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97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包括雨水收集过滤池和绿化区,所述的雨水收集过滤池包括池体,池体内部空间被上述N个隔墙分隔为N+1个沉淀池,第N+1沉淀池上设置出水口,出水口与净水池相连,净水池通过水泵与总管相连,所述的总管通过第一分管与绿化区相连,所述的绿化区包括与第一分管相连的框体,所述框体由孔管拼接而成,每个方形框架体内设置有种植盆,种植盆底部与方形框架体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池体内部空间设置N个隔墙形成N+1个沉淀池,每个隔墙上均开设有溢流口,工厂地面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池体,经过N+1个沉淀池沉淀,之后进入净水池,通过水泵输送至不同的用水区,实现水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构筑物的日益增多,可供城市绿化的地方也随之压缩的越来越少。城市特别是地下构筑物等绿化面积的降低,必然带来一系列如空气质量和缺乏生机等不良影响,缺乏绿化使得使用环境更显不适。为此,人们一直寻求方法提高使用空间的绿化面积。在一些生态工厂,地面通常也会有规律的增添一些条形化的绿化带,这些绿化带通常会使用工业用水来进行浇灌,较为耗费水资源。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包括雨水收集过滤池和绿化区,所述的雨水收集过滤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底壁低于地面以下,侧壁高出地面以上,池体内部通过N个隔墙分隔开,分别为第一隔墙、第二隔墙、……、第N隔墙,池体内部空间被上述N个隔墙分隔为N+1个沉淀池,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N+1沉淀池,每个隔墙上均开设有溢流口,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N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到第N溢流口是逐渐升高的,第一沉淀池上设置进水口,进水口与地面齐平且低于第一溢流口,第N+1沉淀池上设置出水口,出水口高于第N溢流口,所述的出水口与净水池相连,所述的净水池通过水泵与总管相连,所述的总管通过第一分管与绿化区相连,所述的绿化区包括与第一分管相连的框体,所述框体由孔管拼接而成,且形成成行成列排布的多个方形框架体,孔管内侧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喷水孔,每个方形框架体内设置有种植盆,所述的种植盆壁面和地面布设有多个微孔,种植盆底部与方形框架体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材料。优选地,所述的溢流口处还设置有滤网。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的总管相连的第二分管,所述的第二分管与消防总管相连。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的总管相连的第三分管,所述的第三分管与喷泉管相连。优选地,所述种植盆的四周搭接在方形框架体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池体内部空间设置N个隔墙形成N+1个沉淀池,每个隔墙上均开设有溢流口,工厂地面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池体,经过N+1个沉淀池沉淀,之后进入净水池,通过水泵输送至不同的用水区,实现水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2、本技术通过设置由孔管拼接而成的框体,孔管内侧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喷水孔,每个方形框架体内设置有种植盆,种植盆壁面和地面布设有多个微孔,种植盆底部与方形框架体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材料,浇灌后多余的水分会向吸水材料渗透,从而达到蓄水的目的,进一步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的绿化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的绿化区的剖视图;图中:1、沉淀池;2、溢流口;3、进水口;4、出水口;5、净水池;6、水泵;7、绿化区;71、孔管;72、喷水孔;73、种植盆;74、吸水材料;8、消防区;9、喷泉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包括雨水收集过滤池和绿化区7,雨水收集过滤池包括池体,池体底壁低于地面以下,侧壁高出地面以上,池体内部通过N个隔墙分隔开,分别为第一隔墙、第二隔墙、……、第N隔墙,池体内部空间被上述N个隔墙分隔为N+1个沉淀池1,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N+1沉淀池,每个隔墙上均开设有溢流口2,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N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到第N溢流口是逐渐升高的,溢流口处还设置有滤网,第一沉淀池上设置进水口3,进水口3与地面齐平且低于第一溢流口,第N+1沉淀池上设置出水口4,出水口4高于第N溢流口,出水口4与净水池5相连,净水池5通过水泵6与总管相连,总管通过第一分管与绿化区7相连,绿化区7包括与第一分管相连的框体,框体由孔管71拼接而成,且形成成行成列排布的多个方形框架体,孔管71内侧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喷水孔72,每个方形框架体内设置有种植盆73,种植盆73的四周搭接在方形框架体上,种植盆73壁面和地面布设有多个微孔,种植盆73底部与方形框架体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材料74,总管还连接有第二分管和第三分管,第二分管与消防总管相连,第三分管与喷泉管相连。本技术使用时,工厂地面雨水通过进水口3进入池体,经过N+1个沉淀池1沉淀,之后进入净水池5,通过水泵6输送至绿化区7、消防区8和喷泉区9,实现水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水通过第一分管进入绿化区7内的孔管,从喷水孔72喷出,对种植盆73内的植物进行浇灌,浇灌后多余的水分会向吸水材料74渗透,从而达到蓄水的目的,进一步节省水资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过滤池和绿化区,所述的雨水收集过滤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底壁低于地面以下,侧壁高出地面以上,池体内部通过N个隔墙分隔开,分别为第一隔墙、第二隔墙、……、第N隔墙,池体内部空间被上述N个隔墙分隔为N+1个沉淀池,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N+1沉淀池,每个隔墙上均开设有溢流口,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N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到第N溢流口是逐渐升高的,第一沉淀池上设置进水口,进水口与地面齐平且低于第一溢流口,第N+1沉淀池上设置出水口,出水口高于第N溢流口,所述的出水口与净水池相连,所述的净水池通过水泵与总管相连,所述的总管通过第一分管与绿化区相连,所述的绿化区包括与第一分管相连的框体,所述框体由孔管拼接而成,且形成成行成列排布的多个方形框架体,孔管内侧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喷水孔,每个方形框架体内设置有种植盆,所述的种植盆壁面和地面布设有多个微孔,种植盆底部与方形框架体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工厂地面绿化,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过滤池和绿化区,所述的雨水收集过滤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底壁低于地面以下,侧壁高出地面以上,池体内部通过N个隔墙分隔开,分别为第一隔墙、第二隔墙、……、第N隔墙,池体内部空间被上述N个隔墙分隔为N+1个沉淀池,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N+1沉淀池,每个隔墙上均开设有溢流口,相应地分别为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N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到第N溢流口是逐渐升高的,第一沉淀池上设置进水口,进水口与地面齐平且低于第一溢流口,第N+1沉淀池上设置出水口,出水口高于第N溢流口,所述的出水口与净水池相连,所述的净水池通过水泵与总管相连,所述的总管通过第一分管与绿化区相连,所述的绿化区包括与第一分管相连的框体,所述框体由孔管拼接而成,且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姣君林晓珺胡晓轶尹小琴陈建华曹武华栾正云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