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瑞红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20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属于护理装置领域,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保温箱包括外箱与内箱,所述内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内部,所述内箱的前后端面与所述外箱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所述内箱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电机、连接柱、传动杆、手摇杆。所述环形滑轨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左内侧壁上,所述传动杆的下端铰接有滚轮,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环形滑轨滑动连接。通过内箱与上设置的电热板可以实现保温的功能,通过传动装置,使得内箱可以在外箱的内部实现摇晃功能,可以哄睡躺在内箱内的新生儿,减轻大人负担。并且传动装置具有手动以及自动的功能,大人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体温的调节机能不完全,汗腺也不发达,因此体温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有较大的起伏。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都会存放到保温装置进行保温,防止新生儿体温变化而得病。但是市面上的保温装置都不具备像摇床一样的摇动功能,也因此并不能实现哄睡的功能,保温装置内的新生儿难以入睡,需要大人抱着新生儿哄睡后才能放入保温装置。或者把新生儿放在摇床上哄睡再转移到保温装置,十分麻烦。另外传统的摇床需要人工摇动,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能够在实现对新生儿保温,并且同时还可以实现摇晃的功能,使保温装置具有哄睡的功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保温箱包括外箱与内箱,所述内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内部,所述内箱的前后端面与所述外箱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所述内箱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电机、连接柱、传动杆、手摇杆。所述环形滑轨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左内侧壁上,所述传动杆的下端铰接有滚轮,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环形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左端与所述外箱左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右端贯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内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右侧壁,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外箱的右侧壁与所述内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与所述连接柱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手摇杆卡接于所述传动杆的上端。所述环形滑轨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所述滚轮出界的限位板。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温箱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内箱铰接。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通风孔。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遮光机构。所述遮光机构包括两个定滑轮、两个幕布、第一拉绳以及第二拉绳。两个所述定滑轮以及两个所述幕布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拉绳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绳,第二拉绳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从所述顶盖后端的左侧延伸出所述顶盖的外部,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从所述顶盖前端的右侧延伸至所述顶盖的外部。两条所述第一连绳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幕布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所述幕布连接的所述第一连绳绕过位于右侧的所述定滑轮。两条所述第二连绳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幕布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所述幕布连接的所述第二连绳绕过位于左侧的所述定滑轮。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液压缸、底板以及多个滑轮,所述滑轮上固定有锁止结构。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多个所述滑轮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多个所述液压缸的上端与所述外箱的底部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内箱的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热板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箱的内底壁固定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外箱的侧壁上固定有显示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显示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锁止柱。所述外箱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传动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箱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锁止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插接到所述固定槽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通过内箱与上设置的电热板可以实现保温的功能,通过传动装置,使得内箱可以在外箱的内部实现摇晃功能,可以哄睡躺在内箱内的新生儿,减轻大人负担。并且传动装置具有手动以及自动的功能,大人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儿科护理保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儿科护理保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儿科护理保温装置的遮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1、外箱,12、内箱,13、缓冲压簧,14、电热板,15、顶盖,16、通风孔,21、环形滑轨,22、传动杆,23、连接柱,24、电机,25、手摇杆,26、限位板,27、滚轮,3、遮光机构,31、幕布,32、定滑轮,33、第一拉绳,34、第一连绳,35、第二拉绳,36、第二连绳,41、液压缸,42、底板,43、滑轮,44、锁止结构,51、微处理器,52、湿度传感器,53、显示器,54、温度传感器,61、锁止柱,62、第一通孔,63、第二通孔,64、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保温箱包括外箱11与内箱12,内箱12设置于外箱11的内部,内箱12的前后端面与外箱11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13,内箱12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14。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21、电机24、连接柱23、传动杆22、手摇杆25。环形滑轨21固定于外箱11的左内侧壁上,传动杆22的下端铰接有滚轮27,传动杆22通过滚轮27与环形滑轨21滑动连接。连接柱23的左端与外箱11左内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柱23的右端贯穿传动杆22与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柱23与传动杆22固定连接。电机24固定于外箱11的右侧壁,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贯穿外箱11的右侧壁与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与连接柱2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手摇杆25卡接于传动杆22的上端。环形滑轨2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滚轮27出界的限位板26。在使用时,将新生儿放置到内箱12中,内箱12底部的电热板14启动,散发出热量,热量透过内箱12传递到新生儿身上,实现保温的效果。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手动或者自动模式对内箱12实现摇晃,以实现对保温箱内新生儿实现哄睡的效果。在采用自动模式时,可以将手摇杆25从传动杆22上拆卸下来,此时启动电机24。本实施例中电机24采用的是往复式电机24,该电子可以使得转子在有限转角内围绕某一特定中心位置往复转动。电机24带动启动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内箱12摆动。内箱12在摆动时,内箱12左侧连接的传动杆22以连接柱23为轴心,传动轴的底部的滑轨在环形滑轨21上进行滑动,以支持电机24电动内箱12摆动。电机24初始设置了单次转动的角度,使得内箱12摆动的幅度不会过大,保证新生儿的舒适度。另外在滑轨的两个端点设置了限位板26,使得传动杆22底下的滚轮27只能在两个限位板26限定的滑轨之间滑动,保证摆动的幅度不会过大。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而使用手动模式。在使用手动模式时,电机24关闭。将手摇杆25卡接到传动杆22上,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n所述保温箱包括外箱(11)与内箱(12),所述内箱(12)设置于所述外箱(11)的内部,所述内箱(12)的前后端面与所述外箱(11)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13),所述内箱(12)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14);/n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21)、电机(24)、连接柱(23)、传动杆(22)、手摇杆(25);/n所述环形滑轨(21)固定于所述外箱(11)的左内侧壁上,所述传动杆(22)的下端铰接有滚轮(27),所述传动杆(22)通过所述滚轮(27)与所述环形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3)的左端与所述外箱(11)左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3)的右端贯穿所述传动杆(22)与所述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3)与所述传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4)固定于所述外箱(11)的右侧壁,所述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外箱(11)的右侧壁与所述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与所述连接柱(2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手摇杆(25)卡接于所述传动杆(22)的上端;所述环形滑轨(2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所述滚轮(27)出界的限位板(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
所述保温箱包括外箱(11)与内箱(12),所述内箱(12)设置于所述外箱(11)的内部,所述内箱(12)的前后端面与所述外箱(11)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13),所述内箱(12)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14);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21)、电机(24)、连接柱(23)、传动杆(22)、手摇杆(25);
所述环形滑轨(21)固定于所述外箱(11)的左内侧壁上,所述传动杆(22)的下端铰接有滚轮(27),所述传动杆(22)通过所述滚轮(27)与所述环形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3)的左端与所述外箱(11)左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3)的右端贯穿所述传动杆(22)与所述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3)与所述传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4)固定于所述外箱(11)的右侧壁,所述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外箱(11)的右侧壁与所述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与所述连接柱(2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手摇杆(25)卡接于所述传动杆(22)的上端;所述环形滑轨(2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所述滚轮(27)出界的限位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箱还包括顶盖(15);
所述顶盖(15)与所述内箱(12)铰接;
所述顶盖(15)上开设有通风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15)的底部设置有遮光机构(3);
所述遮光机构(3)包括两个定滑轮(32)、两个幕布(31)、第一拉绳(33)以及第二拉绳(35);
两个所述定滑轮(32)以及两个所述幕布(31)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15)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拉绳(33)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绳(34),第二拉绳(35)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绳(36);
所述第一拉绳(33)的一端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红仝永康王楚洁刘晓娅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