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69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系统包括:边缘叶节点,与外界网络进行数据交互,边缘叶节点连接有负载均衡设备;交换机节点,与边缘叶节点连接;云平台节点,与交换机节点连接;SDN控制器,与边缘叶节点、交换机节点、负载均衡设备连接,基于云平台节点中安装的软件负载均衡器的配置信息,对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通过设置硬件的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有效提高高并发高吞吐情况下负载均衡器的性能,降低了服务器的资源损耗,网络拓扑具有更好的可扩性,能够适合更多的业务场景。而且通过软件负载均衡器以及SDN控制器对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可以实现多点同时配置,有效掌握服务器及应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涉及负载均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云平台,也称作云计算平台、云计算管理平台等,其作用是不间断地向用户交付应用、内容和服务,但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和增长以及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企业需要越来越多地服务器提供互联网或内部网络服务。负载均衡(LoadBalance,LB)服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运行。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现有的负载均衡服务通常包括硬件均衡服务和软件均衡服务两种,但是现有的软件负载均衡服务性能低、负载均衡策不灵活、流量管理不详细、不易维护。而硬件负载均衡服务不仅价格较贵,而且负载均衡设备是单点配置,无法有效掌握服务器及应用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包括:边缘叶节点,与外界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有负载均衡设备;交换机节点,与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云平台节点,与所述交换机节点连接;SDN控制器,与所述边缘叶节点、所述交换机节点、所述负载均衡设备连接,基于所述云平台节点中安装的软件负载均衡器的配置信息,对所述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交换机节点为脊叶结构,所述交换机节点包括:脊节点,与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叶节点,与所述脊节点连接,所述云平台节点还与所述叶节点连接。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云平台节点包括计算节点、控制节点,每个所述计算节点或所述控制节点分别与不同的所述交换机节点连接。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云平台节点为OpenStack,所述SDN控制器为OpenDaylight,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为Octavia。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方法,应用在如上述任意一个示例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云平台节点创建软件负载均衡器,并将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对应的配置信息发送至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负载均衡设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提供负载均衡服务。在一个示例中,将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对应的配置信息发送至SDN控制器,包括:通过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提供的驱动,调用相应插件的Rest客户端;通过所述Rest客户端将配置信息同步到SDN控制器的数据库。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云平台节点为OpenStack,所述SDN控制器为OpenDaylight,所述负载均衡软件为Octavia,所述相应插件为Networking-odl插件,所述数据库为ODLDataStore。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VIP、Pool、Health-monitor、Listener中的至少一种。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云平台节点创建软件负载均衡器,并将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对应的配置信息发送至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负载均衡设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提供负载均衡服务。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云平台节点创建软件负载均衡器,并将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对应的配置信息发送至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负载均衡设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提供负载均衡服务。通过本申请提出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硬件的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有效提高高并发高吞吐情况下负载均衡器的性能,降低了服务器的资源损耗,网络拓扑具有更好的可扩性,能够适合更多的业务场景。而且通过软件负载均衡器以及SDN控制器对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可以实现多点同时配置,有效掌握服务器及应用状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设备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方法的具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包括:边缘叶节点、交换机节点、云平台节点以及SDN控制器。边缘叶节点(Borderleaf)主要用于我方系统与外界网络进行数据交互。这里的我方系统指的是,我方的云平台、用于执行负载均衡的相关节点以及与云平台其他功能相关的节点。边缘叶节点上连接有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设备为硬件设置,可以直接安装在边缘叶节点对应的设备上,独立于操作系统,完成专门的与负载均衡相关的任务。交换机节点通常设置有多个交换机,与边缘叶节点连接。交换机主要用于数据的传输,这多个交换机可以是分成多个层级,例如其可以是传统的三层网络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当然,交换机节点也可以设置为脊叶结构(Spine-Leaf),脊叶结构中包含有脊节点(Spine)、叶节点(Leaf),脊节点与边缘叶节点连接,叶节点与脊节点连接。在脊叶结构中,每个脊节点都可以与下层的叶节点连接,通过SDN控制器下发配置信息,运行BGPEVPN协议。采用脊叶结构可以有带宽利用率高、网络延迟可预测、可扩展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我方系统的工作效率。云平台节点指的是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的平台,基于客户的不同需求,云平台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划分云平台类型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云平台的作用,例如,可以包括存储型云平台、计算型云平台以及综合云计算平台等;当然也可以通过云平台的所属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包括私有云、专属云以及公有云等,在此不对云平台做限定。云平台与交换机节点连接,当交换机节点为脊叶结构时,云平台与叶节点连接,即云平台中的各节点的业务网卡接入叶节点所对应的交换机。云平台中包括有控制节点(ControllerNode)与计算节点(ComputeNode),控制节点主要起到控制作用,计算节点主要起到计算作用,通常情况下,控制节点与计算节点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边缘叶节点,与外界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有负载均衡设备;/n交换机节点,与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n云平台节点,与所述交换机节点连接;/nSDN控制器,与所述边缘叶节点、所述交换机节点、所述负载均衡设备连接,基于所述云平台节点中安装的软件负载均衡器的配置信息,对所述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缘叶节点,与外界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有负载均衡设备;
交换机节点,与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
云平台节点,与所述交换机节点连接;
SDN控制器,与所述边缘叶节点、所述交换机节点、所述负载均衡设备连接,基于所述云平台节点中安装的软件负载均衡器的配置信息,对所述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节点为脊叶结构,所述交换机节点包括:
脊节点,与所述边缘叶节点连接;
叶节点,与所述脊节点连接,所述云平台节点还与所述叶节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节点包括计算节点、控制节点,每个所述计算节点或所述控制节点分别与不同的所述交换机节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节点为OpenStack,所述SDN控制器为OpenDaylight,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为Octavia。


5.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云平台节点创建软件负载均衡器,并将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对应的配置信息发送至SDN控制器;
所述SDN控制器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负载均衡设备;
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提供负载均衡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软件负载均衡器对应的配置信息发送至SDN控制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源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