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97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机架和平台之间设有数量至少为三个的伸缩件,伸缩件上端与平台活动连接,伸缩件下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至少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且与剩余伸缩件交叉设置,且剩余伸缩件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配合,能够快速实现第一面板上物品的升降,同时还能够完成物料的倾倒,容易在三轮车、拖拉机车等小型车辆上装配使用,配合果园等低矮场所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或物的承载及运输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果园、林园、农田等林木果品成熟时,需要人工将果品采摘或者林木修剪。然而,需要采摘的果品或者林木高度不一致,常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包括人工攀爬、架设梯子、利用拖拉机、吊车等机械辅助。然而,人工攀爬或架设梯子对人员操作要求较高且危险性较高,吊车等传统升降作业装置由于体积较大,难以在上述低矮场所应用。专利号为CN20171046304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走式采摘平台,包括车架、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自走机构、控制系统等结构,具体使用时发现:传统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只能实现上升和下降两种功能,当作业完毕后,平台上装载的果品、林木等比较难装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升降及装卸物品的升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机架和平台之间设有数量至少为三个的伸缩件,伸缩件上端与平台活动连接,伸缩件下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至少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且与剩余伸缩件交叉设置,且剩余伸缩件平行设置。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机架和/或平台上设有限制伸缩件水平方向内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第一限位部件为限位槽或限位板。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伸缩件外套接有伸缩套筒,伸缩套筒端部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机架和/或平台铰接,每个第一铰接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伸缩件通过第一铰接轴与伸缩套筒铰接。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伸缩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伸缩套筒铰接。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机架和/或平台上设有限制伸缩件竖直方向内移动轨迹的第二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包括与第二铰接轴移动轨迹相配合的弧形限位槽或弧形限位孔。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二限位部件与其相邻的第一限位部件一体设置;每个第二铰接轴一侧设有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件。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伸缩套筒包括下伸缩节和上伸缩节,下伸缩节与机架铰接,上伸缩节与平台铰接;下伸缩节与上伸缩节套接;或者下伸缩节和上伸缩节之间设有挠性套筒或多个中伸缩节。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伸缩套筒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和/或多边形和/或圆形。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伸缩件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剩余一个伸缩件分别与两个平行设置的伸缩件交叉设置;或者伸缩件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剩余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且四个伸缩件两两交叉设置;或者伸缩件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剩余三个伸缩件平行,且平行设置的两个伸缩件与平行设置的三个伸缩件交叉设置;伸缩件为液压缸、气缸、电动缸、直线电机或电动推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配合,能够快速实现第一面板上物品的升降,同时还能够完成物料的倾倒,容易在三轮车、拖拉机车等小型车辆上装配使用,配合果园等低矮场所作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升降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升降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局部横截面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2、5-7所示,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平台2,机架1和平台2之间设有数量至少为三个的伸缩件3,伸缩件3上端与平台2活动连接,伸缩件3下端与机架1活动连接,至少两个伸缩件3平行设置且与剩余伸缩件3交叉设置,且剩余伸缩件3平行设置。具体的,机架1和平台2之间设有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第一伸缩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伸缩件平行设置且对称设置,第二伸缩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伸缩件平行设置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二伸缩件位于两个第一第一伸缩件之间,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交叉设置。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可采用同型号伸缩件3,只是位置设置不同。伸缩件3为液压缸,此外,可替换为气缸、电动缸、直线电机或电动推杆。机架1和平台2上设有限制伸缩件3水平方向内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4,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件4为限位板。此外,第一限位部件4也可以是设置在机架1或平台2上的限位槽,也可以单独在机架1或平台2上设置第一限位部件4,但效果不如上述方案。伸缩件3外套接有伸缩套筒,伸缩套筒下端通过第一铰接轴6与机架1铰接,伸缩套筒上端通过第一铰接轴6与平台2铰接,每个第一铰接轴6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4。实际应用时,第一限位部件4与伸缩件3的数量相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件4的数量为十六个,其中机架1上设有八个,平台2上设有八个。伸缩件3通过第二铰接轴7与伸缩套筒铰接。此外,也可以直接将伸缩件3通过第一铰接轴6与伸缩套筒铰接,以简化结构,但是效果略差。机架1上部设有限制伸缩件3竖直方向内移动轨迹的第二限位部件,平台2下部设有限制伸缩件3竖直方向内移动轨迹的第二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包括与第二铰接轴7移动轨迹相配合的弧形限位孔8。此外,也可以将弧形限位孔8替换为弧形限位槽。也可以单独在机架1或平台2上设置第二限位部件,但效果不如上述方案。第二限位部件与其相邻的第一限位部件4一体设置;每个第二铰接轴7一侧设有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件。本实施例中,弧形限位孔8直接设置在限位板上,此外,当第一限位部件4为凹槽时,也可以额外设置带有弧形限位孔8的板。伸缩套筒包括下伸缩节51和上伸缩节52,下伸缩节51与机架1铰接,上伸缩节52与平台2铰接;下伸缩节51与上伸缩节52套接。此外,还可以在下伸缩节51和上伸缩节52之间设有挠性套筒或多个中伸缩节而不仅限于实施例所给出的内容。通过上述设置,伸缩节制作安装简易,同时便于保护伸缩件3。伸缩套筒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此外,可以替换为多边形和/或圆形。通过上述伸缩套筒设置,一是比较方便制作套筒;二是便于第一限位部件4和第二限位部件设置和限位,使伸缩件3不易晃动,使升降及装卸平稳;三是套筒本身也对伸缩件3具有限制,防止其晃动;四是增加升降装置对于平台2的承载力,使整机结构强度增大。使用时,有两种模式:一是升降模式,同时驱动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伸缩,使其伸缩幅度相同,从而使平台2相对于机架1上升或下降。二是装卸模式,单驱动第一伸缩件或同时驱动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伸缩但是使其伸缩幅度不同,然后平台2由于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的伸缩差异,从而相对于机架1倾斜,从而使平台2上的物品便于装卸。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升降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机架和平台之间设有数量至少为三个的伸缩件,伸缩件上端与平台活动连接,伸缩件下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至少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且与剩余伸缩件交叉设置,且剩余伸缩件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机架和平台之间设有数量至少为三个的伸缩件,伸缩件上端与平台活动连接,伸缩件下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至少两个伸缩件平行设置且与剩余伸缩件交叉设置,且剩余伸缩件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和/或平台上设有限制伸缩件水平方向内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第一限位部件为限位槽或限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件外套接有伸缩套筒,伸缩套筒端部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机架和/或平台铰接,每个第一铰接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件通过第一铰接轴与伸缩套筒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伸缩套筒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和/或平台上设有限制伸缩件竖直方向内移动轨迹的第二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包括与第二铰接轴移动轨迹相配合的弧形限位槽或弧形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良刘海波滕树升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沃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