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44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头枕;所述床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床板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滑板,所述活动滑板与第一调节螺杆转动连接;所述床板上设置有第一约束带,所述第一约束带一端通过约束球与床板滑动连接;所述床板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约束带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床板上设置有一对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床板内设置有与第二约束带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所述活动滑板内滑动连接有一对弧状卡扣,所述活动滑板内设置有与弧状卡扣相配合的第三控制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主要是针对扫描人体大脑的情况。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和脑池造影CT。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CT检查密度分辨力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CT检查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相邻器官组织密度差异不大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软组织构成器官不能显影或显影不佳等缺点。和核素扫描及超声图像相比,CT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病变显示好,因此,病变的检查率和诊断准确率高。CT检查可获得各种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或衰减系数),以行定量分析,即不仅显示出不同密度的器官、组织或病变的影像,且直接得到各自对X线吸收多少的数值即吸收系数。同时,CT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只需患者不动,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患者接受,且随诊方便,尤其是对于急诊病人能较快做出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病人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儿童年龄小,比较活泼,对所有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会对新事物产生一定的恐惧感,例如对儿童进行打针或进行各种身体检查,儿童会进行极大的反感,因此在医院CT科对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或者儿童父母协助固定儿童,费时费力的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检查结果的准确度;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CT检查床一般均为固定尺寸,部分儿童由于成长发育比较早,导致现有检查床不适合部分儿童检查;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增加了检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有效解决了儿童在CT检查过程中反感而不配合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CT检查床尺寸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头枕;所述床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床板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滑板,所述活动滑板与第一调节螺杆转动连接;所述床板上设置有第一约束带,所述第一约束带一端通过约束球与床板滑动连接;所述床板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约束带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床板上设置有一对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床板内设置有与第二约束带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所述活动滑板内滑动连接有一对弧状卡扣,所述活动滑板内设置有与弧状卡扣相配合的第三控制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床板滑动连接的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上螺接有紧固旋钮,所述调节手柄上固接有活动控制块,所述活动控制块内设置有与第一约束带相配合的第一卡扣机构;所述第一卡扣机构包括与活动控制块滑动连接的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一端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活动控制块固接;所述活动控制块内转动连接有与调节齿条相啮合的第一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上同轴固接有第二转动齿轮,所述活动控制块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卡块,固定卡块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与固定卡块相啮合;所述第一约束带上固接有与固定卡块相配合的固定卡扣。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与床板固接的卷簧,所述卷簧上缠绕有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上固接有约束卡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与床板滑动连接拉环,所述拉环通过固定轴与约束卡块固接;所述约束卡块与约束卡扣相配合;所述固定轴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床板固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约束卡块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控制机构包括与活动滑板转动连接的双纹蜗杆,所述活动滑板内转动连接有一对与双纹蜗杆相配合的第一蜗轮,所述活动滑板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蜗轮相啮合的活动滑条;所述活动滑条与弧状卡扣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材质均为人造弹性纤维;所述头枕材质为柔软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增益效果是:本技术构思巧妙、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医护人员在操作本技术时,医护人员在将患儿躺在床板后,跟据患儿身高调节第一调节螺杆,通过对第一调节螺杆的调节实现本技术与患儿身高的契合;然后医护人员分别调节第三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伸缩机构实现对患儿手脚的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分别滑动第一约束带和第一控制机构对患儿躯体进行固定;有效解决了儿童在CT检查过程中反感而不配合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CT检查床尺寸固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剖切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控制机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伸缩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控制机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卡扣机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约束球立体图图中:1、床板,2、头枕,3、第一调节螺杆,4、第一约束带,5、约束卡扣,6、拉环,7、调节手柄,8、固定卡扣,9、双纹蜗杆,10、弧状卡扣,11、活动滑板,12、活动滑条,13、第一蜗轮,14、约束卡块,15、第一弹簧,16、卷簧,17、第二约束带,19、调节齿条,21、紧固旋钮,22、第一转动齿轮,23、第二转动齿轮,24、固定卡块,25、约束球,26、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上设置有头枕2;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3;床板1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滑板11,活动滑板11与第一调节螺杆3转动连接;床板1上设置有第一约束带4,第一约束带4一端通过约束球25与床板1滑动连接;床板1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约束带4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床板1上设置有一对第二约束带17,第二约束带17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床板1内设置有与第二约束带17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活动滑板11内滑动连接有一对弧状卡扣10,活动滑板11内设置有与弧状卡扣10相配合的第三控制机构。如图1、2、7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技术时,医护人员在将患儿躺在床板1后,跟据患儿身高调节第一调节螺杆3,通过对第一调节螺杆3的调节实现活动滑板11进行滑动从而与患儿身高的契合;然后医护人员分别对第三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伸缩机构进行调节实现对患儿手脚的固定,在此过程中弧状卡扣10对患儿脚部进行限位,另一方面;第二约束带17与第二控制机构相配合后实现对患儿手部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分别通过约束球25实现第一约束带4的滑动,同时通过第一控制机构与第一约束带4的配合实现对患儿躯体进行固定。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床板1滑动连接的调节手柄7,调节手柄7上螺接有紧固旋钮21,调节手柄7上固接有活动控制块,活动控制块内设置有与第一约束带4相配合的第一卡扣机构;第一卡扣机构包括与活动控制块滑动连接的调节齿条19,调节齿条19一端套接有第二弹簧26,第二弹簧26另一端与活动控制块固接;活动控制块内转动连接有与调节齿条19相啮合的第一转动齿轮22,第一转动齿轮22上同轴固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头枕(2);所述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3);所述床板(1)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滑板(11),所述活动滑板(11)与第一调节螺杆(3)转动连接;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第一约束带(4),所述第一约束带(4)一端通过约束球(25)与床板(1)滑动连接;所述床板(1)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约束带(4)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一对第二约束带(17),所述第二约束带(17)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床板(1)内设置有与第二约束带(17)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所述活动滑板(11)内滑动连接有一对弧状卡扣(10),所述活动滑板(11)内设置有与弧状卡扣(10)相配合的第三控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头枕(2);所述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3);所述床板(1)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滑板(11),所述活动滑板(11)与第一调节螺杆(3)转动连接;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第一约束带(4),所述第一约束带(4)一端通过约束球(25)与床板(1)滑动连接;所述床板(1)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约束带(4)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一对第二约束带(17),所述第二约束带(17)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床板(1)内设置有与第二约束带(17)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所述活动滑板(11)内滑动连接有一对弧状卡扣(10),所述活动滑板(11)内设置有与弧状卡扣(10)相配合的第三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床板(1)滑动连接的调节手柄(7),所述调节手柄(7)上螺接有紧固旋钮(21),所述调节手柄(7)上固接有活动控制块,所述活动控制块内设置有与第一约束带(4)相配合的第一卡扣机构;所述第一卡扣机构包括与活动控制块滑动连接的调节齿条(19),所述调节齿条(19)一端套接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另一端与活动控制块固接;所述活动控制块内转动连接有与调节齿条(19)相啮合的第一转动齿轮(22),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2)上同轴固接有第二转动齿轮(23),所述活动控制块内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健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