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00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双三氟虫脲,活性成分B选自溴氰虫酰胺、氟吡呋喃酮的一种。所述的组合物中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80~80:1,活性成分总重量占组合物的百分含量为1%~80%,组合物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有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组合物可有效防治农作物常见鳞翅目、同翅目、缨翅目害虫,尤其可用于防治小菜蛾、白粉虱,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应用,属于农药杀虫剂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药大量、频繁施用,使得害虫对药剂的抗性上升速度越来越快,导致近年来粉虱、蓟马、小菜蛾等抗性害虫发生越来越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烟碱类的药剂虽对于小菜蛾、粉虱等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但长期使用,害虫已出现明显的抗药性。寻找对抗性害虫防效好,且能延缓害虫抗性的农药或农药组合物是农药生产企业的研发课题之一。双三氟虫脲(Bistrifluron)为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其化学名称为:1-[2-氯-3,5-双(三氟甲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CAS号为201593-84-2。双三氟虫脲为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可显著抑制昆虫的生产发育作用,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可用于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防治。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为双酰胺类杀虫剂,其化学名称为:3-溴-1-(3-氯-2吡啶基)-4'-氰基-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吡唑-5-甲酰胺,CAS号为736994-63-1。溴氰虫酰胺作用机理是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主要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使内部储存的钙非正常流失,导致昆虫肌肉麻痹而死亡;与其它类型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有效杀灭鳞翅目幼虫;也可用于杀灭蓟马、蚜虫和其他害虫,包括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氟吡呋喃酮(Flupyradifurone)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其化学名称为:4-[(6-氯-3-吡啶基甲基)(2,2-二氟乙基)氨基]呋喃-2(5H)-酮,CAS号为951659-40-8。氟吡呋喃酮作用于靶标害虫的中枢神经系统,为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激动剂。它的作用类似于天然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键合受体蛋白,随后激活受体产生生物反应,使神经细胞处于激动状态;但与乙酰胆碱不同,氟吡呋喃酮不会被乙酰胆碱酯酶结合而失活,因此突触后受体持续开放,其持效作用导致昆虫神经系统失调,继而导致昆虫神经系统崩溃。氟吡呋喃酮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优势为速效、高效、持效,对环境友好,毒性低。氟吡呋喃酮能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可有效防治传播病毒和细菌的媒介害虫;由于其具有渗透作用,所以即便药剂只喷洒到叶片顶端,也可以成功防治在底部取食的害虫,对隐蔽害虫也有效。目前,在农药使用中,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害虫抗性的有效办法。复配的产品除了能有效提高防效外,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延缓了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虫害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并未公开双三氟虫脲与溴氰虫酰胺或氟吡呋喃酮的复配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可用于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可以有效降低活性成分的施用剂量,减少环境污染,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中活性成分A为双三氟虫脲,活性成分B选自溴氰虫酰胺、氟吡呋喃酮中的一种。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80:1;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50~50:1;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40~40:1;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溴氰虫酰胺与双三氟虫脲的质量比为1:2~1:20;氟吡呋喃酮与双三氟虫脲的质量比为2:1~1:10。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的1%~80%,优选10%~50%。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组合物可与农药辅助成分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进一步地,所述载体为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任一种、二种或三种,水优选去离子水;进一步地,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己酮、N-辛基吡咯烷酮、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醇胺、异丙胺、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还可加入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消泡剂等其他功能性助剂;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其他功能性助剂选自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剂选自渗透剂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T(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盐)、氮酮或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或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磷酸三苯酯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柠檬酸、丁二酸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上述物质均可通过市售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按照本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农药上可接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双三氟虫脲,活性成分B选自溴氰虫酰胺、氟吡呋喃酮中的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双三氟虫脲,活性成分B选自溴氰虫酰胺、氟吡呋喃酮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80~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50~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40~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溴氰虫酰胺与双三氟虫脲的质量比为1:2~1:20;氟吡呋喃酮与双三氟虫脲的质量比为2:1~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家成熊风李建国司国栋吕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