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25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中药提取物10‑20份,抑菌成分1‑10份,活性成分5‑10份,二甲基亚砜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包括中药成分与活性成分、抑菌成分、二甲基亚砜,中药成分、二甲基亚砜与抑菌成分的组合对弗氏柠檬酸杆菌起到了显著的抑菌效果,活性成分增加了其他组分的稳定性并提高了抑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黄颡鱼是一种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江河、湖泊均有分布是一种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黄颡鱼味鲜美、高营养肉率少骨刺,且具有药用滋补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在我国产量约为50万吨/年,每产值超过10亿元。近些年,黄颡鱼已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一种动物蛋白营养,国内市场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国外市场存在小范围波动但价格始终高国内。所以黄颡鱼已成为创外汇品种。黄颡鱼是我国淡水体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经济鱼类,喜欢栖息在硬底浅水湖泊、河流中,一般活动于水体底部,渐上浮觅食,是一种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黄颡鱼营底栖生活,比较喜欢在底质和淤泥丰富的浅滩生活。黄颡鱼性成熟时间早能在自然条件下繁殖,繁殖率高。在生长上表现性别二态性,并且精巢成熟比卵晚,雄性生长速度比雌快,体格较大。黄颡鱼为偏肉食的杂性鱼类,一般在夜间进行觅食。食物包括小鱼、虾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水生、陆生昆虫、小型的软体动物和其它一些水无脊椎等,有时也可以捕食小型鱼类。黄颡鱼食性因个体规格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仔鱼刚出膜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等浮游动物。体长约6cm时开始摄食摇蚊幼虫、桡足类等。体长为大于9cm时,主要摄食小虾、鱼鞘翅目幼虫、螺蛳植物根须昆碎屑腐殖质以及人工饲料等。季节和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黄颡鱼的食性,例如春夏季节,常会吞食其它鱼的卵而秋冬季节,又以捕食中小鱼较多,底栖动物的情况就会渐减少。已报道危害严重的黄颡鱼细菌性疾病主要有败血症、腹水红头体表溃疡病等,原菌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鲇爱德华氏菌、迟钝爱德华氏菌、蜡状芽孢杆菌、拟态弧菌、简达气单胞菌等。而弗氏柠檬酸杆菌未曾报道,是重庆近年来对黄颡鱼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重庆多地区黄颡鱼出现身体溃烂、鳃黏液增多、尾鳍及尾柄部有较大的溃烂斑、肛门红肿、肝脏土黄色等症状;解剖患病黄颡鱼发现鳃出血糜烂有纤毛状凸起;肝脏肿胀充血、肠道充血、弹性降低,肠道内壁红肿、充血、糜烂状等病症。通过检测分析确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的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进一步,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青果1-5份,秦皮5-10份,木瓜5-10份,乌梅5-10份,五倍子10-20份,石榴皮10-20份,白头翁10-20份,黄层10-20份。优选的,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青果3-5份,秦皮8-10份,木瓜8-10份,乌梅8-10份,五倍子15-20份,石榴皮15-20份,白头翁15-20份,黄岑15-20份。进一步,所述的抑菌成分为壳聚糖、异丁基壳聚糖或壳聚糖乙酰水杨酸盐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所述的活性成分为羟丙基-β-环糊精。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西青果、秦皮、木瓜、乌梅、五倍子、石榴皮、白头翁与黄岑分别粉碎、过筛、烘干,然后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2)在所述的中药粉中加入乙醇,在60-80℃下水浴加热,回流提取,将得到的提取液经过滤、旋蒸、浓缩后,得到药物储存液,然后在药物储存液加入水,混合均匀后得到待试母液;(3)将所述的抑菌成分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的待试母液中;(4)将所述的活性成分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的待试母液中;(5)将所述的二甲基亚砜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的待试母液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烘干步骤的温度为35-50℃,过筛步骤的筛网为80目筛。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的中药粉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10-15;所述的药物储存液与水的料液比为1:5-10;所述的回流步骤的时间为1-3小时;旋蒸步骤的转速为100-150r/min;所述的药物储存液的体积为加入的乙醇体积的三分之一。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抑菌成分与水的料液比为1:5-10;所述的步骤(4)中的活性成分与水的料液比为1:5-10;所述的步骤(5)中二甲基亚砜与水的料液比为1:100-20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包括中药成分与活性成分、抑菌成分、二甲基亚砜,中药成分、二甲基亚砜与抑菌成分的组合对弗氏柠檬酸杆菌起到了显著的抑菌效果,活性成分增加了其他组分的稳定性并提高了抑菌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中西青果、秦皮、木瓜、乌梅为显著协同作用,木瓜和五倍子为协同作用,石榴皮与白头翁为相加作用。具体实施方式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从黄颡鱼肠道中分离得到弗氏柠檬酸杆菌(PF01)进行实验。弗氏柠檬酸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一般为30℃左右,温度过高或低都会影响细菌生长。若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均会使得菌丝生长缓慢。适合分子孢萌发的温度为28-32℃,分子孢器四季均可产生孢子,且孢子萌发和浸入需在水中进行约8-12h左右。本专利技术中各组分均为市售产品。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中药提取物12份,异丁基壳聚糖5份,羟丙基-β-环糊精8份,二甲基亚砜2份。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青果5份,秦皮10份,木瓜10份,乌梅10份,五倍子20份,石榴皮20份,白头翁20份,黄岑20份。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西青果、秦皮、木瓜、乌梅、五倍子、石榴皮、白头翁分别粉碎、过80目筛、40℃下烘干,然后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2)在所述的中药粉中加入10倍量的乙醇,在60℃下水浴加热,2小时回流提取,将得到的提取液经过滤、150r/min旋蒸、浓缩至体积为原乙醇添加量的三分之一后,得到药物储存液,然后在药物储存液加入5倍量的水,混合均匀后得到待试母液;(3)将所述的抑菌成分溶于5倍量的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的待试母液中;(4)将所述的活性成分溶于5倍量的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的待试母液中;(5)将所述的二甲基亚砜溶于100倍量的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的待试母液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青果1-5份,秦皮5-10份,木瓜5-10份,乌梅5-10份,五倍子10-20份,石榴皮10-20份,白头翁10-20份,黄层10-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青果3-5份,秦皮8-10份,木瓜8-10份,乌梅8-10份,五倍子15-20份,石榴皮15-20份,白头翁15-20份,黄岑15-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菌成分为壳聚糖、异丁基壳聚糖或壳聚糖乙酰水杨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为羟丙基-β-环糊精。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颡鱼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西青果、秦皮、木瓜、乌梅、五倍子、石榴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科黄莉萍杨成年阳龙江韩璐璐唐征县彭小倩吕光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