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彬专利>正文

一种防撞路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24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路障,其包括一锥形桶,所述锥形桶为中空结构;一底座,所述锥形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一缓冲环,所述锥形桶上套有可转动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为圆台状,且所述缓冲环上下贯通,所述缓冲环远离所述锥形桶的一面设有多个缓冲坡,所述缓冲坡绕所述缓冲环围成一圈。所述锥形桶受到侧向撞击时,一般会先撞击到所述缓冲坡,所述缓冲坡受到撞击后带动所述缓冲环旋转,所述缓冲环通过旋转卸掉一部分冲击力,从而减少所述锥形桶受到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路障
本技术涉及路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撞路障。
技术介绍
在一些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雪糕筒状的路障,这些路障对交通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意义,然而常见的路障都是由轻薄的塑料制成,损害率非常高,一旦收到轻微的撞击就很有可能产生形变,影响路障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路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路障,其包括一锥形桶,所述锥形桶为中空结构;一底座,所述锥形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一缓冲环,所述锥形桶上套有可转动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为圆台状,且所述缓冲环上下贯通,所述缓冲环远离所述锥形桶的一面设有多个缓冲坡,所述缓冲坡绕所述缓冲环围成一圈。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桶外表面设有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位于所述上环形槽下方,所述缓冲环的上边缘伸入所述上环形槽内,所述缓冲环的下边缘伸入所述下环形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和一对缓冲翼,两个缓冲翼各枢接于所述支撑板相对两侧中的一侧。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缓冲翼。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翼的底面设有摩擦垫。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坡的坡面涂有反光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环由塑胶制成,所述缓冲坡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锥形桶受到侧向撞击时,一般会先撞击到所述缓冲坡,所述缓冲坡受到撞击后带动所述缓冲环旋转,所述缓冲环通过旋转卸掉一部分冲击力,从而减少所述锥形桶受到的损伤。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路障,其包括锥形桶1、底座2和缓冲环3,所述锥形桶1为中空结构,所述锥形桶1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表面,且所述底座2对应所述锥形桶1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桶1上套有可转动的缓冲环3,所述缓冲环3为圆台状,且所述缓冲环3上下贯通,所述缓冲环3可在所述锥形桶1上自转。所述缓冲环3远离所述锥形桶1的一面设有多个缓冲坡31,所述缓冲坡31绕所述缓冲环3围成一圈,所述缓冲坡31大致呈三棱锥状,所述缓冲坡31的斜坡面水平朝向,当所述锥形桶1受到侧向撞击时,一般会先撞击到所述缓冲坡31,所述缓冲坡31受到撞击后带动所述缓冲环3旋转,所述缓冲环3通过旋转卸掉一部分冲击力,从而减少所述锥形桶1受到的损伤。所述缓冲环3由塑胶制成,所述缓冲坡31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橡胶或硅胶弹性较高,当受到撞击时,可以吸收部分冲击力。所述缓冲坡31的坡面涂有反光材料,确保车辆在开灯情况下可以清楚看到路障。如图1-2中所示,所述锥形桶1外表面固定有上环形槽11和下环形槽12,所述上环形槽11绕所述锥形桶1围成一圈,所述下环形槽12绕所述锥形桶1围成一圈,所述下环形槽12位于所述上环形槽11下方,所述上环形槽11的槽口朝下,所述下环形槽12的槽口朝上,所述缓冲环3位于所述上环形槽11和所述下环形槽12之间,所述缓冲环3的上边缘伸入所述上环形槽11内,所述缓冲环3的下边缘伸入所述下环形槽12内,所述上环形槽11和所述下环形槽12用于限制所述缓冲环3脱离所述锥形桶1。如图1-2中所示,所述底座2包括支撑板21和一对缓冲翼22,两个缓冲翼22各枢接于所述支撑板21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所述防撞路障还包括弹簧片4,所述弹簧片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1,所述弹簧片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缓冲翼22。当所述锥形桶1受到冲击力而趋向倾倒时,所述缓冲翼22发生偏转,所述弹簧片4受力弯折,此时所述锥形桶1保持快要倾倒的趋势,直至冲击力消失,所述缓冲翼22复位,所述锥形桶1复位,所述缓冲翼22既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还可以让锥形桶1停留在原来的位置,防止所述防撞路障一受到撞击整体就会产生位移,工作人员无需跑到现场去把所述防撞路障放在原来的位置上。所述缓冲翼22的底面设有摩擦垫23,所述支撑板21的底面同样设有摩擦垫23,摩擦垫23可以提高所述防撞路障的抓地效果,使之在受到撞击时,所述防撞路障趋向于倾倒而非在路面上滑动,确保所述缓冲翼22和所述弹簧片4能正常发挥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片4为横截面为Ω状的弹性金属片,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片4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弹性片。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路障,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锥形桶,所述锥形桶为中空结构;/n一底座,所述锥形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n一缓冲环,所述锥形桶上套有可转动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为圆台状,且所述缓冲环上下贯通,所述缓冲环远离所述锥形桶的一面设有多个缓冲坡,所述缓冲坡绕所述缓冲环围成一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路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锥形桶,所述锥形桶为中空结构;
一底座,所述锥形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
一缓冲环,所述锥形桶上套有可转动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为圆台状,且所述缓冲环上下贯通,所述缓冲环远离所述锥形桶的一面设有多个缓冲坡,所述缓冲坡绕所述缓冲环围成一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桶外表面设有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位于所述上环形槽下方,所述缓冲环的上边缘伸入所述上环形槽内,所述缓冲环的下边缘伸入所述下环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