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0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流矿热电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表面于炉体底部固连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轴上固连有均匀布置的传导柱,且传导柱数量为四;左右所述传导柱的电极分别是负极和正极;前后所述传导柱的电极分别为负极和正极;所述支撑板内壁中固连有均与布置的电极盘;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矿热电炉在工作的过程中,正电极阳极区的发热量较负电极阴极区发热量大,冶炼电流是电极焙烧的主要热能来源,在压放速度均等的情况下电极把持器附近焙烧相近,但由于阳极电极消耗相对较快,并且端头发热阳极更为严重,经常出现电极软硬断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流矿热电炉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竖直正负电极冶炼技术在工业应用中较少,部分相关的冶炼技术尚在摸索过程当中,但该炉型在现有的很稀少的生产线上已初见成效,节能环保优势明显,与交流电炉比具有功率因数高、短网电抗小、无集肤效应等优点,粉料适应性好,生产炉况稳定;与底电极技术直流炉相比,无底电极消耗,所以无需做定期的底电极大修工作,可保障冶炼生产的连续性,关于对的介绍,可参见刊期:于文,冶炼电炉发展现状与直流电炉运用前景浅析,绿色环保·自动化——2018中国·乌兰察布铁合金大会论文集,2018(07),但是,目前直流矿热电炉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矿热电炉在工作的过程中,正电极阳极区的发热量较负电极阴极区发热量大,矿热炉冶炼过程中冶炼电流高达100kA甚至更大,冶炼电流是电极焙烧的主要热能来源,在压放速度均等的情况下电极把持器附近焙烧相近,但由于阳极电极消耗相对较快,并且端头发热阳极更为严重,经常出现电极软硬断事故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纺织机的方案,如专利号:201220627510.8,专利名称为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的专利,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回路转换开关一端及电极对内的一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回路转换开关另一端可选择式与下启动电极及电极对内的另一电极连接。该技术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其通过对回路的转换控制,极大的降低了炉底的损耗,延长矿热电炉的使用寿命,但是该技术方案限制了电极的位置无法使电极充分的与原料接触,从而会降低原料的热熔效果。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制作了特殊的直流矿热电炉,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电极正负极性的切换,从而确保生产过程中正负电极能同步焙烧,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减少断电极事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矿热电炉在工作的过程中,正电极阳极区的发热量较负电极阴极区发热量大,冶炼电流是电极焙烧的主要热能来源,在压放速度均等的情况下电极把持器附近焙烧相近,但由于阳极电极消耗相对较快,并且端头发热阳极更为严重,经常出现电极软硬断事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表面于炉体底部固连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轴上固连有均匀布置的传导柱,且传导柱数量为四;左右所述传导柱的电极分别是负极和正极;前后所述传导柱的电极分别为负极和正极;每个正极所述传导柱均通过导线与正极箱电连接;每个负极所述传导柱均通过导线与负极箱电连接;每个所述传导柱上方于炉体内壁中固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壁中固连有均与布置的电极盘,且电极盘数量为二并相互对应;两个所述电极盘相互对应的一侧内壁中固连有转换盘,且转换盘与电极盘相互贴合;两个所述电极盘内壁中固连有电触头,且电触头与伺服电机信号连通;两个所述电极盘下表面均固连有导电柱,且导电柱均延伸至支撑板下方;两个所述导电柱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凹槽,且凹槽均匀传导柱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电极盘内壁中均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内壁中均通过传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电极柱,且电极柱数量为二并延伸至炉体上空腔;所述支撑板内壁中于支撑板中新线位置固连有马达,且马达驱动轴均通过控制杆与滑块固连;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矿热电炉在工作的过程中,正电极阳极区的发热量较负电极阴极区发热量大,矿热炉冶炼过程中冶炼电流高达100kA甚至更大,冶炼电流是电极焙烧的主要热能来源,在压放速度均等的情况下电极把持器附近焙烧相近,但由于阳极电极消耗相对较快,并且端头发热阳极更为严重,经常出现电极软硬断事故,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矿热炉的供电系统实现电极正负极性的切换,从而确保生产过程中正负电极能同步焙烧,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减少断电极事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提高矿热炉的热熔效率,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制作的矿热电炉时,首先将原料注入炉体内,然后启动矿热电炉,当矿热电炉启动后控制器控制电极柱发热对原料进行热熔,当正极电极柱出现高压负载的情况时,此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九十度,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均匀布置的传导柱转动,由于前方的传导柱为正极,当前方的传导柱转动九十度时会卡入左侧的导电柱的凹槽内,原来与左侧导电柱相连的负极传导柱脱离左侧导电柱,从而可以使导电柱从负极变为正极,同时由于导电柱与左侧电极盘连接,从而可以使左侧电极盘变为正极,同时左侧电极盘上设有的电极柱变为正极,同时后方为负极的传导柱与右侧导电柱凹槽贴合,此时会促使右侧电极柱变为负极,通过导电柱的转动可以使两侧的电极柱转换正负极,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电极柱长时间处于正极,从而增大正极电极柱的负载,导致正极电极柱损坏,当炉体内的原料部分融化时,此时控制器控制马达匀速转动,在马达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滑块带动固连的电极柱转动,当电极柱通过转换盘且与电触头贴合时,此时电触头向电机传送电信号,当电机受到信号后会顺时针转动九十度,由于左侧电极盘为正极,当电机带动正极传导柱转动九十度时,会与右侧导电柱贴合,此时右侧电极盘为正极,在此过程中可以保证电极柱时刻处于正极状态,从而可以防止电极柱正负极切换频繁会降低原料的热熔,同时在电极柱转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原料与电极柱的接触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原料的热熔效率,当正极电极柱出现负载情况时,此时控制器控制传导柱转动,从而可以改变两个导电柱的正负极,然后继续循环转动电极柱并改变电极盘的正负极。优选的,每个所述传导柱外表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传导片,且第一传导片数量为二并相互对对应;每个所述凹槽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传导片,且第二传导片与第一传导片相互配合;工作时,由于导柱外表面固连的第一传导片与凹槽内的第二传导片相互对应,当传导柱伸入凹槽内时,第一传导片与第二传导片会发生贴合,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传导柱与导电柱之间接触不充分从而影响电极柱的正负极的改变,从而影响原料的热熔过程,同时还可以防止传导柱与导电柱之间长时间接触产生磨损的情况。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传导片相对一侧于传导柱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压板,且压板均与传导柱相互垂直;每个所述第二传导片上下两侧于导电柱内壁中均开设有气道,且气道均与外界连通;两个所述气道内壁中均滑动连接有挤压块,且挤压块与压板相互对应;每个所述凹槽底部均固连有气囊,且气囊均与气道连通;工作时,当传导柱卡入凹槽的过程中,传导柱两侧的压板会挤压凹槽上下两侧的挤压块,当挤压块受到挤压后会向气道内滑动,在挤压块滑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气道内的气体压入气囊内,当气体流入气囊内后会使气囊发生膨胀,当气囊膨胀后会挤压第二传导片,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传导片与第二传导片的接触程度,从而防止第一传导片与第二传导片接触不充分影响电极柱正负极的转换。优选的,每个所述电极柱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表面于炉体(1)底部固连有伺服电机(11),且伺服电机(1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驱动轴上固连有均匀布置的传导柱(12),且传导柱(12)数量为四;左右所述传导柱(12)的电极分别是负极和正极;前后所述传导柱(12)的电极分别为负极和正极;每个正极所述传导柱(12)均通过导线与正极箱电连接;每个负极所述传导柱(12)均通过导线与负极箱电连接;每个所述传导柱(12)上方于炉体(1)内壁中固连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内壁中固连有均与布置的电极盘(14),且电极盘(14)数量为二并相互对应;两个所述电极盘(14)相互对应的一侧内壁中固连有转换盘(15),且转换盘(15)与电极盘(14)相互贴合;两个所述电极盘(14)内壁中固连有电触头,且电触头与伺服电机(11)信号连通;两个所述电极盘(14)下表面均固连有导电柱(16),且导电柱(16)均延伸至支撑板(13)下方;两个所述导电柱(16)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凹槽(17),且凹槽(17)均匀传导柱(12)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电极盘(14)内壁中均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5);两个所述滑块(195)内壁中均通过传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电极柱(23),且电极柱(23)数量为二并延伸至炉体(1)上空腔;所述支撑板(13)内壁中于支撑板(13)中新线位置固连有马达,且马达驱动轴均通过控制杆与滑块(195)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表面于炉体(1)底部固连有伺服电机(11),且伺服电机(1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驱动轴上固连有均匀布置的传导柱(12),且传导柱(12)数量为四;左右所述传导柱(12)的电极分别是负极和正极;前后所述传导柱(12)的电极分别为负极和正极;每个正极所述传导柱(12)均通过导线与正极箱电连接;每个负极所述传导柱(12)均通过导线与负极箱电连接;每个所述传导柱(12)上方于炉体(1)内壁中固连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内壁中固连有均与布置的电极盘(14),且电极盘(14)数量为二并相互对应;两个所述电极盘(14)相互对应的一侧内壁中固连有转换盘(15),且转换盘(15)与电极盘(14)相互贴合;两个所述电极盘(14)内壁中固连有电触头,且电触头与伺服电机(11)信号连通;两个所述电极盘(14)下表面均固连有导电柱(16),且导电柱(16)均延伸至支撑板(13)下方;两个所述导电柱(16)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凹槽(17),且凹槽(17)均匀传导柱(12)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电极盘(14)内壁中均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5);两个所述滑块(195)内壁中均通过传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电极柱(23),且电极柱(23)数量为二并延伸至炉体(1)上空腔;所述支撑板(13)内壁中于支撑板(13)中新线位置固连有马达,且马达驱动轴均通过控制杆与滑块(195)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电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导柱(12)外表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传导片(18),且第一传导片(18)数量为二并相互对对应;每个所述凹槽(17)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传导片(19),且第二传导片(19)与第一传导片(18)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回路的直流矿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江萍杜昌红罗胜龙张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源锰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