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及其组拼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87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包括:多块密肋塑料模板,多块密肋塑料模板与定型倒角模块拼接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其中,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材质采用聚碳酸酯板,且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尺寸均相同,每块密肋塑料模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矩形内肋,并且其中,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模板侧边肋固定设置在密肋塑料模板的背面四周,模板侧边肋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加固孔;以及龙骨型钢背楞,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次龙骨和多根平行设置的主龙骨,并且主龙骨与次龙骨相垂直,其中,次龙骨固定连接在模板侧边肋上,主龙骨固定连接在次龙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实现了结构的快速拼装,且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及其组拼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及其组拼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管廊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体系通常采用木模板及铝模板,木模板安装工序多,模板面板强度、刚度不足,浇筑后表面平整度较差;同时加固所用的木方、钢管用量较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对于铝模一次性投入较高,且铝模必须使用脱模剂,拼缝处漏浆较为严重,且在管廊等狭长结构中作业,工作面受限,工人操作较为困难。对于目前现有塑料模板,因面板较薄,面板背部肋板间距较大,使塑料模板面板强度及刚度不满足要求,且模板加固的龙骨背楞较密,增加了材料投入,增加了人工成本。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及其组拼和施工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包括:多块密肋塑料模板,多块密肋塑料模板与定型倒角模块拼接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其中,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材质采用聚碳酸酯板,且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尺寸均相同,每块密肋塑料模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矩形内肋,并且其中,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模板侧边肋固定设置在密肋塑料模板的面板背面四周,模板侧边肋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加固孔;以及龙骨型钢背楞,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次龙骨和多根平行设置的主龙骨,并且主龙骨与次龙骨相垂直,其中,次龙骨固定连接在模板侧边肋上,主龙骨固定连接在次龙骨上。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矩形内肋均设置有一个可周转的回形销,多块密肋塑料模板通过多个回形销拼接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密肋塑料模板的数量为10块,每块密肋塑料模板为矩形,密肋塑料模板的长度为150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5mm,10块密肋塑料模板和两块定型倒角模块拼接形成3000mm×3150mm的整体模块化模板结构,其中两块定型倒角模块设置于10块密肋塑料模板的上部,并且10块密肋塑料模板对称地设置为两行,每行设置有5块。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模板侧边肋的宽度为50mm,矩形内肋将密肋塑料模板内部形成多个150mm×70mm的矩形方格,矩形内肋的宽度为5mm,相邻两个加固孔的间距为50mm,每个矩形方格内设置有一道加强筋,加强筋的宽度为8mm,高度为5mm。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次龙骨采用直径6mm的L形螺栓固定在模板侧边肋的加固孔上,主龙骨采用直径8mm的U形螺栓固定在次龙骨上,其中,主龙骨和次龙骨的交点处为主龙骨固定点,且为对拉螺栓穿孔加固的位置。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次龙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超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一侧边缘150mm,另一端位于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内,并距离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另一侧边缘150mm。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最下面两排的次龙骨上对称地设置两个竖向附加龙骨,附加龙骨的高度为650mm,附加龙骨用于与模板台车下部的调模机构相连接,两个附加龙骨的间距为1500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组拼和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设计和加工S11.加工多块密肋塑料模板,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材质采用聚碳酸酯板,且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尺寸均相同,每块密肋塑料模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矩形内肋;S12.密肋塑料模板在注塑加工过程中,模板侧边肋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加固孔,且每块密肋塑料模板的模板侧边肋上的加固孔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加固孔用于相邻两块密肋塑料模板之间的固定以及密肋塑料模板与龙骨型钢背楞的固定;S13.设置多根次龙骨和多根主龙骨;S14.定型倒角模块的设计,根据管廊内结构截面上方的倒角尺寸将定型倒角模块设计成上下两块拼接而成的定型倒角模块;S2.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组拼S21.将多块密肋塑料模板和两块定型倒角模块拼接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S22.龙骨型钢背楞的拼装,其中,次龙骨沿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的横向布置,主龙骨沿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的纵向布置,次龙骨固定连接在模板侧边肋上,主龙骨固定连接在次龙骨上。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23.在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最下面两排的次龙骨上对称地安装两个竖向附加龙骨,以与模板台车下部的调模机构相连接;其中,次龙骨采用40×60无孔方钢,次龙骨布置间距为400mm,次龙骨采用同L型螺栓及钢板条钩住加固孔进行固定,主龙骨采用60×80的无孔方钢,主龙骨的布置间距为900mm,主龙骨与次龙骨采用角码及自攻钉固定连接,并且主龙骨的侧面间隔900mm设置有一个加固吊钩。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3.模板安装S31.墙体模板结构体系的安装,首先在现场进行模板台车排架的搭设及台车底座的设置,将模板台车推行至管廊舱内需支模的位置后进行墙体模板结构体系的安装,以将墙体模板结构体系与台车排架侧面通过调模机构固定连接;S32.顶板模板结构体系的安装,通过吊装将顶板模板结构体系与台车排架顶端固定连接,顶板模板结构体系的主龙骨搁置于台车排架顶端的可调顶托内;S4.模板台车的应用S41.施工内外墙300mm高导墙;S42.确定台车墙体模板底部控制线、纵向起止线以及台车就位点;S43.根据控制线将模板台车移动至就位点,采用千斤顶抬高台车落下排架底部可调底座;S44.调节墙体模板,利用模板台车的上下调模机构进行墙体模板结构的调整,直至墙体模板垂直度及位移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S45.进行台车排架顶部可调顶托的调节;S46.模板结构体系整体安装调整;S5.模板回缩下落,模板台车前移S6.模板台车拆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及其组拼和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多块密肋塑料模板与龙骨型钢背楞有效连接成整体,采用单元模块化快速拼装,发挥了塑料模板及整体模板结构体系的双重优势,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避免了质量通病的发生,同时形成了模块化模板结构体系,拆装方便快捷,实现了结构的快速建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单块密肋塑料模板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单块密肋塑料模板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定型倒角模块设计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墙体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包括:/n多块密肋塑料模板,多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与定型倒角模块拼接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其中,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材质采用聚碳酸酯板,且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尺寸均相同,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矩形内肋,并且其中,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模板侧边肋固定设置在密肋塑料模板的面板背面四周,所述模板侧边肋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加固孔;以及/n龙骨型钢背楞,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次龙骨和多根平行设置的主龙骨,并且所述主龙骨与所述次龙骨相垂直,其中,所述次龙骨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板侧边肋上,所述主龙骨固定连接在所述次龙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包括:
多块密肋塑料模板,多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与定型倒角模块拼接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其中,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材质采用聚碳酸酯板,且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尺寸均相同,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矩形内肋,并且其中,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模板侧边肋固定设置在密肋塑料模板的面板背面四周,所述模板侧边肋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加固孔;以及
龙骨型钢背楞,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次龙骨和多根平行设置的主龙骨,并且所述主龙骨与所述次龙骨相垂直,其中,所述次龙骨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板侧边肋上,所述主龙骨固定连接在所述次龙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矩形内肋均设置有一个可周转的回形销,多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通过多个所述回形销拼接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数量为10块,每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为矩形,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长度为150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5mm,10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和两块定型倒角模块拼接形成3000mm×3150mm的整体模块化模板结构,其中两块所述定型倒角模块设置于10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的上部,并且10块所述密肋塑料模板对称地设置为两行,每行设置有5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侧边肋的宽度为50mm,所述矩形内肋将所述密肋塑料模板内部形成多个150mm×70mm的矩形方格,所述矩形内肋的宽度为5mm,相邻两个所述加固孔的间距为50mm,每个所述矩形方格内设置有一道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8mm,高度为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采用直径6mm的L形螺栓固定在所述模板侧边肋的所述加固孔上,所述主龙骨采用直径8mm的U形螺栓固定在所述次龙骨上,其中,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的交点处为主龙骨固定点,且为对拉螺栓穿孔加固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超出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一侧边缘150mm,另一端位于所述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内,并距离密肋塑料模板整体结构另一侧边缘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最下面两排的次龙骨上对称地设置两个竖向附加龙骨,所述附加龙骨的高度为650mm,所述附加龙骨用于与模板台车下部的调模机构相连接,两个所述附加龙骨的间距为1500m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块化密肋式塑料模板结构体系的组拼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飞温井泉胡雷嵩葛庆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