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625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三角架、梯形架与矩形架均包括设置于底部、纵截面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矩形的桁架,桁架的顶面为工作面且三角架和梯形架的工作面为斜面、矩形架的工作面为平面,所述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工作面的两侧是通道、中间均匀间隔铰接有多个辊轮且多个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相互之间铰接成一段斜坡及平直路段;升降装置设置于三脚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下方并能够举升至不同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可以实现高度调节、可拆卸、是一种移动便捷的模块化登车桥。

A modular boarding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登车桥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登车桥。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运输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运输路线和场站建设以及运输车辆及装配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但在最快捷的航空货运领域中,由于飞机货仓高度不同,造成搬运叉车等运输工具不能进出飞机货仓直接装卸货物,因此需要登车桥实现与飞机货仓的连接,以便叉车等运输工具能够顺利进入飞机货仓进行批量装卸作业。飞机登车桥作为机场物资装卸系统配套使用设备,故飞机登车桥也需要实现航空转运,这便要求飞机登车桥具有拆卸方便、体重轻、体积小的特点,能够通过飞机进行转运。然而,现有的飞机登车桥,所占空间大、登车高度调节适配性差、移动运行不便捷等技术问题,不便于航空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登车桥,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快速拆装实现高度调节、长度调节、便携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包括三角架、梯形架、矩形架、升降装置及装卸平台;所述三角架、梯形架与矩形架均包括设置于底部、纵截面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矩形的桁架,桁架的顶面为工作面且三角架和梯形架的工作面为斜面、矩形架的工作面为平面,所述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工作面的两侧是通道、中间均匀间隔铰接有多个辊轮且多个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相互之间铰接成一段斜坡及平直路段;升降装置设置于三脚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下方并能够举升至不同高度。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下支撑板和固定设置于下支撑板中央的液压促动器,所述液压促动器的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升降缸筒,所述升降缸筒内部设置有能够沿升降缸筒上下滑动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杆及升降缸筒上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开孔,开孔内穿有销钉。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有移动轮且移动轮能够跟随升降杆的滑动伸出或缩回升降缸筒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支撑板顶部开设能够嵌套三角架、梯形架、矩形架桁架的沟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卸平台包括设置于底部、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桁架和设置于桁架顶面的工作面,工作面为一块完整的矩形平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卸平台、三角架、梯形架与矩形架的桁架两端均设置有通过销钉相互铰接的铰接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角架和梯形架工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10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液压促动器缸筒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支撑板上,伸缩杆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支撑板上,伸缩杆的伸缩可以实现上下支撑板的距离变化,从而实现升降装置的高度调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升降缸筒及升降杆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开孔,通过销钉实现升降缸筒及升降杆的固定,从而承受负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在非工作状态时移动轮着地,便于运输模块,工作状态时移动轮收回升降缸筒内,防止模块滑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上支撑板顶部开有沟槽与三角架、梯形架、矩形架桁架嵌套,以实现水平方向的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装卸平台是一个焊接而成的大三角平面,末端开有铰接孔以实现与其他模块的相连。装卸平台用以实现登车桥和目标平台的过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通过升降平台与三脚架、梯形架、矩形架的不同形式,数量组合,利用销钉连接各个模块,实现登车桥的距离、高度调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所有工作面倾角均设定为10度,能使各模块组合后始终保持一个平面,利于运输工作的开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三角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矩形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梯形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升降装置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升降缸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下支撑板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升降装置与三角架组合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升降装置与矩形架组合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装卸平台结构示意图。其中,1、桁架,2、通道,3、辊轮,4、上支撑板,5、升降杆,6、升降缸筒,7、销钉,8、螺钉,9、下支撑板,10、液压促动器,11、沟槽,12、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模块化登车桥,用于机场、货站等装卸货物使用,能够根据需要随意组合成各种长度及高度。如图1至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三角架、梯形架、矩形架、升降装置及装卸平台;所述三角架、梯形架与矩形架均包括设置于底部、纵截面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矩形的桁架1,桁架1的顶面为工作面且三角架和梯形架的工作面为斜面、矩形架的工作面为平面,所述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工作面的两侧是通道2、中间均匀间隔铰接有多个辊轮3且多个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相互之间铰接成一段斜坡及平直路段;升降装置设置于三脚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下方并能够举升至不同高度。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升降装置包括下支撑板9和固定设置于下支撑板9中央的液压促动器10,所述液压促动器10的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支撑板4,所述下支撑板9的两侧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升降缸筒6,所述升降缸筒6内部设置有能够沿升降缸筒6上下滑动的升降杆5,所述升降杆5的顶端与上支撑板4固定连接,设置多个升降缸筒6可增加上支撑板4的载重量并保持上支撑板4的平稳状态。进一步地,升降杆5及升降缸筒6上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开孔,开孔内穿有销钉7,可以将货物重量分散到各个销钉7上,并且可以调整上支撑板4的举升高度。进一步地,升降杆5的底端固定有移动轮12且移动轮12能够跟随升降杆5的滑动伸出或缩回升降缸筒6内,移动轮12伸出便于模块的移动,移动轮12收回能加大升降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地,上支撑板4顶部开设能够嵌套三角架、梯形架、矩形架桁架1的沟槽11,沟槽11与桁架1进行嵌套可以加大横向摩擦力,防止桁架1脱出。进一步地,装卸平台包括设置于底部、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桁架1和设置于桁架1顶面的工作面,工作面为一块完整的矩形平面,装卸平台使用完整平面更有利于安全操作并提高装卸效率。进一步地,装卸平台、三角架、梯形架与矩形架的桁架1两端均设置有通过销钉相互铰接的铰接孔,便于各模块之间快速方便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梯形架、矩形架、升降装置及装卸平台;所述三角架、梯形架与矩形架均包括设置于底部、纵截面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矩形的桁架(1),桁架(1)的顶面为工作面且三角架和梯形架的工作面为斜面、矩形架的工作面为平面,所述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工作面的两侧是通道(2)、中间均匀间隔铰接有多个辊轮(3)且多个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相互之间铰接成一段斜坡及平直路段;升降装置设置于三脚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下方并能够举升至不同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梯形架、矩形架、升降装置及装卸平台;所述三角架、梯形架与矩形架均包括设置于底部、纵截面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矩形的桁架(1),桁架(1)的顶面为工作面且三角架和梯形架的工作面为斜面、矩形架的工作面为平面,所述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工作面的两侧是通道(2)、中间均匀间隔铰接有多个辊轮(3)且多个三角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相互之间铰接成一段斜坡及平直路段;升降装置设置于三脚架、梯形架及矩形架的下方并能够举升至不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下支撑板(9)和固定设置于下支撑板(9)中央的液压促动器(10),所述液压促动器(10)的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支撑板(4),所述下支撑板(9)的两侧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升降缸筒(6),所述升降缸筒(6)内部设置有能够沿升降缸筒(6)上下滑动的升降杆(5),所述升降杆(5)的顶端与上支撑板(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一陈家恒陈博唐海欧关畅金恩沛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