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展伟专利>正文

一种活虾运输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09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活虾运输笼,包括:笼架,其包括镀锌钢丝的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和第三框架组件拼接形成,其中,第一框架组件形成层状框架,第二框架组件、第三框架组件交叉设置于第一框架组件中分别对第一框架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加固支撑;渔网,可拆卸套设于笼架外部,渔网顶部具有可控张合的笼口,活虾通过笼口进出。本运输笼中笼架通过多个框架组件并通过夹码钉拼接组装,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采用镀锌钢丝提高防锈蚀的能力,提高耐用性,而且无需进行焊接,组装工艺简便,质量较轻,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虾运输笼
本技术属于水产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活虾运输笼。
技术介绍
水产行业中对活虾进行运输时通常采用运输笼进行装卸,市场上的运输笼采用的是单段铁丝进行焊接成笼状结构,这种运输笼质量较大,装卸使用时相对费时费力,而且在制造时焊接部位多,工艺麻烦,长期使用后容易锈蚀出现焊点脱落,导致变形损坏,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活虾运输笼,制造组装工艺简单方便,质量较轻,经久耐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活虾运输笼,包括:笼架,其包括镀锌钢丝的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和第三框架组件拼接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形成层状框架,第二框架组件、第三框架组件交叉设置于第一框架组件中分别对第一框架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加固支撑;渔网,固定于所述笼架外部,所述渔网顶部具有可控张合的笼口,活虾通过笼口进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为长方形框体,且一边角垂直于框体平面凸出设有折钩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一支撑骨条,第一支撑骨条两端垂直折弯形成长方形折圈部,所述第二骨架相互对称设置连接在第一骨架上,所述第一支撑骨条在第一方向上对第一框架组件加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三骨架,所述第三骨架具有第二支撑骨条以及一体成型在第二支撑骨条上的折形部,所述折形部前端中部凸出设置T形骨条,所述第三骨架互相对称设置连接在第一框架组件上,所述第二支撑骨条和第一支撑骨条相垂直,其中第二支撑骨条在第二方向上对第二框架组件加固,所述T形骨条、折形部均对所述第一骨架之间进行支撑加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上均穿设胶管并通过若干夹码钉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渔网套设于笼架外部且通过渔丝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渔网套设于笼架外部且通过胶丝绳缠绕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笼口处设拉绳对笼口进行张合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运输笼中笼架通过多个框架组件并通过夹码钉拼接组装,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采用镀锌钢丝提高防锈蚀的能力,提高耐用性,而且无需进行焊接,组装工艺简便,质量较轻,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活虾运输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笼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三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一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用于本技术。参阅图1-图5,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活虾运输笼,具有笼架1,其包括镀锌钢丝的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和第三框架组件拼接形成,由于国家提倡暂停使用冷镀锌钢丝,本实施例中选用热镀锌钢丝,热镀锌钢丝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备较好的抗拉性能和韧性,在使用时尽管多层的运输笼进行叠加也不会产生结构破坏,传统的运输笼由于采用的是铁管进行焊接,成型工艺较为麻烦,由于焊点较多,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脱落,导致变形,特别是在进行搬运时极为费时费力,采用镀锌钢丝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上的不足,具体的,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形成层状框架,参阅图1中的方向,第二框架组件、第三框架组件交叉设置于第一框架组件中分别对第一框架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加固支撑,同时,第三框架组件也起到在第一框架组件竖直的方向上进行结构加固,在三个方向上有效实现运输笼整体的加固,在运输笼的具体使用场景中,活虾装在运输笼中后都进行层层的叠加后运输,因此必须将牢固度做到合乎结构强度的要求,将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和第三框架组件进行拼接的工艺较简单,而且无需焊接,镀锌钢丝耐锈蚀性较强,耐用度高;笼架1成型后再从外部可拆卸套设上渔网2,所述渔网2顶部具有可控张合的笼口,活虾通过笼口进出,装卸使用较方便。针对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骨架3,如图3,所述第一骨架3为长方形框体,且一边角垂直于框体平面凸出设有折钩部31,拼装时,两个第一骨架3所形成的平面上下平行对齐,且折钩部31位于对角线处,两个第一骨架3撑起了整个笼架1的基本空间结构,折钩部31的长度决定了整个笼架1的高度,可适当对折钩部31的长度进行设计调整改变运输笼的容量。还有,参阅图4,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骨架4,所述第二骨架4包括第一支撑骨条41,第一支撑骨条41两端垂直折弯形成长方形折圈部42,所述第二骨架4相互对称设置连接在第一骨架3上,所述第一支撑骨条41在第一方向上对第一框架组件加固,需要注意的是,折圈部42的高度和折钩部31的长度值相同,两个第二骨架4沿相互之间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和第一骨架3进行连接,在第一方向和笼架1的高度方向上进行支撑加固的作用。并且,如图5,所述第三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三骨架5,所述第三骨架5具有第二支撑骨条51以及一体成型在第二支撑骨条51上的折形部52,所述折形部52前端中部凸出设置T形骨条53,所述第三骨架5互相对称设置连接在第一框架组件上,所述第二支撑骨条51和第一支撑骨条41相垂直,其中第二支撑骨条51在第二方向上对第二框架组件加固,所述T形骨条53、折形部52均对所述第一骨架3之间进行支撑加固,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折形部52的高度和T形骨条53的长度和折圈部42高度、折钩部31的长度相同,第二支撑骨条51对笼架1在第二方向上进行加固支撑,T形骨条53对笼架1的厚度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支撑,经过三个框架组件拼接后形成牢固的笼架1主体,整体的质量较轻,运输使用都极为省力。由于运输笼长期接触海水,笼架1容易发生腐蚀和生锈现象,为了进一步的增强抗锈蚀能力,在所述第一骨架3、第二骨架4和第三骨架5上均穿设胶管并且外部通过若干夹码钉6固定,同时避免了使用时的磨损,进一步提高耐用性。此外,将渔网2套在笼架1的外部后将渔丝绑定在笼架1上,当需要拆卸时剪断即可,方便快捷,夹码钉6可选为镀锌夹码钉或不锈钢夹码钉,一般镀锌夹码钉防锈时间在两年内,不锈钢夹码钉在5到10年之间,价格不同,耐用的时间也不同,具体进行参考使用。最后如图1还有,所述笼口处设拉绳7对笼口进行张合控制,拉紧拉绳7将笼口进行收缩关闭,手动拉开笼口即可倒入、倒出活虾,使用方便可靠。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完成了整个运输笼的制作,当然了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笼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例中,再穿设胶丝绳绑定在渔网2和笼架1的外部进一步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运输笼中笼架通过多个框架组件并通过夹码钉拼接组装,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采用镀锌钢丝提高防锈蚀的能力,提高耐用性,而且无需进行焊接,组装工艺简便,质量较轻,方便实用。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虾运输笼,其特征在于,包括:/n笼架,其包括镀锌钢丝的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和第三框架组件拼接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形成层状框架,第二框架组件、第三框架组件交叉设置于第一框架组件中分别对第一框架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加固支撑;/n渔网,固定于所述笼架外部,所述渔网顶部具有可控张合的笼口,活虾通过笼口进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虾运输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笼架,其包括镀锌钢丝的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和第三框架组件拼接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形成层状框架,第二框架组件、第三框架组件交叉设置于第一框架组件中分别对第一框架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加固支撑;
渔网,固定于所述笼架外部,所述渔网顶部具有可控张合的笼口,活虾通过笼口进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虾运输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为长方形框体,且一边角垂直于框体平面凸出设有折钩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虾运输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一支撑骨条,第一支撑骨条两端垂直折弯形成长方形折圈部,所述第二骨架相互对称设置连接在第一骨架上,所述第一支撑骨条在第一方向上对第一框架组件加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展伟
申请(专利权)人:梁展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