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7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震建筑桩,属于建筑抗震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上柱混凝土基体和下柱混凝土基体,上柱混凝土基体和下柱混凝土基体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承载板、上平面滑板、抗剪切挡圈、球面滑板、球型板、下平面滑板和下承载板,抗剪切挡圈与下承载板之间设置有阻尼筋,所述上承载板和下承载板的上下两端卡接有用于保护的限位卡件。在抗剪切挡圈和下承载板之间设置阻尼筋,使得阻尼筋与抗剪切挡圈相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阻尼区域,在对球形支座在发生振动和受到较大冲击时,利用滑动摩擦和阻尼摩擦消耗振动的能量,将运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而耗散出去,改善现有建筑抗震座用球型支座没有水平刚度和阻尼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建筑桩
本技术属于建筑抗震设施
,具体地涉及一种抗震建筑桩。
技术介绍
随着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国家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隔震支座是世界上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隔震装置。它通过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放置隔振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结构传输,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不影响室内设备的正常运转。应用橡胶隔震技术比传统的抗震技术更加安全、可靠、经济。传统的抗震技术主要特点是“抗”,建筑的基础和地基牢固地联结在一起,由于地震震动的发生,引起上部结构运动,当超过材料的承载力时就会使建筑物的装修、内部设备受到很大的破坏;隔震技术通过各镇曾发挥“隔”的作用,使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隔震层刚度小,可有效减少地震反应70-90%,相当于降低地震烈度1-2度,并且节省工程造价5-20%,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线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普通房屋建筑,除新建工程外,还广泛应用于旧建筑物的改良加固,被认为是抗震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市场上出现了铅芯、高阻尼等减隔震橡胶支座和摩擦摆减隔震支座,产品参差不齐;近几年,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惩罚力度也越来越严。铅芯支座的阻尼比比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大,能有效减小地震能量,但由于内部含有重金属铅,对环境有一定污染。而高阻尼支座阻尼比较小,有些地震工况达不到设计要求。近两年,出现了超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产品,对高阻尼支座的阻尼比有一定提高,但其橡胶配方、工艺复杂,成本高,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用量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震建筑桩。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震建筑桩,包括上柱混凝土基体和下柱混凝土基体,所述上柱混凝土基体和下柱混凝土基体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承载板、上平面滑板、抗剪切挡圈、球面滑板、球型板、下平面滑板和下承载板,抗剪切挡圈与下承载板之间设置有阻尼筋,阻尼筋套设在球型板外侧并与球型板形成阻尼区,所述上承载板和下承载板的上下两端卡接有用于保护的限位卡件。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承载板上开设置有抗剪切槽,抗剪槽内设置有抗剪切销,抗剪切挡圈通过抗剪切销进行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抗剪切挡圈为硬质耐磨合金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阻尼筋为软质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纤维、塑料。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承载板、下承载板、上平面滑板、球型板、下平面滑板和球面衬板的材质均为钢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承载板与上柱混凝土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承载板与下柱混凝土基体为一体化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抗剪切挡圈和下承载板之间设置阻尼筋,使得阻尼筋与抗剪切挡圈相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阻尼区域,在对球形支座在发生振动和受到较大冲击时,利用滑动摩擦和阻尼摩擦消耗振动的能量,将运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而耗散出去,改善现有建筑抗震座用球型支座没有水平刚度和阻尼的缺点,提供支座水平刚度和阻尼,延长结构周期,避免引起结构共振,支座两级抗震保护,防止落梁,支座水平刚度稳定,地震位移没有柱体顶升,不会给柱体产生附加内应力,摩擦耗能和阻尼材料两重耗能,消耗地震能量更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保留球型支座主体材料为钢的优点,安全性和耐久性比橡胶支座高。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柱混凝土基体,2-下柱混凝土基体,3-下承载板,4-上承载板,5-上平面滑板,6-球面滑板,7-抗剪切挡圈,8-抗剪切销,9-阻尼筋,10-球型板,11-下平面滑板,12-限位卡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案例一:一种抗震建筑桩,包括上柱混凝土基体1和下柱混凝土基体2,上柱混凝土基体1和下柱混凝土基体2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承载板4、上平面滑板5、抗剪切挡圈7、球面滑板6、球型板10、下平面滑板11和下承载板3,抗剪切挡圈7与下承载板3之间设置有阻尼筋9,阻尼筋9套设在球型板10外侧并与球型板10形成阻尼区,上承载板4和下承载板3的上下两端卡接有用于保护的限位卡件12,下承载板3上开设置有抗剪切槽,抗剪槽内设置有抗剪切销8,抗剪切挡圈7通过抗剪切销8进行固定,抗剪切挡圈7为硬质耐磨合金结构,阻尼筋9为软质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纤维、塑料,上承载板4、下承载板3、上平面滑板5、球型板10、下平面滑板11和球面衬板的材质均为钢材料,上承载板4与上柱混凝土基体1为一体化结构,下承载板3与下柱混凝土基体2为一体化结构。工作原理:(1)承载功能柱体的竖向力传递途径为:柱体→上承载板4→上平面滑板5→球面滑板6→球型板10→下平面滑板11→下承载板3→底座;柱体的水平力串联途径为:柱体→上承载板4→抗剪切挡圈7→抗剪切销8→下承载板3→底座;支座的承载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建筑桩,包括上柱混凝土基体(1)和下柱混凝土基体(2),所述上柱混凝土基体(1)和下柱混凝土基体(2)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承载板(4)、上平面滑板(5)、抗剪切挡圈(7)、球面滑板(6)、球型板(10)、下平面滑板(11)和下承载板(3),抗剪切挡圈(7)与下承载板(3)之间设置有阻尼筋(9),阻尼筋(9)套设在球型板(10)外侧并与球型板(10)形成阻尼区,所述上承载板(4)和下承载板(3)的上下两端卡接有用于保护的限位卡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建筑桩,包括上柱混凝土基体(1)和下柱混凝土基体(2),所述上柱混凝土基体(1)和下柱混凝土基体(2)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承载板(4)、上平面滑板(5)、抗剪切挡圈(7)、球面滑板(6)、球型板(10)、下平面滑板(11)和下承载板(3),抗剪切挡圈(7)与下承载板(3)之间设置有阻尼筋(9),阻尼筋(9)套设在球型板(10)外侧并与球型板(10)形成阻尼区,所述上承载板(4)和下承载板(3)的上下两端卡接有用于保护的限位卡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载板(3)上开设置有抗剪切槽,抗剪槽内设置有抗剪切销(8),抗剪切挡圈(7)通过抗剪切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贵仓林鹏刘恒镇杨士豹杨娟王艳森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