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13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仓,水仓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安装有电磁阀,水仓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横杆,横杆远离水仓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圆柱体型结构的圆筒,水仓的底侧沿着圆筒中心轴的方向开设有水孔,圆筒的外壁延其直径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气孔,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气泵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的电源输入端连接。通过以上各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提升空气湿度调控的效率,可以使水雾化的更加彻底,使水雾能够在菌袋仓库分布的更加均匀,并且能够实现智能控制,降低劳动力的支出。

A humidification device for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保持菌袋所处环境的湿度以及温度,菌袋所处环境湿度的控制多数采用往空气中添加水的方式,现有往空气中加水多采用人工的方式,即会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还容易出现对空气湿度把控不够准确,影响菌株的正常发育,并且现有的雾化方式不够彻底,水珠还是会受重力的较大影响,无法实现于空气中的长时间附着,容易出现水珠聚集成水滴的情况,影响空气湿度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空气湿度的不够准确,并且水雾化不够彻底,使空气湿度的调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包括水仓,所述水仓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水仓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水仓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圆柱体型结构的圆筒,所述水仓的底侧沿着圆筒中心轴的方向开设有水孔,所述圆筒的外壁延其直径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气孔,所述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横杆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横杆在水仓的底侧等距设置,每个横杆侧面的圆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圆筒在横杆的侧面等距设置,相邻圆筒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横杆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雾化水的散发更加均匀。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孔的直径在0.1-0.5mm之间,所述水孔的内部插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端延伸至水孔的底侧0.5-1cm,所述导管的底端与气孔的中心处齐平,将水孔的孔径微小化,能够防止气泵在不运行时,水仓内部的水从水孔内部自然流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孔的内部插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顶端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通管的顶端向着远离圆筒的方向偏离30-45°,既能够增加圆筒内部空气定向流动的速度,又能够为雾化的水提供在菌袋仓库散发的动力。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通管的底端穿过气孔延伸至圆筒的内部,且通管位于圆筒内部的一端与圆筒的内壁齐平,这样能够减小圆筒内部乱流的产生,可以保证圆筒内部的气流能够定向的流动,可以充分利用虹吸原理将水仓内部的水吸出,提升水雾化的效果。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圆筒的底端为喇叭形结构,且圆筒底端的内径是其顶端内径的1.5倍,这样能够使产生的水雾更加容易穿出圆筒,通过降低圆筒对流动水雾的阻力,能够避免出现水雾凝聚成滴的情况出现。优选的,基于上述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的空气加湿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T1、向水仓的内部添加经过消毒处理的水,然后将水仓保持在密封环境,湿度传感器对空气的湿度进行实时地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至单片机的内部,当单片机接收的数据低于预设值时,随即控制电磁阀的电源,使电磁阀开启,并将气泵的电源闭合,气泵通过气管和通管向圆筒的内部鼓入空气;T2、利用虹吸原理,当急速气流穿过圆筒并从圆筒的底端流出时。圆筒内部的气压降低,此时圆筒的内部通过导管向水仓内部的水施加吸力,水仓内部的水通过导管流至圆筒的内部,急速的气流将导管流出的水进行分散击碎,使水分散于空气中,形成水雾;T3、水雾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及在圆筒底端流出气流的影响下,水雾得以在菌袋的周围均匀挥洒,并且能够通过气流的流动,使水雾可以流动至菌袋库房的各个角落,当湿度传感器测得数据等于预设值或者大于预设值时,单片机随即断开气泵的电源,以及控制电磁阀的电源使其关闭,此时水仓再次回复至密闭环境,实现对水仓内部的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虹吸原理,能够通过圆筒内部的高速气流,使水仓内部的水从导管喷出,并能够将水与空气充分混合,提升水雾化的效果,可以避免水雾凝聚成滴,提高空气湿度调控的效率,并且通过圆筒气流的干扰,能够使水雾在菌袋仓库分布的更加均匀。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空气湿度的自动调控,减少劳动力的支出,并且可以使空气湿度的调控更加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水仓正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其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片机系统框图。图中:1、水仓;2、电磁阀;3、横杆;4、圆筒;5、水孔;51、导管;6、气孔;61、通管;7、气泵;8、单片机;9、湿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仓1,水仓1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安装有电磁阀2,水仓1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横杆3,横杆3远离水仓1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圆柱体型结构的圆筒4,水仓1的底侧沿着圆筒4中心轴的方向开设有水孔5,圆筒4的外壁延其直径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气孔6,气孔6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7,气泵7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单片机8,单片机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湿度传感器9,单片机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通过湿度传感器9和单片机8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空气湿度的自动调控,减少劳动力的支出,并且可以使空气湿度的调控更加智能化。横杆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横杆3在水仓1的底侧等距设置,每个横杆3侧面的圆筒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圆筒4在横杆3的侧面等距设置,相邻圆筒4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横杆3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雾化水的散发更加均匀。水孔5的直径在0.1-0.5mm之间,水孔5的内部插接有导管51,导管51的底端延伸至水孔5的底侧0.5-1cm,导管51的底端与气孔6的中心处齐平,将水孔5的孔径微小化,能够防止气泵7在不运行时,水仓1内部的水从水孔5内部自然流出。气孔6的内部插接有通管61,通管61的顶端通过气管与气泵7连接,通管61的顶端向着远离圆筒4的方向偏离30-45°,既能够增加圆筒4内部空气定向流动的速度,又能够为雾化的水提供在菌袋仓库散发的动力。通管61的底端穿过气孔6延伸至圆筒4的内部,且通管61位于圆筒4内部的一端与圆筒4的内壁齐平,这样能够减小圆筒4内部乱流的产生,可以保证圆筒4内部的气流能够定向的流动,可以充分利用虹吸原理将水仓1内部的水吸出,提升水雾化的效果。圆筒4的底端为喇叭形结构,且圆筒4底端的内径是其顶端内径的1.5倍,这样能够使产生的水雾更加容易穿出圆筒4,通过降低圆筒4对流动水雾的阻力,能够避免出现水雾凝聚成滴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中,向水仓1的内部添加经过消毒处理的水,然后将水仓1保持在密封环境,湿度传感器9对空气的湿度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包括水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仓(1)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安装有电磁阀(2),所述水仓(1)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横杆(3),所述横杆(3)远离水仓(1)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圆柱体型结构的圆筒(4),所述水仓(1)的底侧沿着圆筒(4)中心轴的方向开设有水孔(5),所述圆筒(4)的外壁延其直径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气孔(6),所述气孔(6)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7),所述气泵(7)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单片机(8),所述单片机(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湿度传感器(9),所述单片机(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包括水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仓(1)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安装有电磁阀(2),所述水仓(1)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横杆(3),所述横杆(3)远离水仓(1)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圆柱体型结构的圆筒(4),所述水仓(1)的底侧沿着圆筒(4)中心轴的方向开设有水孔(5),所述圆筒(4)的外壁延其直径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气孔(6),所述气孔(6)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7),所述气泵(7)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单片机(8),所述单片机(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湿度传感器(9),所述单片机(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横杆(3)在水仓(1)的底侧等距设置,每个横杆(3)侧面的圆筒(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圆筒(4)在横杆(3)的侧面等距设置,相邻圆筒(4)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横杆(3)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孔(5)的直径在0.1-0.5mm之间,所述水孔(5)的内部插接有导管(51),所述导管(51)的底端延伸至水孔(5)的底侧0.5-1cm,所述导管(51)的底端与气孔(6)的中心处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6)的内部插接有通管(61),所述通管(61)的顶端通过气管与气泵(7)连接,所述通管(61)的顶端向着远离圆筒(4)的方向偏离3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青韩晓晴胡鹏飞储亮亮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