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泵站抗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228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泵站抗浮系统,包括泵站,泵站设置在抗浮基础上,以及与泵站一体设置的斜撑,斜撑底部设置翻边,所述翻边顶部设置压板,膨胀螺栓将压板固定在抗浮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制泵站抗浮结构新颖,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泵的抗浮能力,减少因浮力不够而产生的漂浮现象;同时二次灌浆填充物还能增强整个泵站与底下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改善泵站运行的稳定性,膨胀螺栓具有加固、防浮、一体性好等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泵站抗浮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埋式预制泵站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泵站的抗浮系统。
技术介绍
泵站是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问题的唯一动力来源,因此它的作用特殊,地位重要,长期以来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混凝土泵站也日益暴露出它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这些弊端都促使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性能更为优化的替代品。一体化预制泵站是公司针对传统泵站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而研制开发出的一种专用污水提升装置。泵站为地埋式产品,是一种使用方便、质量可靠、土建工作少、成本较低的新型一体化泵站设备,可以作为中小型混凝土泵站的替代品。一体化预制泵站系统预制式泵站几乎可以克服传统混凝土泵站的所有缺点,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优化了泵站的有效容积,减小井筒体积,节约空间。但是现有的一体化泵站底部形式多为平面式垂直结构,底板安装井筒内部灌浆固定,抗浮能力差。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一体化泵站抗浮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泵站的抗浮系统。为实现上述目,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泵站抗浮系统,包括泵站,泵站设置在抗浮基础上,以及与泵站一体设置的斜撑,斜撑底部设置翻边,所述翻边顶部设置压板,膨胀螺栓将压板固定在抗浮基础上。所述抗浮基础内预埋有伸出抗浮基础上表面的钢筋,钢筋与泵站之间填充混凝土。所述斜撑为喇叭状,斜撑顶部直径为2000mm,底部直径为2100mm;所述抗浮基础的直径为4000mm。本技术预制泵站抗浮结构新颖,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泵的抗浮能力,减少因浮力不够而产生的漂浮现象;同时二次灌浆填充物还能增强整个泵站与底下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改善泵站运行的稳定性,膨胀螺栓具有加固、防浮、一体性好等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其中1为抗浮基础,2为泵站,3为斜撑,4为膨胀螺栓,5为压板,6为钢筋,7为翻边,8为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泵站的抗浮系统,包括泵站2,泵站2设置在抗浮基础1上,以及与泵站下部1一体设置的斜撑3,斜撑3底部设置翻边7,所述翻边7顶部设置压板5,膨胀螺栓4将压板5固定在抗浮基础1上。所述抗浮基础1内预埋有伸出抗浮基础1上表面的钢筋6,钢筋6与泵站2之间填充混凝土8。所述斜撑3为喇叭状,斜撑3顶部直径为2000mm,底部直径为2100mm;所述抗浮基础1的直径为4000mm。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泵站地埋式设置,在泵站位置的底部浇铸或者预制抗浮基础1,抗浮基础1内预埋伸出抗浮基础1上表面的钢筋6;将泵站放置在抗浮基础1上;泵站2下部设置与斜撑3,斜撑3底部设置翻边7,翻边7的下表面与抗浮基础1上表面接触,翻边7的上表面设置压板5,压板5通过膨胀螺栓与抗浮基础1固定连接,便可将泵站固定在抗浮基础上;然后通过二次灌浆的方式将钢筋6与泵站2固定连接在一起,加强泵站2与抗毒基础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泵的抗浮能力,减少因浮力不够而产生的漂浮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泵站抗浮系统,包括泵站,泵站设置在抗浮基础上,以及与泵站一体设置的斜撑,斜撑底部设置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顶部设置压板,膨胀螺栓将压板固定在抗浮基础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泵站抗浮系统,包括泵站,泵站设置在抗浮基础上,以及与泵站一体设置的斜撑,斜撑底部设置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顶部设置压板,膨胀螺栓将压板固定在抗浮基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泵站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凯刘金涛王超安满意刘松姚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