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839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1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获取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并获取所述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所述测报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当前驻网小区切换至所述邻区。因此在小区切换过程中不需要等待相应的触发时间,可以在终端无线链路失败之前发送测报事件,以便可以指示网络设备进行小区切换,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可以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属于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可以采用蜂窝数据结构提供正常的通信服务。此时用户可以使用终端在网页上浏览资讯,还可以使用终端玩游戏。终端能够提供正常的通信服务都必须从驻留到一个小区开始。具体的,终端可以获取预设范围内多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并基于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小区驻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本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并获取所述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所述测报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当前驻网小区切换至所述邻区。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强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并获取所述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事件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所述测报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当前驻网小区切换至所述邻区。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测报事件;基于所述测报事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驻网小区切换至所述驻网小区的邻区,所述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高于所述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驻网小区的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在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高于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且当前驻网小区的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可以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以便网络设备可以将当前驻网小区切换至邻区。因此在小区切换过程中不需要等待相应的触发时间,可以在终端无线链路失败之前发送测报事件,以便可以指示网络设备进行小区切换,可以降低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可以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切换方法或者小区切换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界面的举例示意图;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移动轨迹的举例示意图;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切换方法或者小区切换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终端100的当前位置覆盖有多个小区,多个小区例如可以分别为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其中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可以不同。当终端处于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覆盖范围内时,终端可以获取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并将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发送至网络设备。当网络设备接收终端100发送的Q小区、W小区、E小区和R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时,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100驻留在信号强度最大值对应的小区,此时用户可以使用终端100玩游戏或者浏览资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驻留在驻网小区,即终端处于LTE网络连接状态时,网络设备发送配置A3事件的配置指令至终端。A3事件是指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驻网小区的信号强度并持续预设时长,其中,高出的信号强度值以及预设时长可以是基于配置指令设置的,预设时长即A3事件的触发时间。易于理解的是,在终端移动过程或者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当终端检测到当前事件满足A3事件时,终端可以发送测A3报事件至网络设备。但是在终端发送A3测报事件至网络设备之前,终端需要等待触发时间。但是由于邻区信号对驻网小区信号的干扰,当触发时间过长或者驻网小区的抗干扰能力较弱,当触发时间未到时,会出现终端的无线链路失败,终端掉网情况,此时终端无法发送A3测报,使得驻留小区的切换效率较低,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可以提高小区的切换效率。下面将结合附图2-附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切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附图2-附图7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例如可以为终端。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2。S101,获取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并获取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前驻网小区是指终端当前驻留的网络小区。当前驻网小区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制式小区。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并获取所述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n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所述测报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当前驻网小区切换至所述邻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并获取所述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
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所述测报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当前驻网小区切换至所述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包括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噪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包括:
在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信号接收质量阈值,和/或,所述信噪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信噪比阈值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测报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当前驻网小区未切换至所述邻区时,重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测报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且所述信道质量不符合预设质量要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测报事件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的型号、性能以及实验数据,采用阈值设置算法设置所述信号接收质量阈值和所述信噪比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驻网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并获取所述驻网小区的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设频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网络小区,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小区中各网络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
确定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