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83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由基材、加硬层、可见光致变色层、氟化镁膜层、钢膜层、增透膜层、防水层和防油层组成,基材为有色镜片,外内加硬层分别复合在基材的外侧和内侧,可见光致变色层复合在外加硬层的外侧,可见光致变色层由内、外膜层复合组成,内膜层为Mo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
本技术涉及镜片的
,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光致变色镜片大多是遇紫外线变色,紫外线为不可见光,太阳光中可见光部分也占据一大部分。人们在室内遇到紫外线很少,却有强光照射,如太亮的灯光。有些汽车挡风玻璃设置有防紫外线功能,在驾驶时,虽然可以避免紫外线照射,却不可避免有可见光对眼睛的影响及伤害,如眩光刺眼等。普通墨镜在驾驶时虽然可用,但不能实时调节色彩深浅,特别当经过隧道时,佩戴墨镜会使视线太暗,需摘下墨镜,而在室内戴墨镜也显得和气氛格格不入,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遇可见光变色镜片实有其必要性。另外,现有的车内变色镜片虽然在车内可根据光照的强烈实现颜色深浅的变化,但变化速度较慢,且镜片功能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以实现镜片的可见光致变色功能,提高变化速度,增加防止微波辐射的功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由基材、加硬层、可见光致变色层、氟化镁膜层、钢膜层、增透膜层、防水层和防油层组成,基材为有色镜片,加硬层分为外加硬层和内加硬层,外加硬层和内加硬层分别复合在基材的外侧和内侧,可见光致变色层复合在外加硬层的外侧,可见光致变色层由内膜层和外膜层复合组成,内膜层为MoO3、WO3或SnO2膜,外膜层为TiO2膜,氟化镁膜层复合在可见光致变色层的外侧,钢膜层复合在氟化镁膜层的外侧,增透膜层复合在内加硬层的内侧,防水层分为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分别复合在钢膜层的外侧和增透膜层的内侧,防油层分为外防油层和内防油层,外防油层和内防油层分别复合在外防水层的外侧和内防水层的内侧。所述基材为PC有色镜片或PA有色镜片。所述基材厚度为1.88mm-2.56mm;外加硬层和内加硬层厚度均为5μm-10μm;可见光致变色层总厚度为0.6μm-1μm,其中,内膜层和外膜层厚度均为300nm-500nm;氟化镁膜层厚度为50nm-100nm;钢膜层厚度为10nm-20nm;增透膜层厚度为90nm-110nm;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厚度均为8nm-15nm;外防油层和内防油层厚度均为8nm-15nm。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在镜片的外侧复合可见光致变色层,可见光致变色层采用MoO3、WO3或SnO2膜层和TiO2膜层复合,使得镜片遇到可见光会实现不同程度的变色,光线越强,镜片颜色越深,光线减弱,镜片颜色也会变浅,变色速度较快,1-3min内实现变色,3-4min内实现回色,而且使用场景多,在室内室外均可实现不同程度的变色,特别是在室内或车内,也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变色效果,能更好地提升佩戴者眼睛的舒适度以及时刻变化带来的时尚感;二、在可见光致变色层的外侧复合一层氟化镁膜层和一层钢膜层,实现镜片的防辐射功能,尤其是防止微波辐射伤害眼睛;三、基材采用有色镜片,可以增加镜片颜色的选择性,满足市场对各种颜色的需求;四、在镜片的内侧复合增透膜层,可以减少镜片背面的反射光线,增加镜片的透视率,使镜片透视率达到85%;五、在基材的外侧和内侧各复合一层加硬层,起到加硬耐磨的作用;在钢膜层的外侧和增透膜层的内侧各复合一层防水层和一层防油层,起到镜片防水防油污的效果。综上,本技术的复合结构运用可见光致变色材料以及氟化镁膜、钢膜,不仅实现了镜片的可见光致变色功能,变化速度较快,且具有防止微波辐射的功能,尤其适用在室内和车内。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基材1,外加硬层21,内加硬层22,可见光致变色层3,外膜层31,内膜层32,氟化镁膜层4,钢膜层5,增透膜层6,外防水层71,内防水层72,外防油层81,内防油层8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由基材1、加硬层(分为外加硬层21和内加硬层22)、可见光致变色层3、氟化镁膜层4、钢膜层5、增透膜层6、防水层(分为外防水层71和内防水层72)和防油层(分为外防油层81和内防油层82)组成。基材1为有色镜片,外加硬层21复合在基材1的外侧,内加硬层22复合在基材1的内侧,可见光致变色层3复合在外加硬层21的外侧,可见光致变色层3由外膜层31和内膜层32复合组成,内膜层32为MoO3、WO3或SnO2膜,外膜层31为TiO2膜,氟化镁膜层4复合在可见光致变色层3的外侧,钢膜层5复合在氟化镁膜层4的外侧,增透膜层6复合在内加硬层22的内侧,外防水层71复合在钢膜层5的外侧,内防水层72复合在增透膜层6的内侧,外防油层81复合在外防水层71的外侧,内防油层82复合在内防水层72的内侧。其中,所述基材1为PC有色镜片或PA有色镜片。本技术优选结构是:所述基材1厚度为1.88mm-2.56mm;外加硬层21和内加硬层22厚度均为5μm-10μm;可见光致变色层3厚度为0.6μm-1μm,其中,内膜层32和外膜层31厚度均为300nm-500nm;氟化镁膜层4厚度为50nm-100nm;钢膜层5厚度为10nm-20nm;增透膜层6厚度为90nm-110nm;外防水层71和内防水层72厚度均为8nm-15nm;外防油层81和内防油层82厚度均为8nm-15nm。本技术加工步骤如下:第一步,将PC/PA塑料米与配好的色粉充分搅拌均匀,放进注塑机料筒里,利用高温把PC/PA和色粉混合料注塑,温度设定为285℃-320℃,并冷却成型,形成注塑片,其总厚度为1.88mm-2.56mm;塑料米加色粉制成有色镜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不做细述,有色基材1可以增加镜片颜色的选择性,满足市场对各种颜色的需求;第二步,在镜片基材1的外侧和内侧通过强化处理,各设置一层加硬层,强化后,进行烘干,温度设定为85℃-100℃,形成外加硬层21和内加硬层22,起到加硬耐磨的作用,层厚均为5μm-10μm;第三步,在外加硬层21的外侧真空蒸镀一层MoO3、WO3或SnO2膜,厚度为300nm-500nm,形成内膜层32;第四步,在MoO3、WO3或SnO2内膜层32的外侧真空蒸镀一层TiO2外膜层31,厚度为300nm-500nm,通过真空蒸镀MoO3、WO3或SnO2膜和TiO2膜,形成可见光致变色层3,总层厚为0.6μm-1μm,使得镜片遇到可见光会实现不同程度的变色,光线越强,镜片颜色越深,光线减弱,镜片颜色也会变浅,变色速度较快(1-3min内实现变色,3-4min内实现回色),而且使用场景多,在室内室外均可实现不同程度的变色,特别是在室内或车内,也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变色效果,能更好地提升佩戴者眼睛的舒适度以及时刻变化带来的时尚感;第五步,在TiO2外膜层31的外侧真空蒸镀一层氟化镁膜,膜厚为50nm-100nm,形成氟化镁膜层4;第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由基材、加硬层、可见光致变色层、氟化镁膜层、钢膜层、增透膜层、防水层和防油层组成,基材为有色镜片,加硬层分为外加硬层和内加硬层,外加硬层和内加硬层分别复合在基材的外侧和内侧,可见光致变色层复合在外加硬层的外侧,可见光致变色层由内膜层和外膜层复合组成,内膜层为Mo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可见光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由基材、加硬层、可见光致变色层、氟化镁膜层、钢膜层、增透膜层、防水层和防油层组成,基材为有色镜片,加硬层分为外加硬层和内加硬层,外加硬层和内加硬层分别复合在基材的外侧和内侧,可见光致变色层复合在外加硬层的外侧,可见光致变色层由内膜层和外膜层复合组成,内膜层为MoO3、WO3或SnO2膜,外膜层为TiO2膜,氟化镁膜层复合在可见光致变色层的外侧,钢膜层复合在氟化镁膜层的外侧,增透膜层复合在内加硬层的内侧,防水层分为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分别复合在钢膜层的外侧和增透膜层的内侧,防油层分为外防油层和内防油层,外防油层和内防油层分别复合在外防水层的外侧和内防水层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静
申请(专利权)人:艾普偏光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