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32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止血膜由高分子量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外泌体、二甲基硅油、丙烯酰胺、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加入马来酸酐和第一部分光引发剂,经预聚合后,加入丙烯酸酯PEG‑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多巴胺、丙烯酰胺、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第二部分光引发剂的混合液,充分聚合后,程序真空干燥制得。本止血膜可快速吸收界面水分,对组织通过共价键及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强粘附,对损伤血管造成机械压迫,促进止血。本止血膜还可缓慢释放外泌体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具有长效促愈合功能。故本止血膜具有快速高效止血、可粘附和促愈合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涉及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医用止血膜具有可快速止血的同时,起到可粘附、防止位移、促愈合的功效。
技术介绍
在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手术以及在战争中,50%的死亡是因大量出血导致。一些传统的止血材料,例如止血纱布、止血绷带、止血棉纱等,他们的止血能力有限,止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开发出高效而且快速可吸收的止血材料及产品,在出血发生后的1-2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快速止血,这成为止血材料研发的主要目标之一。止血膜是一种用于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对伤口进行止血的材料,当将止血膜贴敷到血管破损处时,其中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会与血小板发生粘着和凝聚作用,然后形成血小板血栓,继而凝成纤维蛋白栓塞来堵住血管破损处,从而达到止血作用。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Meyer等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透明质酸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抑制组织迁移、减少血纤维蛋白原沉积、阻隔和润滑作用、抗炎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等。因此透明质酸常被制成止血膜,从而起到抑制过量纤维组织形成,防止粘连的发生,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例如在申请号为201510934417.X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生物复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含有透明质酸钠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交联前体溶液;将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加入到所述交联前体溶液中,10℃~40℃下搅拌混匀后静置使得充分交联,得到交联凝胶;以及采用洗涤液将所述交联凝胶洗涤干净后定型,接着将定型后的所述交联凝胶干燥,得到可降解生物复合止血膜。这种可降解生物复合止血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可降解生物复合止血膜中的透明质酸钠的羧基与壳聚糖中的氨基通过共价键交联,相对于传统的材料为未交联的透明质酸钠的止血膜,能够在动物组织中较长时间残留。但是该专利所述可降解生物复合止血膜对伤口的粘附性能不强,在遇到出血较大或伤口血压较大时,易脱落,起不到很好的机械止血作用。且该止血膜对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有限。申请号为201510535896.8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含有凝血酶的复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止血膜的原料含有凝血酶、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此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均可被人体吸收,对身体没有副作用,非常安全,通过添加止血因子,缩短手术的止血时间,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但止血膜仍存在促进伤口愈合效果差,且对伤口机械压迫止血效果差的缺点。市场上常见的大清可吸收止血膜是由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经共混、分装、冷冻干燥、裁剪、包装和辐照等工序制得。该止血膜与伤口接触后,短时间内可编程凝胶,吸附于创面上,大大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但该止血膜存在吸收血液后溶胀率偏大、机械性能偏低、粘附性能不佳的缺点。综上所述,临床上急需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粘附性强、强度高、可高效促愈合的止血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粘附性强、强度高、可高效促愈合的止血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所述止血膜由重量百分比为1.5-3.5%的高分子量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0.4-0.8%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2-0.6%外泌体、0.1-0.5%二甲基硅油、25-35%的丙烯酰胺、3-7%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0.01-0.0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加入5-10%的马来酸酐和0.9-1.4%的第一部分光引发剂,经预聚合后,加入0.5-1.5%丙烯酸酯PEG-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0.2-0.6%丙烯酰胺、2-4%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0.009-0.028%第二部分光引发剂的混合液,充分聚合后,再经程序真空干燥、灭菌制得。所述高分子量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500-2200KDa,氧化度为40%-60%,多巴胺接枝率为5%-10%;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100KDa,优选为30-60KDa。所述外泌体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所述二甲基硅油粘度为100-1000cps。所述第一部分光引发剂和第二部分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所述预聚所用紫外灯功率为150W,波长为365nm,照射时间为20-40min。所述二次聚合所用紫外灯功率为150W,波长为365nm,照射时间为10-20min。所述丙烯酸酯PEG-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分子量为1-3.4KDa。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交联反应:将高分子量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外泌体、二甲基硅油、丙烯酰胺、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加入到纯化水中,在100-200rpm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继续搅拌20min,得经交联反应后的混合液。(2)预聚反应: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液,加入马来酸酐和第一部分光引发剂,在100-200rpm下搅拌至充分混匀,置于紫外灯下预聚,得凝胶预聚体。(3)二次聚合反应:向步骤(2)中得到的凝胶预聚体中加入丙烯酸酯PEG-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丙烯酰胺、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第二部分光引发剂的混合液,使混合液均匀分散到凝胶预聚体表面,在紫外灯下二次聚合,得凝胶产物。(4)真空干燥:将步骤(3)中得到的凝胶状产物置于模具中,置入程序真空干燥机中,经程序真空干燥后得到未灭菌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5)灭菌:将步骤(4)中得到的未灭菌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经包装、15-25K电子束辐照灭菌,得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成品。所述的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使混合液均匀分散到凝胶预聚体表面的方法为雾化喷涂。所述的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程序真空干燥的方法为:首先在真空度为80Pa、温度为5℃下干燥2-3h,然后在真空度为30Pa、温度为10℃下干燥1-2h,最后在真空度为15Pa、温度为15℃下干燥0.5-1h。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组分均可以是商购产品,其结构和组成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含有醛基,可与丙烯酰胺、外泌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氨基发生反应,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中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也可与丙烯酰胺、外泌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氨基发生反应,而丙烯酰胺、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马来酸酐,在紫外光催化下,可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以上多维度、高混度、高交联密度的交联方式,保证了止血膜的高机械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其特征在于,由重量百分比为1.5-3.5%的高分子量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0.4-0.8%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2-0.6%外泌体、0.1-0.5%二甲基硅油、25-35%的丙烯酰胺、3-7%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0.01-0.02%的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加入5-10%的马来酸酐和0.9-1.4%的第一部分光引发剂,经预聚合后,加入0.5-1.5%丙烯酸酯PEG-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0.2-0.6%丙烯酰胺、2-4%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0.009-0.028%第二部分光引发剂的混合液,充分聚合后,再经程序真空干燥、灭菌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其特征在于,由重量百分比为1.5-3.5%的高分子量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0.4-0.8%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2-0.6%外泌体、0.1-0.5%二甲基硅油、25-35%的丙烯酰胺、3-7%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0.01-0.0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加入5-10%的马来酸酐和0.9-1.4%的第一部分光引发剂,经预聚合后,加入0.5-1.5%丙烯酸酯PEG-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0.2-0.6%丙烯酰胺、2-4%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和0.009-0.028%第二部分光引发剂的混合液,充分聚合后,再经程序真空干燥、灭菌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多巴胺接枝氧化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500-2200KDa,氧化度为40%-60%,多巴胺接枝率为5%-10%;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100KD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所述二甲基硅油粘度为100-1000cp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光引发剂和第二部分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粘附促愈合止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所用紫外灯功率为150W,波长为365nm,照射时间为20-40min;所述二次聚合所用紫外灯功率为150W,波长为365nm,照射时间为10-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袁坤山车超越张淑欣侯文博尹玉霞鲁守涛段翠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