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2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0
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包括径向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拉环、芯杆、量筒,还包括有奶嘴,所述奶嘴套设在量筒底部;所述拉环在其至少存在的一最大截面处与芯杆贴合,且所述拉环可相对于芯杆转动和滑动,其底部设有磨头部;所述量筒底面为与磨头部形状一致的研磨面,量筒在研磨面处设置有外延的注射管,注射管与量筒内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且精巧,操作简单,集合了磨药、定量溶药、喂药于一体,避免了现有技术下需要先后使用多个分离器件的情况,精简了部件,便于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喂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喂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喂药器,简化了磨药、溶药、定量取药、喂药等过程,轻松喂药过程。
技术介绍
给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喂药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用普通的药勺喂药,难以控制喂药量,且易将汤药洒出。目前,市面上也有出现口服药注射软管,药液直射入婴儿口腔中,容易呛着婴儿或造成宝宝呕吐,造成抵触情绪后,汤药再难以进入婴幼儿口中;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喂药器是中间开孔的奶嘴型喂药器,大人或护理人员手捏气球,就可将药液通过奶嘴的中间开孔直射入婴儿喉咙,这种结构的喂药器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也易造成药量难以控制,婴儿一次性吸入过多,容易呛着或呕吐,造成使用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解决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102247295B所涉及的婴儿喂药器,在喂药头内部设置有进液通道,连通该进液通道的出液孔分别设置在该喂药头的头部两侧,所述两侧的出液孔的内部宽度由内向外依次为从小、中、大的三级设计,使其药量可以控制,药液通过奶嘴状的喂药头过程中,速度得以缓冲,让婴儿喂药时更方便、舒适、安全及卫生,减轻抗拒心理。但是,现有的这些设计均只针对喂药操作,还需配合其他辅助间完成,例如对于固体药丸,需另外使用研磨装置将药丸研磨为粉末,在使用量杯量取适量的溶解液溶解,在灌装至喂药器内,整个过程设计辅助间过多,操作复杂,药剂暴露时间长,与个部件接触面积大、停留时间长,难以保证剂量的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喂药器来解决,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包括径向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拉环、芯杆、量筒,还包括有奶嘴,所述奶嘴套设在量筒底部;所述拉环在其至少存在的一最大截面处与芯杆贴合,且所述拉环可相对于芯杆转动和滑动,其底部设有磨头部;所述量筒底面为与磨头部形状一致的研磨面,量筒在研磨面处设置有外延的注射管,注射管与量筒内部连通。优选地,所述拉环包括始终外露的拉环部、与拉环部连接的连轴部以及与连轴部连接的磨头部;所述连轴部与底部磨头部之间还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贴在拉环、芯杆之间,在外拔拉环以抽取药液或可饮用水时,避免了外界气流由拉环、芯杆之间的间隙补充进量筒内,以此降低了外拔拉环的行程,可缩短拉环、芯杆、量筒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的连轴部包括两个相互在中心垂直相交的筋板;在保证了拉环的抗拉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其重量。优选地,所述芯杆的上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的膨大部,膨大部的直径不小于量筒的直径,在将芯杆放置在量筒后,膨大部向下接触在量筒的顶部;所述膨大部的存在,在外拔拉环以抽取药液或可饮用水时,手部拿捏在量杯和膨大部处的同时外拔拉环。优选地,所述的芯杆、量筒采用透明材质,所述量筒上标有刻度;直观显示所抽取的药液或可饮用水的量,值得强调的是,刻度的设置涵盖了抽取时残留在注射管内的量。优选地,所述芯杆的边缘设置有螺纹,所述量筒的内部设置有配合的螺纹,且为单圈螺纹,在下部标有刻度的量筒上不设螺纹;避免螺纹的存导致的视线干扰和抽取药液和可饮用水的量的精确控制,螺纹配合限制了芯杆与量筒的轴向位移。优选地,所述磨头部与研磨面为锥形,放置在量筒内的药丸,将堆积在底部中间,在研磨时,锥形的磨头部的尖部将先接触药丸,通过尖部先破碎药丸,将小颗粒状的药丸研磨成粉末,不仅研磨的效率提升,而且大幅减轻研磨的应力,避免量筒破裂。优选地,所述量筒外延的注射管连接在靠近锥形研磨面的边缘位置,在研磨时,药粉将堆积在研磨面底部而不会从注射管处泄露,并且,在抽取时,注射管吸入的液体在量筒内形成紊流,充分溶解药粉。优选地,所述奶嘴采用柔性的无毒材质,奶嘴上顶部内径小于量筒的内径,奶嘴的顶部可卡紧贴合在量杯的底部,奶嘴顶部向下连接有偏心锥部,偏心锥部的底部设置有吮吸口,吮吸口在其侧部设置有相对的两个出液口;在注射时,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出液口射出,射向婴幼儿的口腔侧部,避免直射咽喉气管处造成咳嗽甚至窒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且精巧,操作简单,集合了磨药、定量溶药、喂药于一体,避免了现有技术下需要先后使用多个分离器件的情况,精简了部件,便于存放。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图中:拉环1、芯杆2、量筒3、奶嘴4、拉环部11、连轴部12、磨头部13、筋板1214研磨面31、注射管32、放置槽14、密封圈15、膨大部21、螺纹22、螺纹34、刻度33、偏心锥部41、吮吸口42、出液口43。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结合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包括径向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拉环1、芯杆2、量筒3,还包括有奶嘴4,所述奶嘴4套设在量筒3底部;所述拉环1包括始终外露的拉环部11、与拉环部11连接的连轴部12以及与连轴部12连接的磨头部13,拉环1在其至少存在的一最大截面处与芯杆2贴合,且所述拉环1可相对于芯杆2转动;所述量筒3底面为与磨头部13形状一致的研磨面31,转动的磨头部13将放置于其与研磨面31之间的药丸碾成粉末状;所述量筒3在研磨面31处设置有外延的注射管32,注射管32与量筒3内部连通。对于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拉环1、芯杆2同轴套设为一体,将一体的拉环1、芯杆2取出后,将固体药丸放置在量筒3的研磨面31上;而后将一体的拉环1、芯杆2放置于量筒3内,拉环1的磨头部13将接触在药丸上,对拉环1的拉环部11施加使其转动和向下动作的力,将药丸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将量筒3放置在预先准备的药液或可饮用水上方,将量筒3的注射管32端部浸没在药液或可饮用水中;再然后,对拉环1的拉环部11施加轴向的力外拔拉环1,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的药液或可饮用水吸取到量杯3内,将内部粉末状的药丸溶解;最后,将奶嘴4套设在量筒3底部,完成药丸的研磨、溶解过程,直接将奶嘴4放置在婴幼儿嘴中,对拉环1施加推力,向婴幼儿嘴中注射药液,完成喂药操作。所述的拉环1的连轴部12包括两个相互在中心垂直相交的筋板121,在保证了拉环1的抗拉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其重量。所述连轴部12与底部磨头部13之间还设有放置槽14,放置槽14内设置有密封圈15,所述密封圈15紧贴在拉环1、芯杆2之间,在外拔拉环1以抽取药液或可饮用水时,避免了外界气流由拉环1、芯杆2之间的间隙补充进量筒3内,以此降低了外拔拉环1的行程,可缩短拉环1、芯杆2、量筒3的长度。所述芯杆2的上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的膨大部21,膨大部21的直径不小于量筒3的直径,在将芯杆2放置在量筒3后,膨大部21向下接触在量筒3的顶部,所述膨大部21的存在,在外拔拉环1以抽取药液或可饮用水时,手部拿捏在量杯3和膨大部21处的同时外拔拉环1。进一步地,所述芯杆2的边缘设置有螺纹22,所述量筒3的内部设置有配合的螺纹34,在装配芯杆2时,通过对膨大部21施加扭转力转动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拉环(1)、芯杆(2)、量筒(3),还包括有奶嘴(4),所述奶嘴(4)套设在量筒(3)底部;所述拉环(1)在其至少存在的一最大截面处与芯杆(2)贴合,且所述拉环(1)可相对于芯杆(2)转动和滑动,其底部设有磨头部(13);所述量筒(3)底面为与磨头部(13)形状一致的研磨面(31),量筒(3)在研磨面(31)处设置有外延的注射管(32),注射管(32)与量筒(3)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拉环(1)、芯杆(2)、量筒(3),还包括有奶嘴(4),所述奶嘴(4)套设在量筒(3)底部;所述拉环(1)在其至少存在的一最大截面处与芯杆(2)贴合,且所述拉环(1)可相对于芯杆(2)转动和滑动,其底部设有磨头部(13);所述量筒(3)底面为与磨头部(13)形状一致的研磨面(31),量筒(3)在研磨面(31)处设置有外延的注射管(32),注射管(32)与量筒(3)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1)包括始终外露的拉环部(11)、与拉环部(11)连接的连轴部(12)以及与连轴部(12)连接的磨头部(13);所述连轴部(12)与底部磨头部(13)之间还设有放置槽(14),放置槽(14)内设置有密封圈(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部(12)包括两个相互在中心垂直相交的筋板(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2)的上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的膨大部(21),膨大部(21)的直径不小于量筒(3)的直径,膨大部(21)向下接触在量筒(3)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樊叶书宏蒋坤德
申请(专利权)人:可优比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