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8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提供了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眼镜蛇蛇毒能够有效降低高尿酸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同时还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修复尿酸钠沉积导致的关节损伤,降低关节肿胀率,改善关节滑膜组织增厚情况,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保护软骨细胞,临床实验表明眼镜蛇神经毒素可以快速消除痛风患者的皮下痛风结石,患者注射三天肿块消失,无副作用,综上所述,中华眼镜蛇蛇毒在降尿酸的同时具有修复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可作为治疗痛风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人体内缺乏尿酸氧化酶,而使人类极易形成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生成增多或者排泄减少所致的代谢性疾病,据统计约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发展成痛风。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疾病,严重的会发生肾衰竭,危及生命。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目前针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主要是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一类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途径中的黄嘌呤氧化酶,从而导致尿酸生成的减少。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别嘌醇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皮疹,肝功能异常。在临床上如果要给患者口服别嘌醇要进行多位点的检测,防止别嘌醇过敏反应的发生。另外一大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有排尿酸剂,其能够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代表药物有苯溴马隆。此外,还有尿酸盐转运体-1抑制剂、尿酸酶等。眼镜蛇蛇毒是由眼镜蛇的毒腺分泌的多种组分构成的复杂混合物,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祛风湿,并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可用其他传统中药复配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关节痛和神经痛。目前,尚未明确眼镜蛇蛇毒是否可适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眼镜蛇蛇毒的新应用,即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能够防止尿酸盐沉积、具有去结石作用或者具有修复关节损伤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同时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者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或者痛风性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眼镜蛇蛇毒为中华眼镜蛇蛇毒。其中,中华眼镜蛇为人工养殖的,蛇毒采集后经冷冻干燥制成淡黄色粉末。眼镜蛇毒经检测蛋白含量90%以上,灰分少于2%,神经毒素含量6%以上的方可应用。进一步地,所述眼镜蛇蛇毒是眼镜蛇总毒。提取物为眼镜蛇蛇毒氯化铵沉淀过后的小分子蛋白提取物、眼镜蛇蛇毒分子筛过滤后的小分子蛋白提取物或者上述提取物经纯化后得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进一步地,以中华眼镜蛇蛇毒为药物的活性成分时,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0.1-50mg/kg/天,持续1-360天;优选地,给药剂量为0.1-10mg/kg/天,持续1-120天;更优选地,给药剂量为0.1-1mg/kg/天,持续3-10天。进一步地,以眼镜蛇神经毒素为药物活性成分时,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2-30μg/kg/天,持续1-360天。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包含眼镜蛇蛇毒和一种或多种其他降尿酸药物。进一步地,所述其他降尿酸药物选自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排尿酸剂、尿酸盐转运体-1抑制剂、尿酸酶和抑制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降尿酸药物为别嘌呤醇、非布索坦和苯溴马隆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药物中还包括药学可接受的载体;优选地,所述药学可接受的载体选自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粘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抗粘合剂、整合剂、渗透促进剂、pH值调节剂、缓冲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湿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助滤剂、释放阻滞剂、高分子骨架材料和成膜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药物是片剂、胶囊、口服溶液、喷雾剂、口腔速溶药膜、或注射剂,片剂可以采用泡腾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能够有效降低高尿酸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同时还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修复尿酸沉积导致的关节损伤,减轻关节肿胀,改善关节滑膜组织增厚情况,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保护软骨细胞,临床实验表明从眼镜蛇蛇毒中提取后经纯化得到的神经毒素可以快速消除痛风患者的皮下痛风结石,患者注射三天炎性肿块消失,尿酸结石逐渐缩小,无副作用,综上所述,眼镜蛇蛇毒在降尿酸的同时具有修复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验例2中中华眼镜蛇毒NNAV高剂量组小鼠、NNAV低剂量组小鼠和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踝关节图片,其中1-A为正常对照组,1-B为NNAV高剂量组、1-C为NNAV低剂量组,1-D为模型对照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验例2中正常对照组小鼠和NNAV低剂量组小鼠的踝关节的HE染色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验例2中NNAV高剂量组小鼠和模型对照组的踝关节的HE染色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临床实验中痛风患者治疗前后的足背部图片,左图为治疗前,右图为治疗后。具体实施方式实验例1动物药效学实验1.实验材料和方法1.1药物与试剂中华眼镜蛇蛇毒(NNAV)冻干粉,购自湖南保靖吕洞山蛇场。经HPLC检测蛋白含量90%以上,灰分少于2%,神经毒素含量为6.2%。尿酸:购自安徽酷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尿酸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71025。微晶型尿酸钠(MSU)的制备方法:取1g尿酸加入194ml蒸馏水与1mol/LNaOH6ml,煮沸,使尿酸完全溶解,水浴冷却后,滴入稀HCl至pH7.0,溶液呈乳白色,4℃冰箱放置过夜,过滤,50℃烘干,保存,临用临配。MSU混悬液的配制方法:将MSU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得到浓度为25mg/ml的MSU混悬液。1.2实验仪器电子数显卡尺:购自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酶标仪:购自赛默飞。1.3实验动物雄性ICR小鼠,体重20-25g,由上海史莱克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和/或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2.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能够防止尿酸盐沉积、具有去结石作用或者具有修复关节损伤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3.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尿酸同时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4.眼镜蛇蛇毒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者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或者痛风性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蛇蛇毒为中华眼镜蛇蛇毒。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为眼镜蛇蛇毒氯化铵沉淀后的提取物、眼镜蛇蛇毒分子筛去除大分子蛋白的提取物或者上述提取物经纯化后得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中华眼镜蛇蛇毒为药物的活性成分时,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0.1-50mg/kg/天,持续时间为1-360天。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正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