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密闭方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密闭方舱的主框架的下端是PC支撑板,PC支撑板上设有四个立柱,四个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梁连接;主框架的外侧套有塑料外膜囊,通过固定扣将塑料外膜囊与主框架的上端面连接,PC支撑板放在塑料外膜囊内,塑料外膜囊的下端放置在PC支撑板的凹槽内,通过固定条固定塑料外膜囊的下端;塑料外膜囊上设有密封门、应急开口、氧气密封橡胶口、空气密封橡胶口、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新冠肺炎病人在医院和救护期间的交叉感染问题,采用方舱可以完全隔绝病人在医院公共场所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极大保护医院其他就医者和医护人员。减少其他相关隔离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
本技术涉及密闭方舱
,特别涉及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高危新发传染病,蔓延迅速,隐蔽性强,发病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高度传染性,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者迅速进展至危重型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有研究显示,该病病死率约达2.38%,基本传染数RO为3.77。目前新冠肺炎在检查和移动过程都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尤其是在医院进行大型设备检查时,像CT、MR和PETCT检查。在院内CT检查室、急诊室和ICU病房转运具有高度传染风险,目前其交叉感染及感染途径部分已经清晰,部分途径还没有十分清楚,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行隔离防护。因此如何做好防护、进行有效的隔离是关键。对于密切接触者隔离和气溶胶空气传播途径阻断的管理是防护要点之一。减少人和人传染机会,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防护费用,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由于该病刚出现,在医院没有这样产品应用,省、市级医院目前急需解决在病人转运过程中防止增加传染风险的问题方法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新冠肺炎病人在医院和救护期间的交叉感染问题,尤其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问题,采用方舱可以完全隔绝病人在医院公共场所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极大保护医院其他就医者和医护人员。减少其他相关隔离的费用。技术方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主框架的下端是PC支撑板,PC支撑板上设有四个立柱,四个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梁连接;主框架的外侧套有塑料外膜囊,通过固定扣将塑料外膜囊与主框架的上端面连接,PC支撑板放在塑料外膜囊内,塑料外膜囊的下端放置在PC支撑板的凹槽内,通过固定条固定塑料外膜囊的下端;塑料外膜囊上设有密封门、应急开口、氧气密封橡胶口、空气密封橡胶口、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进一步的,主框架的四个侧面和上端面设有多孔网;主框架中的一个侧面设有与密封门对应大小的无网结构;同时侧面还设有一个对应应急开口大小的无网方孔。进一步的,PC支撑板的大小为厚度是0.01~0.03米,宽度是0.45~0.9米,长度为1.70~2.1米,整个方舱的塑料外膜囊的高度为0.3~0.5米。进一步的,塑料外膜囊为透明塑料材质。进一步的,外设供氧袋或供氧瓶与氧气密封橡胶口连通;外设输送空气瓶与空气密封橡胶口连通;密封的负压收集废气袋与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连通。进一步的,立柱上端设有立柱固定槽,固定扣将塑料外膜囊压紧在立柱固定槽内。进一步的,呈阶梯状固定扣的方体结构一端为与立柱上端面大小对应,方体结构的的一侧固定有长方体或者圆柱体。进一步的,立柱固定槽中间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与固定扣中间凸出的长方体相匹配。进一步的,立柱固定槽中间设有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与固定扣中间凸出的圆柱体相匹配。进一步的,主框架内还设有语音放大器或对讲机。优点及效果: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防止传染:采用方舱能够隔绝病人在医院公共场所传染给其他人,极大保护医院其他就医者和医护人员,同时,减少其他相关隔离的费用。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有利于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密闭方舱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框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的固定槽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的固定扣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的固定扣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的固定槽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框架;2.PC支撑板;3.立柱;4.横梁;5.多孔网;6.塑料外膜囊;7.密封门;8.应急开口;9.氧气密封橡胶口;10.空气密封橡胶口;11.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12.语音放大器;13.固定扣;14.立柱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密闭方舱主要是用于病床上的,通过将病人移动到密闭方舱中,将密闭方舱直接在病床上组装,占地小,组装简单,同时也保证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进一步传染扩大。方舱适用于医院内转运,救护转运和航空转运。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主框架1的下端是PC支撑板2,PC支撑板2上设有四个立柱3,四个立柱3的上端通过横梁4连接;主框架1的外侧套有塑料外膜囊6,通过固定扣将塑料外膜囊6与主框架1的上端面连接,PC支撑板2先放于塑料外膜囊6内,然后将塑料外膜囊6的下端放置在PC支撑板2的下端设置的凹槽内,通过固定条固定塑料外膜囊6的下端;塑料外膜囊6上设有密封门7、应急开口8、氧气密封橡胶口9、空气密封橡胶口10、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11。PC支撑板2的一侧设有条形的凹槽,凹槽与固定条大小相匹配,将塑料外膜囊需要封口的地方放在凹槽上,同时在凹槽外留有一定长度,再通过长方体状的固定条直接压入凹槽内,保证凹槽和固定条之间的塑料外膜囊不漏气,则完成塑料外膜囊的密封。在不使用PC支撑板时直接将固定条放在凹槽内即可。采用支撑板为是PC材质的,其余为塑料框架结构,建立一个立方体的框架结构。主框架1上设有网状结构,易于固定塑料外膜囊。而塑料外膜囊为一次性医用物品,通过塑料PC膜直接吹制出,然后再通过固定条固定在PC支撑板上,使用后直接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即可。框架的长度和宽度根据病床的大小设计,可以放在病床上。主框架消毒后可以反复使用。密封门7、应急开口8、氧气密封橡胶口9、空气密封橡胶口10、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11均为现有结构,密封门上的门框和门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保证密封门的密封性,密封门上还设有门把手,方便拉开。同时,应急开口8的大小根据病患的情况设计,方便进行应急处理,例如患者突然出现的病情危重情况。同样的应急开口8结构也类似与密封门,同样需要进行密封。而氧气密封橡胶口9、空气密封橡胶口10、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11就是现有最常用的密封橡胶口或者采用单向阀门,其结构简单,市场上容易买到,同时与塑料外膜囊容易通过热压密封连接,防止出现漏气现象,其生产工艺简单。由于内部空间较大,为了方便监测患者,可以将便携式的检测设备放置在方舱内部,而由于塑料外膜囊6是透明的,医护工作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患者和检测设备,进一步方便医护工作者的监护工作。主框架1的四个侧面和上端面设有多孔网5;主框架1中的一个侧面设有与密封门7对应大小的无网结构;同时侧面还设有一个对应应急开口8大小的无网方孔。如图1所示,由于多孔网是在主框架固定后与主框架的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密封门和应急开口设置在较为方便的地方,结构设置可以多种变换,方便医护工作人员的后续使用。应急开口方便医护人员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开口还可以进行氧气和空气输送,或者是相应的必要沟通,也就是应急事件。从图1可以看出,多孔网5设置在了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其特征在于:主框架(1)的下端是PC支撑板(2),PC支撑板(2)上设有四个立柱(3),四个立柱(3)的上端通过横梁(4)连接;主框架(1)的外侧套有塑料外膜囊(6),通过固定扣将塑料外膜囊(6)与主框架(1)的上端面连接,PC支撑板(2)放在塑料外膜囊(6)内,塑料外膜囊(6)的下端放置在PC支撑板(2)的凹槽内,通过固定条固定塑料外膜囊(6)的下端;塑料外膜囊(6)上设有密封门(7)、应急开口(8)、氧气密封橡胶口(9)、空气密封橡胶口(10)、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其特征在于:主框架(1)的下端是PC支撑板(2),PC支撑板(2)上设有四个立柱(3),四个立柱(3)的上端通过横梁(4)连接;主框架(1)的外侧套有塑料外膜囊(6),通过固定扣将塑料外膜囊(6)与主框架(1)的上端面连接,PC支撑板(2)放在塑料外膜囊(6)内,塑料外膜囊(6)的下端放置在PC支撑板(2)的凹槽内,通过固定条固定塑料外膜囊(6)的下端;塑料外膜囊(6)上设有密封门(7)、应急开口(8)、氧气密封橡胶口(9)、空气密封橡胶口(10)、废气吸收密封橡胶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其特征在于:主框架(1)的四个侧面和上端面设有多孔网(5);主框架(1)中的一个侧面设有与密封门(7)对应大小的无网结构;同时侧面还设有一个对应应急开口(8)大小的无网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其特征在于:PC支撑板(2)的大小为厚度是0.01~0.03米,宽度是0.45~0.9米,长度为1.70~2.1米,整个方舱的塑料外膜囊(6)的高度为0.3~0.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肺炎病人转运移动密闭方舱,其特征在于:塑料外膜囊(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劲锋,段阳,裴禹淞,乔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段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