板(29)的外壁与第二圆柱孔(31)的内壁相抵触;/n所述第一导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26),所述移动板(26)的一侧与收集管(3)的一端相接触,所述透明圆管(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圆板(22),所述圆板(22)位于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6)之间,所述圆板(22)上设置有贯穿孔(23),所述圆板(22)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4),所述转动板(24)的尺寸大于贯穿孔(23)的尺寸,所述第二导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32),所述弧形板(32)位于转动板(24)的一侧,所述弧形板(32)的顶部与圆板(22)的底部的间距和转动板(24)的厚度相同;/n所述滑动板(15)的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杆(18),所述定位杆(18)的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圆孔(13)内,且定位杆(18)的一端与圆杆(11)相抵触,所述定位杆(18)的另一端焊接有拉板(12),所述定位杆(18)的外壁上套设有拉簧(19),所述拉簧(19)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15)和拉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相焊接,所述圆杆(11)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0),所述定位孔(10)的内径大于定位杆(18)的外径,且定位孔(10)的中心线与定位杆(18)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组件(1)和套管组件(2),所述穿刺针组件(1)安装在套管组件(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2)包括上外管(2.1)和下外管(2.2),所述上外管(2.1)和下外管(2.2)相互靠近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一个透明圆管(4),所述透明圆管(4)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收集管(3),所述收集管(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6),所述透明圆管(4)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圆柱孔(30)和第二圆柱孔(31),所述第一圆柱孔(30)和第二圆柱孔(31)均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圆柱孔(30)的内壁上和第二圆柱孔(31)的内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6),所述第一导杆(5)的一端和第二导杆(6)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圆柱孔(30)和第二圆柱孔(31)并均延伸至透明圆管(4)内,所述第一导杆(5)的另一端和第二导杆(6)的另一端焊接有同一个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的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13),所述透明圆管(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杆(11),所述圆杆(11)位于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6)之间,所述圆杆(11)的一端贯穿圆孔(13)并延伸至滑动板(15)的一侧,所述圆杆(11)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位于滑动板(15)和透明圆管(4)之间,所述第一导杆(5)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锥形橡胶板(7)和第三锥形橡胶板(28),所述第三锥形橡胶板(28)位于透明圆管(4)内,且第三锥形橡胶板(28)的外壁与第一圆柱孔(30)的内壁相抵触,所述第二导杆(6)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二锥形橡胶板(8)和第四锥形橡胶板(29),所述第四锥形橡胶板(29)位于透明圆管(4)内,且第四锥形橡胶板(29)的外壁与第二圆柱孔(31)的内壁相抵触;
所述第一导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26),所述移动板(26)的一侧与收集管(3)的一端相接触,所述透明圆管(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圆板(22),所述圆板(22)位于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6)之间,所述圆板(22)上设置有贯穿孔(23),所述圆板(22)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4),所述转动板(24)的尺寸大于贯穿孔(23)的尺寸,所述第二导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32),所述弧形板(32)位于转动板(24)的一侧,所述弧形板(32)的顶部与圆板(22)的底部的间距和转动板(24)的厚度相同;
所述滑动板(15)的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震洲荣宝山马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