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士平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44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钢材加工机械配合完成,所述钢材加工机械包括底板、传送装置、翻转装置、支撑机构、固定机构、开孔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传送装置将方形钢管间歇性向前输送,固定机构固定住方形刚管前端,开孔机构进行开孔,当开孔刀具成功在方形钢管上开出圆孔时,开孔刀具内部的打磨机构工作对毛刺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固定机构松开方形钢管,翻转机构间歇性带动方形钢管进行九十度翻转,从而实现反复进行钻孔和打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设备自动开孔和打磨,一次性处理开孔难题,降低了人工的安全隐患,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building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加工
,具体提出了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钢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常常被使用与建筑、医疗和家具行业当中,在建筑行业,钢材常常并不是直接拿来使用,通常人们都会在钢材表面上进行加工出孔的操作,然后在拿去使用。现有的方形钢管打孔设备一般是老式绿皮设备,通常只能够进行单面打孔,由人工将产品放入,然后通过手动按压转动钻头进行打孔。现有的设备在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设备工作时需要人工操作进行多次翻面打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并且方形钢管在打孔后下端面容易产生大量毛刺,需要人工去打磨费事费力,降低生产效率,故还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设备在开孔时,需要人工来翻转方形钢管进行多方位开孔的操作,并且现有设备在开孔后会产生大量毛刺,需要人工进行二次打磨的操作,造成生产效率降低的难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钢材加工机械配合完成,所述钢材加工机械包括底板、传送装置、翻转装置和开孔装置,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后端活动连接有翻转装置,传送装置前端设置有开孔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滑动板、滑轨和底座,底板上安装有底座,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滑轨与滑动板之间通过滑动的方式相连。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转动电机、主动不完全齿轮、固定板、从动齿轮和转动轴,从动齿轮等间距安装在固定板上,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最右端的从动齿轮与主动不完全齿轮之间通过啮合的方式相连,主动不完全齿轮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转动轴贯穿固定板安装在从动齿轮上,转动轴一端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主动不完全齿轮设置为九十度。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号气缸、一号连接块、二号连接块、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三号支撑杆和转动轴,一号连接块沿轴向方向均匀铰接有一号支撑杆,一号支撑杆中部铰接有二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一端与二号连接块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并且二号支撑杆沿二号连接块周向均匀布置,二号连接块上安装有三号支撑杆,三号支撑杆滑动贯穿一号连接块与一号气缸相连,一号气缸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开孔装置包括开孔机构、固定机构和支撑架,底座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开孔机构,支撑板后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开孔机构包括开孔刀具、挤压板、开孔电机、主动齿轮、连接齿轮、支撑板和打磨机构,开孔刀具等间距安装在支撑板上,连接齿轮通过啮合的方式设置在开孔刀具上,最左端的连接齿轮上啮合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开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开孔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开孔刀具与挤压板之间通过螺纹转动方式相连,挤压板通过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开孔刀具内部安装有打磨机构,开孔刀具下端为空心结构。该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方管传送: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方管间歇性向前传送;S2、支撑固定:支撑机构张开,支撑住方管内壁,同时固定机构固定住方管前端;S3、转动开孔:开孔机构进行转动开孔;S4、转动打磨:开孔刀具开孔后,打磨机构通过转动的方式对开孔后的方孔表面进行打磨;S5、翻转开孔:在步骤S4转动打磨完毕后,固定机构松开方管,翻转装置带动方管九十度翻转,固定机构再次夹紧方管,开孔机构继续开孔。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二号气缸、方管放置框、三角滑块、弹簧杆、一号杆,方管放置框为空心结构,方管放置框内部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部通过滑动的方式等间距安装有三角滑块,三角滑块上设置有弹簧杆,弹簧杆一端固定在方管放置框内壁上,三角滑块上抵靠有一号杆,方形放置框内壁上端滑动贯穿有二号杆,一号杆与二号杆固定在三号杆上,三号杆通过四号杆与二号气缸相连。优选的,所述开孔刀具刀口为不规则结构。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气缸、一号打磨杆、二号打磨杆、三号打磨杆和打磨块,开孔刀具下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孔,打磨块通过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滑动孔内,打磨块上设置有一号打磨杆和二号打磨杆,一号打磨杆、二号打磨杆和三号打磨杆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三号打磨杆一端安装在打磨气缸上,打磨气缸固定在开孔刀具内壁上。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翻转机构通过指定一段时间后自动翻转九十度,滑轨间歇性向前输送方形钢管,然后进行开孔,从而实现方管自动输送和开孔,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的安全隐患,提高工件的开孔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打磨机构在开孔后进行自动旋转打磨,处理掉孔边缘处的毛刺,而且不需要进行二次打磨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开孔的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打磨后掉落的毛刺通过翻转机构的多方位翻转,然后经过开孔掉落到收集箱里面,人工将其退走,提高了废料的收集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翻转装置的立体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开孔机构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打磨机构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钢材加工机械配合完成,所述钢材加工机械包括底板1、传送装置2、翻转装置3和开孔装置4,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传送装置2,传送装置2后端活动连接有翻转装置3,传送装置2前端设置有开孔装置4。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滑动板22、滑轨23和底座24,底板1上安装有底座24,底座24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23,滑轨23与滑动板22之间通过滑动的方式相连,滑轨23上安装有伺服电机21,具体工作时,伺服电机21启动,滑动板22上放置方管,伺服电机21控制方管间歇性向前传送,开孔装置4进行开孔,同时翻转装置3配合翻转,从而实现方管自动开孔,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安全隐患。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支撑机构31、转动电机32、主动不完全齿轮33、固定板34、从动齿轮35、转动轴36和链条37,从动齿轮35等间距安装在固定板34上,从动齿轮35之间通过链条37相连,最右端的从动齿轮35与主动不完全齿轮33之间通过啮合的方式相连,所述主动不完全齿轮33设置为九十度,主动不完全齿轮33通过啮合的从动齿轮35能够带动方管进行九十度的间歇性翻转;主动不完全齿轮33与转动电机32的输出轴相连,转动轴36贯穿固定板34安装在从动齿轮35上,转动轴36一端安装有支撑机构31,具体工作时,支撑机构31张开抵住方管的内壁,同时启动转动电机32,主动不完全齿轮33转动,主动不完全齿轮33通过从动齿轮35带动转动轴36间歇性转动,转动轴36进而控制支撑机构31带动方管进行间歇性翻转,从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钢材加工机械配合完成,所述钢材加工机械包括底板(1)、传送装置(2)、翻转装置(3)和开孔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传送装置(2),传送装置(2)后端活动连接有翻转装置(3),传送装置(2)前端设置有开孔装置(4);/n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滑动板(22)、滑轨(23)和底座(24),底板(1)上安装有底座(24),底座(24)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23),滑轨(23)与滑动板(22)之间通过滑动的方式相连,滑轨(23)上安装有伺服电机(21);/n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支撑机构(31)、转动电机(32)、主动不完全齿轮(33)、固定板(34)、从动齿轮(35)、转动轴(36)和链条(37),从动齿轮(35)等间距安装在固定板(34)上,从动齿轮(35)之间通过链条(37)相连,最右端的从动齿轮(35)与主动不完全齿轮(33)之间通过啮合的方式相连,主动不完全齿轮(33)与转动电机(32)的输出轴相连,转动轴(36)贯穿固定板(34)安装在从动齿轮(35)上,转动轴(36)一端安装有支撑机构(31);/n所述支撑机构(31)包括一号气缸(311)、一号连接块(312)、二号连接块(313)、一号支撑杆(314)、二号支撑杆(315)和三号支撑杆(316),一号连接块(312)沿轴向方向均匀铰接有一号支撑杆(314),一号支撑杆(314)中部铰接有二号支撑杆(315),二号支撑杆(315)一端与二号连接块(313)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并且二号支撑杆(315)沿二号连接块(313)周向均匀布置,二号连接块(313)上安装有三号支撑杆(316),三号支撑杆(316)滑动贯穿一号连接块(312)与一号气缸(311)相连,一号气缸(311)安装在转动轴(36)上;/n所述开孔装置(4)包括开孔机构(41)、固定机构(42)、支撑架(43)和液压缸(44),底座(24)上安装有支撑架(43),支撑架(43)上安装有液压缸(44),液压缸(44)下端安装有开孔机构(41),开孔机构(41)后端安装有固定机构(42);/n所述开孔机构(41)包括开孔刀具(411)、挤压板(412)、开孔电机(413)、主动齿轮(414)、连接齿轮(415)、支撑板(416)和打磨机构(417),开孔刀具(411)等间距安装在支撑板(416)上,连接齿轮(415)通过啮合的方式设置在开孔刀具(411)上,最左端的连接齿轮(415)上啮合有主动齿轮(414),主动齿轮(414)与开孔电机(413)的输出轴相连,开孔电机(413)安装在支撑板(416)上,开孔刀具(411)与挤压板(412)之间通过螺纹转动方式相连,挤压板(412)通过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43)上,开孔刀具(411)内部安装有打磨机构(417),开孔刀具(411)下端为空心结构;/n该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nS1、方管传送:启动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带动方管间歇性向前传送;/nS2、支撑固定:支撑机构(31)张开,支撑住方管内壁,同时固定机构(42)固定住方管前端;/nS3、转动开孔:开孔机构(41)进行转动开孔;/nS4、转动打磨:开孔刀具(411)开孔后,打磨机构(417)通过转动的方式对开孔后的方孔表面进行打磨;/nS5、翻转开孔:在步骤S4转动打磨完毕后,固定机构(42)松开方管,翻转装置(3)带动方管九十度翻转,固定机构(42)再次夹紧方管,开孔机构(41)继续开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钢材加工机械配合完成,所述钢材加工机械包括底板(1)、传送装置(2)、翻转装置(3)和开孔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传送装置(2),传送装置(2)后端活动连接有翻转装置(3),传送装置(2)前端设置有开孔装置(4);
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滑动板(22)、滑轨(23)和底座(24),底板(1)上安装有底座(24),底座(24)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23),滑轨(23)与滑动板(22)之间通过滑动的方式相连,滑轨(23)上安装有伺服电机(21);
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支撑机构(31)、转动电机(32)、主动不完全齿轮(33)、固定板(34)、从动齿轮(35)、转动轴(36)和链条(37),从动齿轮(35)等间距安装在固定板(34)上,从动齿轮(35)之间通过链条(37)相连,最右端的从动齿轮(35)与主动不完全齿轮(33)之间通过啮合的方式相连,主动不完全齿轮(33)与转动电机(32)的输出轴相连,转动轴(36)贯穿固定板(34)安装在从动齿轮(35)上,转动轴(36)一端安装有支撑机构(31);
所述支撑机构(31)包括一号气缸(311)、一号连接块(312)、二号连接块(313)、一号支撑杆(314)、二号支撑杆(315)和三号支撑杆(316),一号连接块(312)沿轴向方向均匀铰接有一号支撑杆(314),一号支撑杆(314)中部铰接有二号支撑杆(315),二号支撑杆(315)一端与二号连接块(313)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并且二号支撑杆(315)沿二号连接块(313)周向均匀布置,二号连接块(313)上安装有三号支撑杆(316),三号支撑杆(316)滑动贯穿一号连接块(312)与一号气缸(311)相连,一号气缸(311)安装在转动轴(36)上;
所述开孔装置(4)包括开孔机构(41)、固定机构(42)、支撑架(43)和液压缸(44),底座(24)上安装有支撑架(43),支撑架(43)上安装有液压缸(44),液压缸(44)下端安装有开孔机构(41),开孔机构(41)后端安装有固定机构(42);
所述开孔机构(41)包括开孔刀具(411)、挤压板(412)、开孔电机(413)、主动齿轮(414)、连接齿轮(415)、支撑板(416)和打磨机构(417),开孔刀具(411)等间距安装在支撑板(416)上,连接齿轮(415)通过啮合的方式设置在开孔刀具(411)上,最左端的连接齿轮(415)上啮合有主动齿轮(414),主动齿轮(414)与开孔电机(413)的输出轴相连,开孔电机(413)安装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士平
申请(专利权)人:沈士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