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4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包括康复辅具主体,所述康复辅具主体包括有上卡套和下卡套,所述上卡套的背面沿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插接片,所述插接片表面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第一卡槽,且所述插接片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合头,所述下卡套的正面且与插接片相对应的位置处沿环形等距离开设有插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有技术中具备整体结构的辅具一分为二,并可实现对一分为二的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单独打印制造,且使最后得到的部件能够轻松的进行组合使用,而且在使用时能够适配手掌和手指大小不同的患者,从而使得该装置具备了较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康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
技术介绍
康复辅具是用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辅助人的日常生活的。操作使用者是残障人和老年人,还有护理人员。与医疗器械相比康复辅具没有太大的普遍性,需要因人而异适配,需求品种多产量小,个性要求很强。我国学界对康复辅助器具的定义采用了国际社会的定义。按照国际标准,康复辅助器具是指功能障碍者使用的,特殊制作的或通常可得到的任何产品。说起医疗器械,大家耳熟能详,提及康复辅助器具,普通大众浑然不知,这个名词虽然还不为人所熟悉,但在民政行业的专业圈子里日益受到关注。如今,市场上现有的康复辅具主要有:分指板、矫形鞋,以及矫形辅具,但这类辅具在生产或者制作时通常是按照固定的尺寸进行生产,从而导致医院统一大小的辅具并不能适配不同的患者,这就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往往难以适配到符合自身身体结构的辅具;同时现有的辅具在进行使用时,其内部结构较为简单,难以利用辅具最大程度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设计方案具备能够利用3D打印技术对该装置进行制造,同时能够对手掌手指大小不同的患者进行适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辅具难以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包括康复辅具主体,所述康复辅具主体包括有上卡套和下卡套,所述上卡套的背面沿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插接片,所述插接片表面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第一卡槽,且所述插接片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合头;所述下卡套的正面且与插接片相对应的位置处沿环形等距离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壁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第二卡槽,且两个第二卡槽之间设有第二卡合头,所述下卡套内腔的中部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为中空结构,且该按摩凸起的背面为开口状,所述按摩凸起的内部设有远红外陶瓷粉;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有技术中具备整体结构的辅具一分为二,并可实现对一分为二的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单独打印制造,且使最后得到的部件能够轻松的进行组合使用,而且在使用时能够适配手掌和手指大小不同的患者,从而使得该装置具备了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在下卡套的内部设置的按摩凸起,一方面能够在患者使用时对患者的手心位置进行辅助按摩效果,另一方面,配合按摩凸起中的远红外陶瓷粉,能够有效地改善手部的微循环,促使正常微循,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中,所述上卡套的左侧包括有与其一体成型的五指,且每个指头上均固定连接有上柔性格栅,所述上柔性格栅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手指套;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利于患者的手指在手指套的内部进行转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中,所述下卡套的左侧也包括有与其一体成型的五指,且每个指头上均固定连接有下柔性格栅,所述下柔性格栅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下手指套,且每个所述下手指套的表面也开设有插孔;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利于患者的手指在手指套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方便上卡套和下卡套进行组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中,所述上卡套的表面和上手指套的表面均开设有用于康复辅具主体内部空气流通的透气孔;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利于装置的内部与外界进行空气流通,提升患者手部的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中,所述下卡套的背面设有扣合板,所述扣合板的正面且与每个按摩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头,所述密封头的大小与按摩凸起背面的开口相适配,且所述扣合板通过密封头插接在下卡套背面的按摩凸起的内部;该设计的出现,能够对多个按摩凸起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中,所述插接片的形状和大小与插孔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卡合头与第二卡槽相适配、第二卡合头与第一卡槽相适配;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利于插接片进入至插孔中,并方便插接片在插孔中位置的调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中,所述上卡套通过所述插接片插接在所述下卡套的插孔中,且第一卡合头置于第二卡槽中、第二卡合头置于第一卡槽中;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利于装置的连接,并方便对上卡套和下卡套之间间隙的调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中,所述按摩凸起为椭圆结构设计,且按摩凸起的亲肤面为光滑面;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利于提升患者手心的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有技术中具备整体结构的辅具一分为二,并可实现对一分为二的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单独打印制造,且使最后得到的部件能够轻松的进行组合使用,而且在使用时能够适配手掌和手指大小不同的患者,从而使得该装置具备了较好的适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下卡套的内部设置的按摩凸起,一方面能够在患者使用时对患者的手心位置进行辅助按摩效果,另一方面,配合按摩凸起中的远红外陶瓷粉,能够有效地改善手部的微循环,促使正常微循,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卡套表面所开设的透气孔,能够有利于装置的内部与外界连通,从而方便患者手部的换气,避免装置的内部热量过高。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手指套上设有柔性格栅,能够有利于适配患者的手指关节处,从而方便患者的手指关节进行活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卡套和下卡套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卡套和下卡套的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卡合头抽出插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按摩凸起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扣合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康复辅具主体;2、上卡套;201、插接片;202、第一卡合头;203、第一卡槽;3、下卡套;301、第二卡槽;302、第二卡合头;4、上柔性格栅;5、上手指套;6、透气孔;7、下手指套;8、下柔性格栅;9、按摩凸起;901、远红外陶瓷粉;10、插孔;11、扣合板;12、密封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包括康复辅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辅具主体(1)包括有上卡套(2)和下卡套(3),/n所述上卡套(2)的背面沿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插接片(201),所述插接片(201)表面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第一卡槽(203),且所述插接片(20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合头(202);/n所述下卡套(3)的正面且与插接片(201)相对应的位置处沿环形等距离开设有插孔(10),所述插孔(10)内壁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第二卡槽(301),且两个第二卡槽(301)之间设有第二卡合头(302),所述下卡套(3)内腔的中部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按摩凸起(9),所述按摩凸起(9)为中空结构,且该按摩凸起(9)的背面为开口状,所述按摩凸起(9)的内部设有远红外陶瓷粉(9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包括康复辅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辅具主体(1)包括有上卡套(2)和下卡套(3),
所述上卡套(2)的背面沿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插接片(201),所述插接片(201)表面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第一卡槽(203),且所述插接片(20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合头(202);
所述下卡套(3)的正面且与插接片(201)相对应的位置处沿环形等距离开设有插孔(10),所述插孔(10)内壁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第二卡槽(301),且两个第二卡槽(301)之间设有第二卡合头(302),所述下卡套(3)内腔的中部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按摩凸起(9),所述按摩凸起(9)为中空结构,且该按摩凸起(9)的背面为开口状,所述按摩凸起(9)的内部设有远红外陶瓷粉(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套(2)的左侧包括有与其一体成型的五指,且每个指头上均固定连接有上柔性格栅(4),所述上柔性格栅(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手指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上肢矫形康复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套(3)的左侧也包括有与其一体成型的五指,且每个指头上均固定连接有下柔性格栅(8),所述下柔性格栅(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下手指套(7),且每个所述下手指套(7)的表面也开设有插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全张文滔刘军刘文军张艳玲江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