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97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林业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包括丝杆、螺母和轨架,所述轨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轨架内腔的前后两壁均设置有滑轨,所述轨架的内腔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架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架的框体顶壁均匀焊接有丝杆柱,所述底架底部内腔焊接有金属网,所述底架的正上方均匀安装有层架;所述层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层架四周的外侧壁开设有呈方形环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腔的上下两壁皆均匀开设有安装孔,能够使底架沿轨架的内腔进行滑动,方便后期工作人员挪开底架以及底架上方所安装的层架,采用层架叠层安装的方式,方便根据层架内枯落物的收集情况逐层加装层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业管理
,具体为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在林业的管理中,会对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进行检测。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即林下的枯落物所能够拦截蓄存的水量,是指雨水经过林下的枯落物渗入地表时,被林下的枯落物所吸收而无法渗入地表土壤的雨水。其值为单位面积内枯落物下方地表土壤雨水含量与周边单位面积内空地地表土壤雨水含量之差的绝对值。目前,在林业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单位面积内的林下地表上设置开口朝上的金属网筒,由金属网筒收集枯落物,后期对枯落物下方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时,直接将金属网筒拿离即可,较为简单方便。但是在进行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检测过程中,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枯落物厚度有树木落叶量有关,而林中树木的落叶量无法控制,但金属网筒的容积是定值。若金属网筒的筒腔较浅,则容易出现枯落物溢出金属网筒的现象;若金属网筒的筒腔较深,则落叶在飘落过程中撞击到金属网筒的外壁后会阻隔在筒外,如此,筒内的枯落物厚度则低于筒外的枯落物,使得测量误差增加。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采用金属网筒收集枯落物的方式,若金属网筒的筒腔较浅,则容易出现枯落物溢出金属网筒的现象;若金属网筒的筒腔较深,则落叶在飘落过程中撞击到金属网筒的外壁后会阻隔在筒外,如此,筒内的枯落物厚度则低于筒外的枯落物,使得测量误差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包括丝杆、螺母和轨架,所述轨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轨架内腔的前后两壁均设置有滑轨,所述轨架的内腔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架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架的框体顶壁均匀焊接有丝杆柱,所述底架底部内腔焊接有金属网,所述底架的正上方均匀安装有层架;所述层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层架四周的外侧壁开设有呈方形环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腔的上下两壁皆均匀开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轨架和滑轨为金属材质,且轨架和滑轨采用一体成型技术铸造而成,两组所述滑轨呈平行对称状设置。优选的,两组所述滑槽呈水平对称状设置,两组所述滑轨分别位于两组滑槽的槽腔内。优选的,所述安装槽槽腔上下两壁所开设的安装孔呈上下对称状分布,且安装孔与丝杆柱相对齐。优选的,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层架底部的安装孔套接在丝杆柱上,相邻的两组所述层架的安装孔相互对齐,所述丝杆贯穿相互连接对齐的安装孔,所述螺母分别螺接在丝杆上下两部的杆体上和丝杆柱的上部杆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轨架的滑轨和底架的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使底架沿轨架的内腔进行滑动,方便后期工作人员挪开底架以及底架上方所安装的层架,采用层架叠层安装的方式,方便根据层架内枯落物的收集情况逐层加装层架。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层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1-丝杆,002-螺母,100-轨架,101-滑轨,200-底架,201-滑槽,202-丝杆柱,203-金属网,300-层架,301-安装槽,302-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包括一个轨架100、一个底架200和若干层架300,其中层架300的数量取决于实际使用需求。轨架100以及轨架100内腔设置的101均采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如:铁),即使得轨架100较为笨重,如此,将轨架100平稳放置在平坦的林下地表土壤上后,轨架100不易移动。底架200位于轨架100的内腔,并且占用轨架100内腔面积不高于轨架100内腔面积的二分之一。对枯落物进行收集过程中,底架200及其底架200上方所安装的层架300均位于轨架100内腔的一侧。层架300采用叠层的方式向上堆叠,根据已安装在底架200上的层架300内腔枯落物的收集情况,判断是否继续加装层架300。即,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枯落物的厚度堆积情况加装层架300,既避免了底架200上方安装的层架300内腔较浅,又避免了底架200上方安装的层架300内腔较深。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本技术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工作人员在底架200上逐层加装层架300,如此,既避免了底架200上方安装的层架300内腔较浅,又避免了底架200上方安装的层架300内腔较深,从而避免层架300内腔的枯落物溢出的情况,同时,避免层架300较高而落叶在飘落过程中撞击到层架300的外壁后被阻隔在层架300外面的情况。即,层架300内腔中的枯落物与层架300外部的枯落物厚度相近,从而降低了层架300内腔枯落物截持水量与层架300外部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误差,有利于通过层架300内腔枯落物的截持水量放映层架300外部枯落物的截持水量。其中,在测量底架200下方地表土壤的含水量时,只需将底架200推至轨架100内腔的另一侧即可,推动底架200的过程中,滑槽201沿着滑轨101滑动,底架200上所安装的层架300跟随底架200同步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包括丝杆(001)、螺母(002)和轨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架(100)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轨架(100)内腔的前后两壁均设置有滑轨(101),所述轨架(100)的内腔安装有底架(200);/n所述底架(200)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架(200)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槽(201),所述底架(200)的框体顶壁均匀焊接有丝杆柱(202),所述底架(200)底部内腔焊接有金属网(203),所述底架(200)的正上方均匀安装有层架(300);/n所述层架(300)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层架(300)四周的外侧壁开设有呈方形环状的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槽腔的上下两壁皆均匀开设有安装孔(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包括丝杆(001)、螺母(002)和轨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架(100)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轨架(100)内腔的前后两壁均设置有滑轨(101),所述轨架(100)的内腔安装有底架(200);
所述底架(200)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架(200)的前后两壁均开设有滑槽(201),所述底架(200)的框体顶壁均匀焊接有丝杆柱(202),所述底架(200)底部内腔焊接有金属网(203),所述底架(200)的正上方均匀安装有层架(300);
所述层架(300)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层架(300)四周的外侧壁开设有呈方形环状的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槽腔的上下两壁皆均匀开设有安装孔(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林下枯落物截持水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架(100)和滑轨(101)为金属材质,且轨架(100)和滑轨(101)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梅付贵全朱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