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10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胶囊,包括外壳,至少部分所述外壳为透明壳体;胶囊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标识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上以标识所述胶囊核在所述外壳内的安装方向;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和/或所述外壳上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标识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壳体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胶囊核上设置标识结构,将至少部分外壳设置为透明状,并通过限位结构使得至少部分所述标识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壳体内侧,从而能够在振动胶囊被制作完成后,还能从外面清楚地判断胶囊核的安装方向,判断胶囊核中特定结构件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胶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确定胶囊核特定结构的位置及安装方向的振动胶囊。
技术介绍
目前,振动胶囊是利用干簧管来控制胶囊开关,干簧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两片端点处重叠的可磁化的簧片密封于一玻璃管中,两簧片分隔的距离仅约几个微米,玻璃管中装填有高纯度的惰性气体,在尚未操作时,两片簧片并未接触;外加的磁场使两片簧片端点位置附近产生不同的极性,结果两片不同极性的簧片将互相吸引并闭合。依此技术可做成尺寸体积非常小的切换组件,并且切换速度非常快速、且具有非常优异的信赖性。永久磁铁的方位和方向确定何时控制胶囊开关打开和关闭。因控制干簧管的磁场在特定的方向内才可以实现对干簧管的控制,所以用磁铁控制封闭在振动胶囊内的干簧管,就需要明确胶囊内部干簧管的位置和方向。干簧管在振动胶囊内的位置,在设计装配的时候已经可以确定,但外壳是不透明的,装配好后无法直接看到干簧管,无法直接判定干簧管的方向。现有的方法是在后壳内部画一条黑色的线,透过后壳看到一条黑色的线条来判断内部干簧管的方向,这条黑线透过外壳不是很清晰,有误判的风险,并且会影响振动胶囊的外观。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振动胶囊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定胶囊核特定结构的位置及安装方向的振动胶囊。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胶囊,包括:外壳,至少部分所述外壳为透明壳体;胶囊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标识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上;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和/或所述外壳上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标识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壳体内侧。进一步地,所述胶囊核包括固持组件,所述标识结构固定于所述固持组件上,所述标识结构包括标识件和标引件。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后壳和前壳,所述前壳为透明壳体;所述固持组件包括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包括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前端的电机罩,所述胶囊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后,所述电机罩位于所述前壳内,所述标识件固定于所述电机罩上。进一步地,所述标引件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上且与所述标识件相配合,所述标引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标引件与所述标识件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胶囊核还包括振动电机、供电单元、PCB板、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干簧管,所述振动电机、所述供电单元、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固持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机支架包括与所述外壳内壁相适配的固持圈、沿所述固持圈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后延伸的若干固持片,所述振动电机卡持于所述固持片内,至少部分所述供电单元位于所述振动电机后侧的所述固持片内,所述PCB板与所述供电单元相固定,所述干簧管固定于所述PCB板背离所述供电单元的一侧;所述标引件设置于所述固持片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或所述标引件设置于所述固持片和所述固持圈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标引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标引件所在直线与所述干簧管的轴向相交。进一步地,所述标引件为背向所述外壳凹陷的引导槽,所述外壳上设有能够凸伸入所述引导槽内的引导条;或,所述标引件为朝向所述外壳凸伸的引导条,所述外壳上设有能够收容所述引导条的引导槽。进一步地,所述胶囊核还包括干簧管,所述干簧管经过所述振动胶囊的轴向中轴线,所述标引件与所述标识件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标引件所在直线与所述干簧管的轴向相交。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胶囊核上的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圆周方向相抵持以沿圆周方向限位所述胶囊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中的一个为限位条,另一个为用以收容所述限位条的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后壳和前壳,所述前壳为透明壳体;所述胶囊核包括振动电机、供电单元、PCB板、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干簧管、固持组件;所述固持组件包括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包括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包括与所述外壳内壁相适配的固持圈、沿所述固持圈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后延伸的若干固持片,所述振动电机卡持于所述固持片内,至少部分所述供电单元位于所述振动电机后侧的所述固持片内,所述PCB板与所述供电单元相固定;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后壳内的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胶囊核位于所述外壳内后,所述限位块于所述PCB板背离供电单元的一侧支撑所述PCB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胶囊核上设置标识结构,将至少部分外壳设置为透明状,并通过限位结构使得至少部分所述标识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壳体内侧,从而能够在振动胶囊被制作完成后,还能从外面清楚地判断胶囊核中特定结构的位置及安装方向的振动胶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振动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去除振动电机后的分解图;图4是图3中胶囊核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100-振动胶囊,1-外壳,11-前壳,12-后壳,2-胶囊核,21-振动电机,22-供电单元,23-PCB板,24-干簧管,25-固持组件,251-电机固定架,2511-电机支架,2512-电机罩,2513-固持圈,2514-固持片,2515-遮挡圈,2516-固持条,3-标识结构,31-标识件,32-标引件,321-引导槽,322-引导条,4-限位结构,41-第一限位结构,42-第二限位结构,4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技术的主题的基本结构。如图1~图6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振动胶囊100,包括外壳1、位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胶囊核2、设置于所述胶囊核2上以标识所述胶囊核2在所述外壳1内的安装方向的标识结构3、使所述胶囊核2于所述外壳1内限位安装的限位结构4。所述外壳1用以保护内部结构,其具有生物兼容性且不会被消化液腐蚀。例如外壳1采用符合生物相容性的聚碳酸酯材料,用于容纳胶囊核2,可以在水下承受的压力不低于0.1MPa。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由至少两部分拼接而成。例如,所述外壳1包括前壳11、与所述前壳11相适配的后壳12,两者沿所述外壳1的轴向拼接构成所述外壳1,两者之间通过粘胶连接,密封性好。所述前壳11与所述后壳12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于此不再赘述。为了方便描述,定义:沿所述外壳1的轴向,前壳11所在的位置为前侧,朝向所述前壳11的方向为朝前;后壳12所在的位置为后侧,朝向后壳12的方向为朝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至少部分所述外壳为透明壳体;/n胶囊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n标识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上;/n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和/或所述外壳上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标识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壳体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至少部分所述外壳为透明壳体;
胶囊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标识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上;
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胶囊核和/或所述外壳上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标识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壳体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核包括固持组件,所述标识结构固定于所述固持组件上,所述标识结构包括标识件和标引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胶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后壳和前壳,所述前壳为透明壳体;
所述固持组件包括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包括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前端的电机罩,所述胶囊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后,所述电机罩位于所述前壳内,所述标识件固定于所述电机罩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引件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上且与所述标识件相配合,所述标引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标引件与所述标识件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核还包括振动电机、供电单元、PCB板、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干簧管,所述振动电机、所述供电单元、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固持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电机支架包括与所述外壳内壁相适配的固持圈、沿所述固持圈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后延伸的若干固持片,所述振动电机卡持于所述固持片内,至少部分所述供电单元位于所述振动电机后侧的所述固持片内,所述PCB板与所述供电单元相固定,所述干簧管固定于所述PCB板背离所述供电单元的一侧;
所述标引件设置于所述固持片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或所述标引件设置于所述固持片和所述固持圈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标引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标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