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077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和支撑架,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的一端,底端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外壁与所述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连接;通过采用液压系统升降平台,更有利于控制升降的速度与精度,采用电机齿轮组合,达到翻转平台小角度的翻转,微调角度使其与其他装置完美配合,采用防窜动定位机构阻止平台运行过程中发生窜动,增加防撞块防止平台与其他物料发生碰撞,影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更换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纯电动汽车,它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虽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原有的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拆装更换,电动汽车换动力电池时,需要对整套系统精确定位,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一个升降电机带动丝杆丝杠升降平台,速度慢,汽车停放到位后可能底盘锁固架上的锁止机构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位置不可以微调,易发生干涉问题;平台横移,通过横移电机齿轮齿条和导轨动作,易产生窜动,定位不准,降低电池更换效率。因此,本
人员提出了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具有可快速升降并可小范围微调与其他装置配合,横向移动不会发生窜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和支撑架,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的一端,底端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外壁与所述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的两端分别在所述下框架和所述上框架的内侧滑动,所述下框架的两端顶部均固设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横杆的外侧螺接固定有防窜动定位机构,另一个所述支撑横杆的底端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有齿轮导轨组合,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横杆螺接,两个所述上框架的内侧固设有翻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的内侧中间位置处固设有齿条和电机齿轮组合,所述齿条与所述电机齿轮组合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螺接固定有移动坡道,所述翻转平台安装有所述移动坡道的一端底部与所述支撑横杆之间固设有液压系统,所述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框架的两端外侧均固设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防撞块的外壁与所述移动坡道的外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撑臂与所述下框架之间通过导轨滑块组合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位于所述机架的底端四个拐角处,所述滑轮为“工”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移动坡道的顶部两侧固设有若干个线性对称分布的防护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液压系统升降平台,更有利于控制升降的速度与精度,采用电机齿轮组合,达到翻转平台小角度的翻转,微调角度使其与其他装置完美配合,采用防窜动定位机构阻止平台运行过程中发生窜动,增加防撞块防止平台与其他物料发生碰撞,影响精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下框架;111、防撞块;112、导轨滑块组合;12、上框架;13、支撑架;2、支撑横杆;21、防窜动定位机构;3、移动坡道;31、防护栏;4、升降支撑臂;41、横轴;5、滑轮;6、翻转平台;61、齿条;62、电机齿轮组合;7、驱动电机;8、齿轮导轨组合;9、液压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下框架11、上框架12和支撑架13,下框架11与上框架12呈上下对称分布,支撑架13位于下框架11与上框架12的一端,底端与下框架11固定连接,外壁与上框架12固定连接,下框架11与上框架12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4,两个升降支撑臂4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41连接,两个升降支撑臂4的两端分别在下框架11和上框架12的内侧滑动,下框架11的两端顶部均固设有支撑横杆2,支撑横杆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其中一个支撑横杆2的外侧螺接固定有防窜动定位机构21,另一个支撑横杆2的底端通过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有齿轮导轨组合8,驱动电机7与支撑横杆2螺接,两个上框架12的内侧固设有翻转平台6,翻转平台6的内侧中间位置处固设有齿条61和电机齿轮组合62,齿条61与电机齿轮组合62传动连接,支撑架13的顶部螺接固定有移动坡道3,翻转平台6安装有移动坡道3的一端底部与支撑横杆2之间固设有液压系统9,驱动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液压系统9使平台升降到工作位置,电机齿轮组合62调整平台的角度,使整个平台与其他部件精确定位,完美配合外部解锁装置及底盘锁固架、锁机构,液压系统9反向操作,下降平台到设定位置,驱动电机7通过齿轮导轨组合8带动平台横移,本技术通过采用液压系统9升降平台,更有利于控制升降的速度与精度,采用电机齿轮组合62,达到翻转平台6小角度的翻转,微调角度使其与其他装置完美配合,采用防窜动定位机构21阻止平台运行过程中发生窜动,增加防撞块111防止平台与其他物料发生碰撞,影响精度。具体的,下框架11的两端外侧均固设有防撞块111,防撞块111为圆柱形结构,防撞块111的外壁与移动坡道3的外壁位于同一水平面,增加防撞块111防止平台与其他物料发生碰撞,影响精度。具体的,升降支撑臂4与下框架11之间通过导轨滑块组合112传动连接,用于实现升降支撑臂4在下框架11上的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升降支撑臂4的上下升降。具体的,滑轮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轮5分别固设在两个支撑横杆2的两端,位于机架1的底端四个拐角处,滑轮5为“工”字型结构。具体的,移动坡道3的顶部两侧固设有若干个线性对称分布的防护栏31,用于产品在移动坡道3上的传输更加稳定,不易翻倒掉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通过液压系统9使平台升降到工作位置,电机齿轮组合62调整平台的角度,使整个平台与其他部件精确定位,完美配合外部解锁装置及底盘锁固架、锁机构,液压系统9反向操作,下降平台到设定位置,驱动电机7通过齿轮导轨组合8带动平台横移,本技术通过采用液压系统9升降平台,更有利于控制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下框架(11)、上框架(12)和支撑架(13),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13)位于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的一端,底端与所述下框架(11)固定连接,外壁与所述上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4),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41)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两端分别在所述下框架(11)和所述上框架(12)的内侧滑动,所述下框架(11)的两端顶部均固设有支撑横杆(2),所述支撑横杆(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横杆(2)的外侧螺接固定有防窜动定位机构(21),另一个所述支撑横杆(2)的底端通过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有齿轮导轨组合(8),所述驱动电机(7)与所述支撑横杆(2)螺接,两个所述上框架(12)的内侧固设有翻转平台(6),所述翻转平台(6)的内侧中间位置处固设有齿条(61)和电机齿轮组合(62),所述齿条(61)与所述电机齿轮组合(62)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3)的顶部螺接固定有移动坡道(3),所述翻转平台(6)安装有所述移动坡道(3)的一端底部与所述支撑横杆(2)之间固设有液压系统(9),所述驱动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下框架(11)、上框架(12)和支撑架(13),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13)位于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的一端,底端与所述下框架(11)固定连接,外壁与所述上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4),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41)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两端分别在所述下框架(11)和所述上框架(12)的内侧滑动,所述下框架(11)的两端顶部均固设有支撑横杆(2),所述支撑横杆(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横杆(2)的外侧螺接固定有防窜动定位机构(21),另一个所述支撑横杆(2)的底端通过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有齿轮导轨组合(8),所述驱动电机(7)与所述支撑横杆(2)螺接,两个所述上框架(12)的内侧固设有翻转平台(6),所述翻转平台(6)的内侧中间位置处固设有齿条(61)和电机齿轮组合(62),所述齿条(61)与所述电机齿轮组合(62)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智岑高宇清陈涛陈跃张龙窦本洋吴鹏孔令颖
申请(专利权)人: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