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64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板;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轴、转动电机、液压缸和固定座,所述支撑座一端的支撑板转动设置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轴和液压缸的一端分别固定设有固定座和夹块,可通过液压缸带动其中一个固定座和夹块进行移动,从而可对工件进行固定,而且在转轴和液压缸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杆,能通过转动电机同时带动转轴和液压缸进行转动,可在抛光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翻面,并且可利用负压风机产生吸力将抛光过程中出现的灰尘吸入吸尘腔内,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
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
,具体为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
技术介绍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圆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63~0.01微米;当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大批量生产轴承钢球时,常采用滚筒抛光的方法。钢铁零件化学抛光,可以作为防护装饰性电镀的前处理工序,也可以作为化学成膜如磷化发兰的前处理工序。如不进行电镀或化学成膜,而直接应用,可喷涂氨基清漆或丙烯酸清漆,烘干后有较好的防护装饰效果。若喷漆前浸防锈钝化水剂溶液,抗蚀防护性将会进一步提高。抛光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夹具对工件进行固定。传统的夹具往往都是固定安装在某一处,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翻转,所以需要对工件进行翻转抛光时还需将工件从夹具上取下重新进行固定,比较麻烦,而且在抛光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灰尘漂浮在空气中,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口腔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板;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轴、转动电机、液压缸和固定座,所述支撑座一端的支撑板转动设置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支撑座另一端的支撑板转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转轴和液压缸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转动设置有夹块;吸尘腔,所述吸尘腔位于支撑座内;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位于吸尘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夹块内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夹块的外周固定套接有海绵套。优选的,所述转轴和液压缸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吸尘结构包括斜板、过滤网、负压风机和抽屉,所述吸尘腔内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斜板,两个所述斜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负压风机。优选的,所述吸尘腔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吸尘腔内位于负压风机的下方通过滑槽滑动设置有抽屉。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座和夹块分别为对称且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然后在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侧面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转动电机进行固定连接,还在另一个支撑板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液压缸,然后在转轴和液压缸的一端分别固定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内还转动设有夹块,通过液压缸带动其中一个固定座和夹块进行移动可将工件固定在两个夹块之间,夹块的外周开设有凹槽,能够增加夹块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固定的效果,并且在转轴和液压缸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杆,所以通过转动电机可同时带动转轴和液压缸进行转动,便于在抛光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翻面,方便使用;2、本技术同时还在支撑座内开设有吸尘腔,吸尘腔内固定设有斜板,两个斜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并且在吸尘腔的上方固定设有过滤网,通过负压风机可产生吸力将抛光过程中出现的灰尘吸入吸尘腔内,吸尘腔的底部还滑动设有抽屉,吸尘腔内的灰尘可落入抽屉内,便于进行收集,降低灰尘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支撑座;2-支撑板;3-转轴;301-转动电机;4-液压缸;401-固定座;402-连接杆;5-夹块;501-凹槽;6-吸尘腔;601-斜板;602-过滤网;7-负压风机;8-抽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轴3、转动电机301、液压缸4和固定座401,所述支撑座1一端的支撑板2转动设置有转轴3,且所述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301,所述支撑座1另一端的支撑板2转动设置有液压缸4,所述转轴3和液压缸4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内转动设置有夹块5;吸尘腔6,所述吸尘腔6位于支撑座1内;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位于吸尘腔6的内部。所述夹块5内开设有凹槽501,可增加夹块5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固定的效果,且所述夹块5的外周固定套接有海绵套,防止压力过大对工件造成损坏;所述转轴3和液压缸4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402,可通过转动电机301同时带动转轴3和液压缸4进行转动,便于对工件进行翻面;所述吸尘结构包括斜板601、过滤网602、负压风机7和抽屉8,所述吸尘腔6内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斜板601,两个所述斜板601之间固定设置有负压风机7,可利用负压风机7产生吸力将抛光过程中出现的灰尘吸入吸尘腔6内;所述吸尘腔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过滤网602,所述吸尘腔6内位于负压风机7的下方通过滑槽滑动设置有抽屉8,可对灰尘进行收集处理;两组所述固定座401和夹块5分别为对称且平行设置,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固定的效果。工作原理:该技术通过在支撑座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2,然后在其中一个支撑板2的侧面转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一端与转动电机301进行固定连接,还在另一个支撑板2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液压缸4,然后在转轴3和液压缸4的一端分别固定设有固定座401,固定座401内还转动设有夹块5,通过液压缸4带动其中一个固定座401和夹块5进行移动可将工件固定在两个夹块5之间,夹块5的外周开设有凹槽501,能够增加夹块5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固定的效果,并且在转轴3和液压缸4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杆402,所以通过转动电机301可同时带动转轴3和液压缸4进行转动,便于在抛光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翻面,方便使用;同时还在支撑座1内开设有吸尘腔6,吸尘腔6内固定设有斜板601,两个斜板601之间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7,并且在吸尘腔6的上方固定设有过滤网602,通过负压风机7可产生吸力将抛光过程中出现的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n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轴(3)、转动电机(301)、液压缸(4)和固定座(401),所述支撑座(1)一端的支撑板(2)转动设置有转轴(3),且所述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301),所述支撑座(1)另一端的支撑板(2)转动设置有液压缸(4),所述转轴(3)和液压缸(4)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内转动设置有夹块(5);/n吸尘腔(6),所述吸尘腔(6)位于支撑座(1)内;/n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位于吸尘腔(6)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轴(3)、转动电机(301)、液压缸(4)和固定座(401),所述支撑座(1)一端的支撑板(2)转动设置有转轴(3),且所述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301),所述支撑座(1)另一端的支撑板(2)转动设置有液压缸(4),所述转轴(3)和液压缸(4)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内转动设置有夹块(5);
吸尘腔(6),所述吸尘腔(6)位于支撑座(1)内;
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位于吸尘腔(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圆形台阶镜面的抛光机用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5)内开设有凹槽(501),且所述夹块(5)的外周固定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心怡孙亮罗佳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