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43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包括前封板、后封板和箱体壳,所述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封板、所述箱体壳和所述后封板围设成遮光空间;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脸部相贴合;所述后封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安装智能健康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能够在智能健康镜使用时防止外围自然光、灯光等光源的照射,排除外部杂余光线干扰,形成稳定的测试环境,达成了智能健康镜的测试性能,提高了智能健康镜诊断结果的可靠性以及重复测量结果数值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健康镜遮光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健康镜遮光罩。
技术介绍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都是通过提前观察身体状况来防患未然。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存在设备体积大、安装及使用复杂、价格昂贵等问题,使得望闻问切走入寻常百姓家具有一定的难度。健康智能镜是一种辅助诊断智能设备,通过家庭镜子这一入口,对人体面部的面色、唇色、局部特征、光泽和舌部的舌色、苔色、舌形、苔质等关键指标进行图像识别和特征提取,从而获得面舌望诊的数字化结果,将传统中医四诊与现代先进科技相结合,不仅成功地实现了中医四诊数字化,还实现了中医诊疗设备家庭化、平民化和诊疗的无创和无感化。智能健康镜不仅成本低,而且便于使用,适用于多种场所,从而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智能健康镜在面诊人脸、舌苔识别过程中有外部光线干扰,会造成人脸面色、舌苔识别不稳定,判定结果不一致等现象,因此,开发一种适于智能健康镜使用的遮光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外围自然光、灯光等光源的照射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包括前封板、后封板和箱体壳,所述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封板、所述箱体壳和所述后封板围设成遮光空间;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脸部相贴合;所述后封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安装智能健康镜。优选地,所述箱体壳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内箱体壳和外箱体壳,所述内箱体壳与所述外箱体壳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优选地,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上均设有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所述内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上的第一环形卡槽和所述后封板上的第一环形卡槽相卡接,所述外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上的第二环形卡槽和所述后封板上的第二环形卡槽相卡接。优选地,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螺钉孔,各个所述螺钉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箱体壳上设有与所述螺钉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壳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箱体壳的底部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孔设置在邻近所述前封板的位置。优选地,所述通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箱体壳上的第一通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壳上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于所述内箱体壳和所述外箱体壳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下端设有下巴托,所述下巴托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前封板上。优选地,所述后封板上的第二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智能健康镜上的安装杆相卡接,所述安装槽的外部设有固定挡块,所述固定挡块通过螺钉与所述后封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后封板的第二开口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挡边,所述挡边设于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箱体壳的一侧。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能够在智能健康镜使用时防止外围自然光、灯光等光源的照射,排除外部杂余光线干扰,形成稳定的测试环境,达成了智能健康镜的测试性能,提高了智能健康镜诊断结果的可靠性以及重复测量结果数值的稳定性。箱体壳的底部设置的通风口和排风扇,能够将遮光罩内部空气及时有效的排出,达到遮光罩内空气洁净的目的。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B-B处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与智能健康镜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健康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前封板1、第一开口11、第一环形卡槽12、第二环形卡槽13、螺钉孔14、后封板2、第二开口21、挡边22、安装槽23、箱体壳3、内箱体壳31、第一通风口311、外箱体壳32、第二通风口321、下巴托4、固定挡块5、排风扇6、智能健康镜7、安装杆7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包括前封板1、后封板2和箱体壳3,前封板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第一开口11用于与人体脸部相贴合;后封板2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1,第二开口21用于安装智能健康镜7;箱体壳3的两端分别与前封板1和后封板2固定连接,前封板1、箱体壳3和后封板2围设成遮光空间。智能健康镜在使用时安装在后封板2的第二开口21上,人体脸部贴合在前封板1的第一开口11上,通过该遮光罩遮蔽外围自然光、灯光等光源的照射,排除外部杂余光线干扰,形成稳定的测试环境,能够提高智能健康镜的测试性能,进而提高智能健康镜诊断结果的可靠性以及重复测量结果数值的稳定性。前封板1上的第一开口11为椭圆形,适于在进行健康检测时人脸的贴合。在前封板1的第一开口11的下端设有下巴托4,下巴托4可拆卸式地连接在前封板1上。下巴托4形状为3D仿生设计,能够有效贴合人体下巴,增强测试时的舒适感。如图5所示,下巴托4的下部设有卡接槽,下巴托4通过所述卡接槽卡接在第一开口11的下端,下巴托4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能够方便拆卸清洗,保持清洁。参照图2和图3,为了方便智能健康镜7的安装,在后封板2上的第二开口21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用于与智能健康镜7上的安装杆71相卡接,安装槽23的外部设有固定挡块5,固定挡块5通过螺钉与后封板2固定连接。如图7和图8所示,智能健康镜7为圆形结构,后封板2上的第二开口21为与智能健康镜7相匹配的圆形结构,智能健康镜7两端的安装杆71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后封板2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设置的螺钉孔14,智能健康镜7的两端通过螺钉与后封板2固定连接。后封板2的第二开口21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挡边22,挡边22设于第二开口21靠近箱体壳3的一侧,挡边22用于智能健康镜7与遮光罩装配时起到止挡作用,使智能健康镜7安装后其镜面一侧与挡边22有效贴合。箱体壳3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内箱体壳31和外箱体壳32,内箱体壳31与外箱体壳32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前封板1和后封板2上均设有第一环形卡槽12和第二环形卡槽13,内箱体壳31的两端分别与前封板1上的第一环形卡槽12和后封板2上的第一环形卡槽12相卡接,外箱体壳32的两端分别与前封板1上的第二环形卡槽13和后封板2上的第二环形卡槽13相卡接。第一环形卡槽12与内箱体壳3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第二环形卡槽13与外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封板、后封板和箱体壳,所述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封板、所述箱体壳和所述后封板围设成遮光空间;/n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脸部相贴合;/n所述后封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安装智能健康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封板、后封板和箱体壳,所述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封板、所述箱体壳和所述后封板围设成遮光空间;
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脸部相贴合;
所述后封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安装智能健康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壳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内箱体壳和外箱体壳,所述内箱体壳与所述外箱体壳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上均设有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所述内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上的第一环形卡槽和所述后封板上的第一环形卡槽相卡接,所述外箱体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封板上的第二环形卡槽和所述后封板上的第二环形卡槽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健康镜遮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螺钉孔,各个所述螺钉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箱体壳上设有与所述螺钉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壳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宋臣宿天赋汤青王东卫
申请(专利权)人: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