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抒颖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27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包括箱体和导向架,所述箱体和导向架均固定安装在窗户旁或阳台上,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速旋转的限速轮。该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以节流阀控制水流速度进而控制限速轮的转速,一方面,结构简单,容错性高,轻微的变形或锈蚀不会影响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限速轮的转速不受体重的影响且转速可调整,对于健壮和高层的人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争取更多的逃生时机额,而老弱病残和低层的人可以适当调慢速度,确保安全,其次,由于限速轮的旋转速度不受重量的影响,因此在紧急逃生时可以多人同时逃生,在危急的时刻,提高逃生效率,保证更多的人得以生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安全
,具体为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物高度提高,在遭遇险情逃生和被救援也成为越来越不容易的事。因此许多家庭和公司都安装了高空缓降器。现有的缓降器通过安装在转轮上的离心块与侧壁的摩擦实现匀速降落。在现有的缓降器工作过程中,人体重力带动转轮转动,进而产生离心力使离心块与侧壁摩擦产生摩擦阻力,与重力实现平衡。一方面,离心力的大小与速度和离心块的质量正相关,由于离心块与人体的质量有较大的差距,通常需要在离心块和转轮之间设置减速机构,以增加离心块转速并减少转轮的速度,因此整体结构可靠性较低,特别是火灾引起的高温变形以及长期未使用的锈蚀杂物都可能导致减速机构卡死或离心块卡死,使得缓降器卡死不下降或失速,另一方面,人重力越大,则摩擦力越大,转轮转速越大,因此在逃生时体重偏胖的成年人的下降速度要远远大于瘦小的未成年人在下降时速度,可能会导致较轻的人下降过慢或卡死,而较胖的人下降速度过快而受伤。进一步地,现有的缓冲器在逃生时往往只能一个一个排队使用,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逃生时间,更严重的,可能会引起道德危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的技术方案,具有可靠性高、逃生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包括箱体和导向架,所述箱体和导向架均固定安装在窗户旁或阳台上,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速旋转的限速轮,所述限速轮的外侧壁设有滑动连接有逃生绳,所述逃生绳为环形,所述逃生绳上设有均匀的中部带孔凸起,所述限速轮的外侧壁设有与凸起适配的凹槽,所述限速轮的外侧设有将逃生绳压在限速轮外侧防滑压板,所述导向架和逃生绳活动连接,所述逃生绳凸起的孔通过快速连接扣活动连接有绑带,所述限速轮通过曲柄活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连通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和液压缸之间设有节流阀。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可自动补水的进水阀,所述蓄水箱与液压缸的连通水管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的中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通过溢水孔与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溢水孔的位置与壳体的最大进水水位齐平,所述进水阀的底部设有均匀的漏水孔。优选的,所述导向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在窗台或阳台边缘,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竖直的通孔,所述固定架通过通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安装柱插入固定架中,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逃生绳活动连接的导向环。优选的,所述导向柱斜向下,所述导向柱通过连杆与安装柱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和连杆铰接,所述安装柱和连杆之间以及固定板和固定板之间均卡扣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带有弹簧的转动杆,转动杆的末端设有防滑把手,所述转动杆和固定板之间设有阻尼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向环为弧形,所述逃生绳和绑带之间的连接绳由具有弹性耐火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以节流阀控制水流速度进而控制限速轮的转速,一方面,结构简单,容错性高,轻微的变形或锈蚀不会影响功能的实现,可靠性高;另一方面,限速轮的转速不受体重的影响且转速可调整,对于健壮和高层的人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争取更多的逃生时机额,而老弱病残和低层的人可以适当调慢速度,确保安全。2、该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由于限速轮的旋转速度不受重量的影响,因此在紧急逃生时可以多人同时逃生,逃生时只需保持适当的间距,将自己挂在逃生绳上缓速下降即可,在危急的时刻,提高逃生效率,保证更多的人得以生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限速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限速轮;3、防滑压板;4、曲柄;5、液压缸;6、蓄水箱;61、壳体;62、进水阀;63、夹层;64、漏水孔;65、溢水孔;7、节流阀;8、逃生绳;9、绑带;10、导向架;101、固定架;102、固定板;103、安装柱;104、导向柱;105、导向环;106、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包括箱体1和导向架10,箱体1和导向架10固定安装在窗户旁或阳台上,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速旋转的限速轮2,限速轮2的外侧壁设有滑动连接有逃生绳8,逃生绳8为环形,逃生绳8上设有均匀的中部带孔凸起,限速轮2的外侧壁设有与凸起适配的凹槽,限速轮2的外侧设有将逃生绳8压在限速轮2外侧防滑压板3,限速轮2的旋转带动逃生绳8的移动,凸起和凹槽的配合避免逃生绳8打滑,导向架10和逃生绳8活动连接,导向架10对逃生绳8的方向进行引导和保护,避免与墙沿摩擦,逃生绳8凸起的孔通过快速连接扣活动连接有绑带9,逃难者通过绑带9固定自己的四肢和腰部并与逃生绳8连接,跳出楼后会随着限速轮2的旋转匀速下降,箱体1内设有放置绑带9的储物腔,限速轮2通过曲柄4活动连接有液压缸5,液压缸5与箱体1固定连接,液压缸5连通有蓄水箱6,蓄水箱6和液压缸5之间设有节流阀7,节流阀7限制液压缸5和蓄水箱6之间的流速,进而控制液压缸5的伸缩速度,继而限制限速轮2的转速。请参阅图3,其中,蓄水箱6包括壳体61,壳体61内安装有可自动补水的进水阀62,进水阀62与自来水管道连接,保证蓄水箱6内的水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量,避免长期不用里面的水挥发,蓄水箱6与液压缸5的连通水管位于壳体61的底部,壳体61的的中部设有夹层63,夹层63通过溢水孔65与壳体61的内腔连通,溢水孔65的位置与壳体61的最大进水水位齐平,进水阀62的底部设有均匀的漏水孔64,在限速轮2旋转带动液压缸5伸缩时,液压缸5伸长,壳体61内的水进入液压缸5中,水位降低,进水阀62进行补水,当液压缸5收缩时,水回到壳体61内,回水通过溢水孔65进入夹层63中并通过漏水孔64均匀的洒向限速轮2和逃生绳8进行降温。请参阅图4,其中,导向架10包括固定架101,固定架101安装在窗台或阳台边缘,固定架10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也可利用夹持装置临时固定,固定架101的顶部设有竖直的通孔,固定架101通过通孔与固定板102固定连接,固定板102通过安装柱103插入固定架101中,固定板102和安装柱103固定连接,固定板102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柱104,导向柱1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逃生绳8活动连接的导向环105,由于火灾发生时,窗户往往会向外冒火,人顺着导向柱104移向一侧,再松手调下,可避开下层冒火的窗户,同时通过安装柱103插入固定架101中即可完成安装也比较方便,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包括箱体(1)和导向架(10),所述箱体(1)和导向架(10)均固定安装在窗户旁或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速旋转的限速轮(2),所述限速轮(2)的外侧壁设有滑动连接有逃生绳(8),所述逃生绳(8)为环形,所述逃生绳(8)上设有均匀的中部带孔凸起,所述限速轮(2)的外侧壁设有与凸起适配的凹槽,所述限速轮(2)的外侧设有将逃生绳(8)压在限速轮(2)外侧防滑压板(3),所述导向架(10)和逃生绳(8)活动连接,所述逃生绳(8)凸起的孔通过快速连接扣活动连接有绑带(9),所述限速轮(2)通过曲柄(4)活动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连通有蓄水箱(6),所述蓄水箱(6)和液压缸(5)之间设有节流阀(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包括箱体(1)和导向架(10),所述箱体(1)和导向架(10)均固定安装在窗户旁或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速旋转的限速轮(2),所述限速轮(2)的外侧壁设有滑动连接有逃生绳(8),所述逃生绳(8)为环形,所述逃生绳(8)上设有均匀的中部带孔凸起,所述限速轮(2)的外侧壁设有与凸起适配的凹槽,所述限速轮(2)的外侧设有将逃生绳(8)压在限速轮(2)外侧防滑压板(3),所述导向架(10)和逃生绳(8)活动连接,所述逃生绳(8)凸起的孔通过快速连接扣活动连接有绑带(9),所述限速轮(2)通过曲柄(4)活动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连通有蓄水箱(6),所述蓄水箱(6)和液压缸(5)之间设有节流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内安装有可自动补水的进水阀(62),所述蓄水箱(6)与液压缸(5)的连通水管位于壳体(61)的底部,所述壳体(61)的的中部设有夹层(63),所述夹层(63)通过溢水孔(65)与壳体(61)的内腔连通,所述溢水孔(65)的位置与壳体(61)的最大进水水位齐平,所述进水阀(62)的底部设有均匀的漏水孔(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抒颖
申请(专利权)人:段抒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