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29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探伤装置。一种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弹簧搁架,在弹簧搁架的两端安装有电极结构和磁铁结构,电极结构包括位于待探伤弹簧两侧的电极,电极连接有电极驱动件;磁铁结构包括两个成对布置的磁极,磁极连接有磁极驱动件;先后采用给电极通电或者给磁极通磁,对待探伤弹簧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探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通过一种夹持方式,不改变夹持状态的情况下,直接完成对弹簧的横向和纵向进行全方位探伤检测的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弹簧探伤结构复杂,并且对于大尺寸的重型弹簧采用中心插入通电导杆进行探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探伤装置,尤其涉及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压缩弹簧,特别是重型弹簧,弹簧的线径在20毫米以上,其产品特点是重量较大,为进一步实现弹簧的轻量化,如建筑减震弹簧、重载缓震弹簧等;以及在一些工程车辆或运动机械的节能减排,如推土机、挖掘机涨紧弹簧等,其工作应力越来越高,产品的可靠性也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产品都要求实施无损探伤。螺旋弹簧通常采用直接通电式磁粉探伤,如中国专利:“一种弹簧磁粉探伤方法与装置(CN107632062A)”,包括机架、一对圆铜板电极、圆铜板电极绝缘垫层、电极轴、电极轴绝缘套、电极轴绝缘套固定手柄、丝杆、丝杆支座、滑轨、磁悬液喷淋设备;一对圆铜板电极面平行的且相对安装在一对台架上,一只台架安装在丝杆支座上或两个台架分别安装在两个丝杆支座上,一对圆铜板电极面在一条直线上,且其间距覆盖待探伤的弹簧的长度,丝杆支座与丝杆啮合;弹簧工件的中央中空位置即圆铜板电极面的中央位置为孔状,孔内设有垂直于圆铜板电极面的电极轴且与圆铜板电极互相绝缘。在直接通电式磁粉探伤应用中,弹簧线材周向裂纹或缺陷需中心通电导杆,如中国专利:“一种缓冲器弹簧探伤装置(CN203011888U)”,包括固定座、旋转支座、滚轮、连接轴和旋转马达;固定座两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第一气缸的鞲鞴与移动板相连,移动板的一端设有夹紧电极板;移动板的旁边设有插入缓冲器弹簧的周向磁极穿棒,周向磁极穿棒相向设置并分别与移动板和夹紧电极板绝缘设置;夹紧电极板和两个周向磁极穿棒均与外接电源的两极相连,一个周向磁极穿棒端部为外凸弧面,另一个周向磁极穿棒相对应的一端为内凹弧面,外凸弧面与内凹弧面相配合。但是这种检测方式对重型弹簧,或形状尺寸较大的弹簧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通过一种夹持方式,不改变夹持状态的情况下,直接完成对弹簧的横向和纵向进行全方位探伤检测的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弹簧探伤结构复杂,通过改变不同的通电方式来完成弹簧的探伤,并且对于大尺寸的重型弹簧采用中心插入通电导杆进行探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弹簧搁架,在弹簧搁架的两端安装有电极结构和磁铁结构,所述的电极结构包括位于待探伤弹簧两侧的电极,电极连接有电极驱动件;所述的磁铁结构包括两个成对布置的磁极,磁极连接有磁极驱动件;先后采用给电极通电或者给磁极通磁,对待探伤弹簧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探伤。在一种夹持状态下,通过对待探伤弹簧两侧的电极通电后形成磁场,从而实现对弹簧线材周向方向的裂纹进行探伤;然后断电后,磁极结构对待探伤弹簧进行磁化,产生不同于电极产生的磁场方向,从而实现对弹簧线材的轴向裂纹或者缺陷进行探伤。通电和磁化在一种夹持状态下,先后实施,对弹簧的线材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从而实现对弹簧线材全方位进行探伤,结构更为简单,效率高,不需要多次装夹和安装。通电和磁化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两种测试方式,分别检测不同方向的裂纹,对磁铁要么通电,要么通磁,两种方式产生的磁场不会产生相互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的高精度,同时也降低了产生电火花的可能性。取代了原有技术中都是利用充电模式,不过是利用充电方式的不同来完成不同磁场的布置,中心导柱通电时还需要进行绝缘考虑,防止与两侧的直通式电极相互影响,结构复杂,而且还容易产生电弧。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极为铜制电极,电极与待探伤弹簧端面相接的接触面为平面,电极接触面的面积大于待探伤弹簧的端面外径。平面接触保证通电稳定性,铜制电极还可以在磁化过程中,有效防止磁化,从而影响对弹簧线材的另一方向的探伤。作为优选,在所述的电极上开设有通孔,在电极上安装有磁极定位套,磁极定位套内插接有磁极,磁极可穿过电极上的通孔与待探伤弹簧相接。磁极定位套焊接在电极上,方便磁极的安装,同时,方便磁极的移动,在对弹簧进行磁化时,将磁极沿着磁极定位套插入,磁极端面与弹簧端面相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极驱动件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丝杆连接套筒,套筒通过绝缘杆与电极相连。套筒的运动带动电极向弹簧两端运动,夹紧弹簧,然后通电,完成对弹簧线材的周向方向探伤。作为优选,所述的磁极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气缸轴抵接在磁极上。在通磁模式下,通过气缸结构将磁极抵接在待探伤弹簧的端面上,从而实现对待探伤弹簧的磁化,进行弹簧轴向方向的探伤。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具备下述优点:结构简单,只需要装夹安装一次,先后采用移动控制接触直接通电模式,然后停止通电模式,移动磁极触头,使磁极连接弹簧实施通磁模式从而保证对弹簧表面全方位裂纹和其它缺陷的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待探伤弹簧、电机和磁极的位置布置示意图。图3是图1内的电极和磁极的连接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2和3所示,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安装有V形的弹簧搁架8,待探伤弹簧7放置在弹簧搁架8上。在弹簧搁架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结构和磁铁结构。电极结构包括两个圆盘形的铜制电极6,圆盘形的铜制电极6的直径大于待探伤弹簧7的横截面外径。在电极6的中心开设有通孔13。电极6的其中一个端面与待探伤弹簧7的端面相接,电极6的另一个端面上焊接有磁极定位套5,磁极定位套5上开设有与通孔13对应的磁极定位孔,磁极定位孔与磁极4过渡配合。在电极6上通过绝缘杆9连接有套筒10,套筒10套接在丝杆11上,丝杆11与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相连,驱动电机带动丝杆11转动,从而带动电极6运动,电极6两端与待探伤弹簧的两端相接,完成通电探伤。磁极结构包括两个方形矽质磁极4,矽质磁极4插接在磁极定位套5内,在矽质磁极4的后侧通过连接板与气缸轴3相接,气缸轴3的另一端安装在气缸2内,气缸2固定在机架1上。在进行探伤时,先将待探伤弹簧搁置在弹簧搁架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让待探伤弹簧的两端的电极向待探伤弹簧靠近直至接触。然后对电极通电,完成待探伤弹簧线材的周向探伤。然后将电源关闭,驱动气缸,让气缸轴推动矽质磁极穿过通孔,直至与待探伤弹簧端面接触,进行磁化,从而完成对弹簧线材轴向方向上的探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弹簧搁架,其特征在于:在弹簧搁架的两端安装有电极结构和磁铁结构,所述的电极结构包括位于待探伤弹簧两侧的电极,电极连接有电极驱动件;所述的磁铁结构包括两个成对布置的磁极,磁极连接有磁极驱动件;先后采用给电极通电或者给磁极通磁,对待探伤弹簧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探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弹簧搁架,其特征在于:在弹簧搁架的两端安装有电极结构和磁铁结构,所述的电极结构包括位于待探伤弹簧两侧的电极,电极连接有电极驱动件;所述的磁铁结构包括两个成对布置的磁极,磁极连接有磁极驱动件;先后采用给电极通电或者给磁极通磁,对待探伤弹簧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探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压缩弹簧通电通磁双模式磁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为铜制电极,电极与待探伤弹簧端面相接的接触面为平面,电极接触面的面积大于待探伤弹簧的端面外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承玉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兴发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