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301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分离膜技术,涉及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流量分配板9,流量分配板9的圆周边缘通过焊接方式与进气端头内圆柱表面连接为整体,流量分配板9的厚度为3mm~4mm,流量分配板9的中间部位为实心圆板,实心圆板直径为20mm~28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8mm~φ1mm的限流孔,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0%~5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以便均衡中空纤维膜丝束8丝束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进气量,提高了丝束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小了开始工作时挡圈5受到的冲击力,降低了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开裂的概率,保证了系统的气密性。

An inlet flow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membran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分离膜技术,涉及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飞机油箱惰化系统中核心装置是空气分离器,空气分离器的核心部件是膜组件,目前的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参见图1,它由壳体1、进气端头2、第一密封圈3、螺钉4、挡圈5、第二密封圈6、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和中空纤维膜丝束8组成;壳体1是一个圆筒,在壳体1的圆筒上靠左侧有富氧出气口1a,进气端头2的右端和壳体1的左端连接为整体,在进气端头的左侧有空气进气口2a,中空纤维膜丝束8位于壳体1内,中空纤维膜丝束8的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位于进气端头2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靠近空气进气口位置有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的右面有挡圈安装槽,挡圈5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安装槽内,在挡圈安装槽的右面有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二密封圈6位于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头的右端口有进气端头法兰,在壳体1的左端口有壳体左法兰,通过螺钉4将进气端头法兰、挡圈5和壳体左法兰连接为整体。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第一、由于膜组件的空气进气口2a处于进气端头的中心位置,膜组件的富氮出气口处于出气端头的中心位置,造成中空纤维膜丝束8丝束中心区域进气量多,使周边区域的进气量少,中空纤维膜丝束8丝束利用效率低;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受挡圈5限定位置。在开始工作时,由于空气进气口压力上升,挡圈5受冲击力很大,长期反复工作时,容易造成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在限定位置开裂,破坏了系统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膜组件的流量分配结构,以便均衡中空纤维膜丝束8丝束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进气量,提高丝束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小开始工作时挡圈5受到的冲击力,降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开裂的概率,保证系统的气密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它由壳体1、进气端头2、第一密封圈3、螺钉4、挡圈5、第二密封圈6、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和中空纤维膜丝束8组成;壳体1是一个圆筒,在壳体1的圆筒上靠左侧有富氧出气口1a,进气端头2的右端和壳体1的左端连接为整体,在进气端头的左侧有空气进气口2a,中空纤维膜丝束8位于壳体1内,中空纤维膜丝束8的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位于进气端头2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靠近空气进气口位置有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的右面有挡圈安装槽,挡圈5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安装槽内,在挡圈安装槽的右面有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二密封圈6位于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头的右端口有进气端头法兰,在壳体1的左端口有壳体左法兰,通过螺钉4将进气端头法兰、挡圈5和壳体左法兰连接为整体;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流量分配板9,流量分配板9的圆周边缘通过焊接方式与进气端头内圆柱表面连接为整体,流量分配板9的厚度为3mm~4mm,流量分配板9的中间部位为实心圆板,实心圆板直径为20mm~28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8mm~φ1mm的限流孔,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0%~5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以便均衡中空纤维膜丝束8丝束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进气量,提高了丝束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小了开始工作时挡圈5受到的冲击力,降低了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开裂的概率,保证了系统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的一种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流量分配板9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3,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它由壳体1、进气端头2、第一密封圈3、螺钉4、挡圈5、第二密封圈6、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和中空纤维膜丝束8组成;壳体1是一个圆筒,在壳体1的圆筒上靠左侧有富氧出气口1a,进气端头2的右端和壳体1的左端连接为整体,在进气端头的左侧有空气进气口2a,中空纤维膜丝束8位于壳体1内,中空纤维膜丝束8的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位于进气端头2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靠近空气进气口位置有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的右面有挡圈安装槽,挡圈5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安装槽内,在挡圈安装槽的右面有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二密封圈6位于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头的右端口有进气端头法兰,在壳体1的左端口有壳体左法兰,通过螺钉4将进气端头法兰、挡圈5和壳体左法兰连接为整体;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流量分配板9,流量分配板9的圆周边缘通过焊接方式与进气端头内圆柱表面连接为整体,流量分配板9的厚度为3mm~4mm,流量分配板9的中间部位为实心圆板,实心圆板直径为20mm~28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8mm~φ1mm的限流孔,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0%~5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增加一个流量分配板9,流量分配板9的圆周边缘通过焊接方式与进气端头内圆柱表面连接为整体,流量分配板9的厚度为3mm~4mm,流量分配板9的中间部位为实心圆板,实心圆板直径为20mm~28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8mm~φ1mm的限流孔,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0%~50%。流量分配板9的位置在空气进气口的下游,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上游,流量分配板9的直径等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外圆柱面直径,流量分配板9的中间部位为实心圆板,实心圆板直径为20mm~28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8mm~φ1mm的限流孔,对空气进气口的流量起到均匀分布的作用,均衡了中空纤维膜丝束8丝束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进气量,提高了丝束的利用效率;同时,开始工作时,流量分配板9首先承受到空气的冲击力,并将冲击力传递到受力的进气端头2上,从而减小了气体对挡圈5受到的冲击力,避免了造成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开裂,保证了系统的气密性,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0%~50%,保证了膜组件的进气流通能力。实施例1:流量分配板9的厚度为4mm,实心圆板直径为28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8mm的限流孔,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0%;经试验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后,使制氮效率提高30%以上,减小了50%挡圈5受到的冲击力。实施例2:流量分配板9的厚度为3.5mm,实心圆板直径为24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9mm的限流孔,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5%;经试验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后,使制氮效率提高28%以上,减小了45%挡圈5受到的冲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它由壳体(1)、进气端头(2)、第一密封圈(3)、螺钉(4)、挡圈(5)、第二密封圈(6)、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和中空纤维膜丝束(8)组成;壳体(1)是一个圆筒,在壳体(1)的圆筒上靠左侧有富氧出气口(1a),进气端头(2)的右端和壳体(1)的左端连接为整体,在进气端头的左侧有空气进气口(2a),中空纤维膜丝束(8)位于壳体(1)内,中空纤维膜丝束(8)的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位于进气端头(2)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靠近空气进气口位置有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的右面有挡圈安装槽,挡圈(5)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安装槽内,在挡圈安装槽的右面有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二密封圈(6)位于第二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头的右端口有进气端头法兰,在壳体(1)的左端口有壳体左法兰,通过螺钉(4)将进气端头法兰、挡圈(5)和壳体左法兰连接为整体;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流量分配板(9),流量分配板(9)的圆周边缘通过焊接方式与进气端头内圆柱表面连接为整体,流量分配板(9)的厚度为3mm~4mm,流量分配板(9)的中间部位为实心圆板,实心圆板直径为20mm~28mm,流量分配板(9)的实心圆板以外部分上均匀分布有φ0.8mm~φ1mm的限流孔,流量分配板(9)板面的开孔率达到40%~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组件的进气流量分配结构,它由壳体(1)、进气端头(2)、第一密封圈(3)、螺钉(4)、挡圈(5)、第二密封圈(6)、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和中空纤维膜丝束(8)组成;壳体(1)是一个圆筒,在壳体(1)的圆筒上靠左侧有富氧出气口(1a),进气端头(2)的右端和壳体(1)的左端连接为整体,在进气端头的左侧有空气进气口(2a),中空纤维膜丝束(8)位于壳体(1)内,中空纤维膜丝束(8)的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位于进气端头(2)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靠近空气进气口位置有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内;在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7)的外圆柱面上、进气端环氧树脂封头密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东升张润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