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84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5
在具有双重防振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存在着下述课题:在将驱动压缩机用电动机的电气元器件放在防振台上,并将进行其他控制的电气元器件固定于壳体的情况下,两个电气元器件的振动状态即错位产生差异,应力施加于配线。经由壳体(20)的底部件(20a)、第二弹性部件(24)、台座(21)和第一弹性部件(23)配置压缩机(1),并将驱动压缩机用电动机的第一电气元器件(31)和进行其他控制的第二电气元器件(32)固定并配置于台座(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对热泵装置而言,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存在低噪声性能的需求。为了实现低噪声性能,需要抑制构成热泵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的振动传递到整个设备。为了这一目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119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双重防振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经由第二防振件将支撑部件配置在机体内,并且经由第一防振件将压缩机安装于支撑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关于电气元器件的配置的记载。对于驱动压缩机用电动机的电气元器件而言,也可以考虑在压缩机的附近,配置于专利文献1的支撑部件上。但一般来说,对于进行膨胀阀的控制等热泵装置的整体性控制的电气安装部件而言,通常在远离压缩机的位置固定于壳体。这样,若将驱动压缩机用电动机的电气元器件固定于在第一防振件上的支撑部件,并将进行整体控制的电气元器件配置于壳体,则有两个电气元器件的振动状态即错位产生差异,从而应力施加于配线这一课题。并且,这样的振动造成的重复应力有可能引起配线的接触不良或断线。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根据第一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壳体、第二弹性部件、台座、第一弹性部件、压缩机、第一电气元器件、以及第二电气元器件。壳体具有底部件。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台座经由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压缩机经由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第一电气元器件驱动压缩机用电动机。第二电气元器件进行与第一电气元器件不同的控制。第一电气元器件和第二电气元器件固定于台座。在第一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第一电气元器件和第二电气元器件配置在共用的台座上,所以即使该台座振动,也不容易在两个电气元器件之间产生错位,因此,两个电气元器件之间的配线不容易脱落或断线。第二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一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还具备膨胀阀。第二电气元器件至少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控制。第三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具备电气元器件单元。电气元器件单元是将第一电气元器件和第二电气元器件一体化的单元。电气元器件单元固定于台座。在第三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使第一电气元器件和第二电气元器件一体化,所以配线较短就可以,并且在振动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或断线。第四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三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电气元器件单元还具有电气元器件外壳。第一电气元器件和第二电气元器件收容并固定于电气元器件单元。因为第一电气元器件和第二电气元器件收容于电气元器件外壳中,所以可以防止灰尘、水等附着到第一电气元器件和第二电气元器件。第五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中的任一个制冷循环装置中,还具有空气热交换器、风扇、以及风扇电动机。风扇生成向空气热交换器的空气流。风扇电动机驱动风扇。风扇电动机被第二电气元器件控制。风扇和风扇电动机固定于台座。在第五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第二电气元器件和风扇电动机固定于共用的台座,所以不容易产生第二电气元器件与风扇电动机之间的错位。因此,用于运转风扇的配线不容易脱落或断线。并且,能够抑制台座的振动,降低噪音。第六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五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空气热交换器固定于台座。在第六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风扇和空气热交换器固定于同一个振动的台座,所以与其中一方放置在振动的台座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由于空气流的紊乱而产生偏流。第七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五观点或第六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还具有整流部。整流部对风扇的送风进行整流。整流部固定于台座。在第七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整流部和风扇一起固定于台座,所以抑制偏流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图。图3是从前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从上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元器件单元30的配置图。图6是变形例1A的电气元器件单元30的配置图。图7是变形例1B的电气元器件单元30的配置图。图8是变形例1C的电气元器件单元30的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1)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表示制冷剂回路。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是使用热泵的水加热和/或冷却装置。该装置可以用被加热或冷却的水,作为热水器和/或冷水器而使用。另外,该装置也可以将被加热或冷却的水用作介质,构成进行制热、制冷的空调装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1、储罐2、四通切换阀3、空气热交换器4、止回阀9、第一膨胀阀7、第二膨胀阀8、节能器热交换器10、以及水热交换器11。各设备和分支12用管道41至54连接,使制冷剂在各设备循环,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装置100还具备向空气热交换器4送空气的风扇5和驱动风扇的电动机6。在对水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制冷循环装置100如下工作。制冷剂在压缩机1被压缩并输送到作为冷凝器的水热交换器11。制冷剂主要在第一膨胀阀7减压,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空气热交换器4汽化,然后再次被输送到压缩机1。水从进水侧管道61进入水热交换器11被制冷剂加热,然后从出水侧管道62排出。水的加热和冷却通过利用四通切换阀3的切换变更制冷剂的流向来进行。在对水进行冷却的情况下,水热交换器11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2)各设备在制冷循环装置内的配置对于各设备在制冷循环装置内的配置,用图3的正视图、图4的俯视图、以及图5的电气元器件单元30的配置图来说明。为了容易理解,在图3、图4和图5中,适当地省略了制冷剂管道、信号线及电力线等电气配线等的详细图示。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壳体20由底部件20a、顶部件20b、前部件20c、右侧部件20d、后部件20e和左侧部件20f构成。壳体20覆盖着构成制冷循环的设备的外侧。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20内部的空间被分隔板25大致分隔为左侧的热交换室和右侧的机械室,热交换室配置有空气热交换器4和风扇5,机械室配置有压缩机1等设备。如图3所示,在机械室内,在底部件20a上配置有四个第二弹性部件24,在第二弹性部件24上配置有台座21。在图4中,第二弹性部件24配置在台座21的角落,但是第二弹性部件24也可以由较大的一个构成,也可以分割为两个以上。第二弹性部件24的材料是橡胶或氨基甲酸乙酯。压缩机1包括弹性部件安装部22。弹性部件安装部22安装有第一弹性部件23。压缩机1通过三个第一弹性部件23和螺栓(未图示)支撑在台座21上。第一弹性部件23是防振橡胶。压缩机1可以用第一弹性部件和螺栓支撑在台座21上,也可以仅用第一弹性部件支撑在台座21上。对于第一弹性部件23而言,只要能够支撑压缩机1,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备:/n壳体(20),其具有底部件(20a);/n第二弹性部件(24),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n台座(21),其经由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n第一弹性部件(23),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n压缩机(1),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压缩制冷剂;/n第一电气元器件(31),其固定于所述台座,驱动压缩机用电动机;以及/n第二电气元器件(32),其固定于所述台座,进行与所述第一电气元器件不同的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70228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20),其具有底部件(20a);
第二弹性部件(24),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台座(21),其经由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第一弹性部件(23),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
压缩机(1),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压缩制冷剂;
第一电气元器件(31),其固定于所述台座,驱动压缩机用电动机;以及
第二电气元器件(32),其固定于所述台座,进行与所述第一电气元器件不同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膨胀阀(7),
所述第二电气元器件至少对所述膨胀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气元器件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山和志冈本哲也津村宜伸陈柯壁浮舟正伦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